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 第143节

皇帝甚至不知道孙策在什么地方,却要把他弄来洛阳,让郭嘉非常不解。

他明显感觉到,刘辩对曹操、刘备和孙策,有着非同一般的警惕。

“天下豪雄众多,陛下因何对此仨人如此重视?”郭嘉问他。

“刘备出身卑微,却处处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刘辩说道:“先汉距今数百年,血脉早已无法查证。此人究竟是不是皇族,谁也说不清楚。但他却颇有雄心,若不早除,必将成为大患。”

郭嘉还真没把刘备看在眼里。

灵帝还在的时候,刘备就伙同关羽、张飞征募乡勇,想要成就一场功业。

然而乱世之中,出身卑微的他,很难有容身之处。

直到对外宣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才先后在公孙瓒和袁绍那里落脚。

像这样的人物,哪里值得皇帝在意?

至于孙策。

自从孙坚丢了江东,他只能寄人篱下,在袁绍的地盘守孝。

家业都给弄丢,皇帝在意这样的人物,实在没什么道理。

“孙策武勇过人,颇有为帅之风。”刘辩接着评价孙家:“放任不管,江东还是会被他拿回手中。到那个时候,再想节制,可就没那么容易。”

“臣倒是以为,最应该在意的,还是曹操。”郭嘉说道:“此人实力不如袁绍,麾下却有戏志才等翘楚。待到成了气候,与袁绍谁强谁弱,还很难说。”

“曹操已成气候,只能再做图谋。”刘辩当然知道最大的麻烦还是曹家。

皇帝决定对付刘备和孙策,洛阳朝廷即刻派出使者,分别赶往邺城和江都。

前往邺城的,是鸿胪文学范方。

袁绍见到他,不无戏谑的问:“范公早先追随公孙瓒,因何成了朝廷的使者?”

“普天之下尽皆汉臣。”范方回道:“公孙瓒投效朝廷,莫非袁公以为,我不能为大汉尽忠?”

被他问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碍于是朝廷的使者,袁绍又不能动怒。

他问范方:“你来邺城做什么?”

“陛下要一个人。”范方说道:“还请袁公送他前往洛阳。”

“要谁?”袁绍皱起眉头。

“刘玄德。”范方说道:“听闻他就在邺城。”

刘备早先曾在公孙瓒那里,还与田楷等人去过青州。

立下一些功劳,送孙赞兵败,他就率部转投袁绍。

袁绍对这个人,并没有太多好感。

可是朝廷派使者来讨人,却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人确实在我这里。”袁绍对范方说:“只是眼下并不在邺城。我要派出信使前往,看他愿不愿意去洛阳。”

“有劳袁公。”范方拱手:“我在邺城候着消息。”

范方离开后,袁绍脸色铁青。

逢纪问他:“主公怎么想?”

“你怎么认为?”袁绍没回答,而是反问。

“最近几年,皇帝征募的都是大才。”逢纪说道:“特意派人来到邺城,向主公讨要刘玄德,可见此人也是有些本事。”

“你的意思是,不让他去?”袁绍问道。

逢纪点头:“我去说服刘玄德,把他留在邺城。”

“朝廷那边如何交代?”袁绍问他。

“只说刘玄德不肯去,主公这里也离不开。”逢纪回道:“皇帝征募人才,若是征募的人不答应,强行把他带走,岂不是无趣?”

“你去办。”袁绍想了片刻,最终点头。

刘备和关羽、张飞,此时确实不在邺城。

他当初在公孙瓒麾下,与田楷并肩同袁绍交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平原令。

后来投奔袁绍,为了把他稳住,官拜平原相。

他在平原,开仓放粮、鼓励农耕、与百姓同食,积攒了不少人望。

逢纪作为信使,来到平原,刘备领着关羽、张飞出城相迎。

袁绍麾下幕僚众多,逢纪是最受倚重的之一。

首节 上一节 143/5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