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三国开外挂

我在三国开外挂 第1837节

这些贡献,又算作多少功劳?

“陛下,臣以为,论功行赏的事,可以往后拖一拖,是否该先解决巴蜀和西凉之事。臣日前得报,曹操已扩军至二十万,号称益州铁军,声势浩大。其中十五万军,都屯于汉中,居高临下,意图不明。”戏志才出列。

“曹孟德是越发的厉害了,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扩军二十万。”许定轻笑了几声。

曹操的兵力越多,对他而言,越有利。

因为曹操没有新式武器,没有火炮、枪械,打不过华夏国的军队。兵力再多,也会成为华夏国的俘虏。

许定早有计划,曹操的二十万军,都是他的兵源。

将来可能组建第三、第四集团,都要从曹操那里获取。

“臣以为,华夏国已今非昔比,曹操的兵将,再多也不足惧。只要陛下下旨,臣只需两个师,便能荡平川蜀和西凉。”贾诩出列道。

“不急不急...。”

许定笑道:“这件事情,往后放放吧。”

“之前在荆州时,朕就说过,要进行一场阅兵,扬威天下。一则,给全国百姓以信心。二则,打压曹军的士气。”

“待阅兵之后,再攻川蜀与西凉,也未迟也。”

“当然,在这之前,朕还要统计诸位的功劳,论功行赏,确立上下尊卑...。”

一年多来,戏志才对曹操的态度,是非常警惕的。

因为他亲眼见证了曹操,由强变弱,由弱变强,从两三万军,扩充到二十万,连南中地区的南蛮军队,都被曹操收编了。

若是放在以前,曹操绝对是一大威胁。

即使是现在,戏志才仍然不觉得曹操弱。真要打起来,或有一战之力。别忘了,当初华夏国与西商帝国交战,不也没有火器吗,不也取胜了?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谁又说的清楚。

.......

朝会并未持续多长时间。

许定询问了各州郡的内政,以及各州百姓的情况,便匆匆散去了。

“文和、奉孝、志才,你们留一下。”许定道。

“诺。”

待朝臣们走出奉天殿。

许定领着三人,去了御书房。

书房中。

许定示意他们入座,说道:“知道朕为什么要把你们留下来吗?”

“请陛下直言...。”

“关于曹操的事情,我想提前布局。刚才在奉天殿内,人太多,我若说出来,恐泄露了消息,因此叫你们到御书房,在暗里进行。”

许定解释道。

“陛下英明。”贾诩问道:“只是不知,陛下要如何布局呢?”

“很简单。”

许定说道:“曹操屯兵于汉中,应有两个目的。一则,他听闻西商帝国已被我军击败,全军回师许昌,是为了防备我们。二则,他想以优势兵力,设法夺取我们的新式武器。因为,我们与西商帝国的交战,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使他感到恐惧。而要战胜我们,就必须得获得枪械、火炮...。”

许定的分析,一针见血。

曹操就算再傻,也该想到,冷兵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打仗,都需要枪械、火炮。而这些,恰恰是他没有的。

想在以后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得设法获取这些。

许定继续道:“既然曹操想得到这些武器,我们何不用武器作为诱饵,引他上钩?”

贾诩、郭嘉和戏志才,都是聪明人,一点即透。

贾诩道:“陛下的意思是,将一批武器弹药,运往长安,摆出一副要攻打西凉的架势。但是,并不派去多少兵力,使曹操心存侥幸,冒险攻打长安,而后我们再出击,一举消灭曹操?”

“先生一番话,把一切都说清楚了。”许定笑道:“我正是这个意思。”

“凭我军的战斗力,何许两个师?只要有一个旅,就能坚守住长安。曹操就算兵再多,也攻不破。”许定说道:“我有充足的信心,在长安被攻破之前,及时驰援,并围歼曹操。”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郭嘉接着道:“汉中和川蜀,易守难攻。如若我们强行攻取,着实麻烦。把曹操引出汉中,在长安决战,他不占任何优势。”

“正是这样!”许定又问戏志才:“志才,你觉得呢?”

“臣并无异议。”

首节 上一节 1837/19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话之气运之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