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 第174节

“行吧。”郭嘉沉吟片刻,最终点头答应。

杨昂带着旨意见张鲁去了。

甘宁问郭嘉:“陛下许他投降,还允诺封官,岂不是和之前说过的话照应不上?”

“我倒很想知道,陛下会给张鲁封个什么官。”郭嘉笑着对他说:“汉中战事终结,无论刘焉还是其他豪雄,再想涉足此处,就没那么容易!阎圃还在四处求援,刘焉仍在虎视眈眈。不答应张鲁,对你我处境不利。”

“陛下是为了太常与我?”甘宁错愕。

郭嘉点头:“陛下本心,应该不想张鲁此时归效。然而时局太乱,不可过于任性。”

“明白了。”甘宁心怀感激的点头。

杨昂带着旨意回见张鲁。

他刚到,张鲁就迫不及待的问:“怎么去了许久?”

“在等皇帝旨意。”杨昂掏出那份竹简,双手举过头顶:“恭贺主公,不仅保全身家性命,还将荣任朝廷要员。”

张鲁闻言,赶紧吩咐随从取过竹简。

看了之后,他满脸欣喜:“朝廷还是给我留了条活路!”

“当今皇帝宅心仁厚,必定是看汉中将士作战奋勇,一时半会无法全胜。”杨昂说道:“及早收兵,不至更多将士埋骨荒野。”

“对!”张鲁点头。

他问杨昂:“我何时前往洛阳?”

“为免夜长梦多,主公越早出发越好。”杨昂说道:“交割汉中,有我等便可。”

“传令。”张鲁下了决心:“杨任、张卫随我前往洛阳,归效朝廷。汉中交割,由杨昂、杨柏负责。”

做出决定,两三天后,杨任、张卫护着张鲁和他的家眷,往洛阳去了。

杨昂、杨柏则等待着郭嘉和甘宁接管汉中。

走在城内街道,杨柏问杨昂:“你真觉着皇帝会给张鲁高官厚禄?”

“怎么可能。”杨昂摇头:“旨意说的含蓄,只提封官,并未说封个什么官。我看多半官职不会太高。”

“那你因何不做提醒?”杨柏皱眉。

“提醒?”杨昂笑了:“我若提醒,他还会归效朝廷?继续打下去,你我还能保全身家?”

第94章 让张鲁去扫大街

张鲁归效朝廷,还在淮南的阎圃得到消息,懊恼的闭起眼睛。

随从问他:“阎公,要不要回汉中?”

“汉中已经没了。”阎圃颓然说道:“即便我求到援兵,也是为时已晚。”

正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门外的随从禀报,长史杨弘求见。

请杨弘入内,阎圃问:“敢问长史见我,有何指教?”

“张鲁投了朝廷,阎公可知?”杨弘问他。

阎圃点头:“已经得到消息。”

“阎公可有其他打算?”杨弘说道:“汉中肯定是回不去了。”

“不知。”阎圃叹道:“我也不知如何才好。”

“若无去处,不如留在淮南,为我家主公所用。”杨弘说道:“淮南绝不会像汉中一样,不曾抵抗到最后,就向朝廷投降。”

“袁公有与朝廷反目的心思?”阎圃错愕:“汉中已经没了,即便与朝廷兵戎相向,也讨不到任何好处。”

“汉中没了,下一个就是益州。”杨弘问他:“等到益州再被朝廷拿下,皇帝的兵锋会指向哪里?”

“冀州、兖州、青州、豫州和扬州。”阎圃一口气说了一串。

杨弘点头:“主公早就清楚,与朝廷之间必有一战。”

他问阎圃:“阎公可愿留下,助主公一臂之力?”

阎圃苦笑:“我在汉中,尚且不能助旧主一臂之力,到了淮南又能做些什么?”

“阎公与刘焉相熟。”杨弘说道:“等到主公发兵汉中,可去说服刘焉出兵驰援。”

微蹙眉头,阎圃没有立刻做出回应。

杨弘躬身一礼:“阎公可细细思量,我先告辞!”

等到杨弘走后,随从问阎圃:“阎公,我们怎办?”

“没得法子。”阎圃说道:“只能先留在淮南,以后再图汉中。”

首节 上一节 174/5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