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 第13节

“陛下辛苦。”李儒说道:“臣愿分担一二。”

“你要分担的,可不是一二那么简单。”刘辩笑了:“司空位高权重,大汉朝还得仰仗你。”

“陛下放心,臣必鞠躬尽瘁。”李儒立刻表态。

刘辩回到未央宫,李儒忙着处理刘协后事去了。

陈琳已经奉诏等候。

见到刘辩,他跪伏在地,痛哭流涕喊道:“董贼倒行逆施,陛下受制于人,臣却无力搭救,实是罪该万死。”

刘辩笑着抬手:“起来吧。你的忠义朕已知道。若你该死,那些逼朕退位的,岂不是要株连九族?”

陈琳谢恩站起。

“檄文朕已看过。”刘辩对他说:“文采斐然,当世难出其右。”

“臣的文采只是一般。”陈琳回道:“且不说不及蔡邕,即便孔融、徐干、王粲等人,也远胜于臣。”

“朕封你做太常令,你把这些人都召来朝廷,如何?”刘辩问他。

见皇帝以免,就位列九卿,陈琳顿时感激涕零。

他躬身说道:“人人都有报效朝廷之心,无奈世道太乱,自保尚且困难。如今陛下重振皇威,臣只须一封书信,他们必定纷纷应召。”

“陈留王故去,给他写篇悼文。”刘辩对陈琳说:“好好表表他的功绩。”

“臣听闻陈留王朝堂弑君,陛下还要表彰?”陈琳有点懵。

“对,表彰。”刘辩点头:“说说他如何勾结董卓,杀兄篡位。”

第7章 奏章都懒得看

董卓死讯昭告天下,不仅朝堂震惊,民间也奔走相告。

罪董檄文和陈留王的悼文同时发出。

大汉臣民这才知道,董卓竟与陈留王有勾结,意图谋害皇帝。

陈琳离开未央宫,荀彧来到。

“做了司徒,有什么打算没有?”刘辩问他。

荀彧回道:“最先要解决的,是董卓余党。”

“你打算如何解决?”

“招抚。”荀彧回道:“董卓余党拥兵不少,若不招抚,任由他们坐大,对朝廷不利。”

刘辩点头:“召你入宫,朕还有一件事交代。”

“请陛下明示。”荀彧躬身。

“郭奉孝、徐元直、庞士元、诸葛孔明等人,如今都还在野。”刘辩对他说:“董卓才被除掉,朝廷尚不安稳,朕没办法亲自去请。你安排靠得住的人,把他们都给请来。”

皇帝说的这几个人,荀彧有些认识,有些听说过名号。

只是他很疑惑。

深居宫中,皇帝怎么知道在野名士?

“朕有份名录。”刘辩拿出一卷竹简:“记载着他们应该在什么地方,此事绝对不能耽搁,速速去办。”

接过竹简,荀彧浏览了一遍。

上面都是名号和所在地。

除了郭嘉等人,还有赵云、典韦、许褚也在其上。

他忍不住问了句:“陛下怎知这些人?”

“朕偶有一梦。”刘辩回道:“有神人相告,得这些人才,可稳汉室江山。”

他补充了一句:“你也在其中。”

放在两千年后,他这么忽悠,肯定没几个人会信。

可荀彧并非两千年后的人。

若不是神人托梦,他确实想不到皇帝知道这些人的理由。

“还有曹操、刘备、孙坚父子。”刘辩又说:“把他们也召来皇城,高官厚禄,为朕治理天下。”

大汉朝廷位高权重的,刘辩一个也没提。

他要找的这些人,要么官职卑微,要么在野未仕。

荀彧也知道,名录上的这些,都是才能不俗的贤才。

首节 上一节 13/5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