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第191节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

“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当中,以刘备的口吻提到了东汉王朝的两位皇帝作为刘禅不要去学习的反面典型。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不过,要是对比汉桓帝和汉灵帝,后者可是要比前者荒唐多了。

近年来,也或多或少的有为汉桓帝刘志翻案的声音,但是对于汉灵帝来讲,几乎没有人为其说一点好话,因为这位皇帝,实在是太荒唐了。

如果列举汉桓帝一生当中所犯过的错误,那么死而无后肯定算是一个。

毕竟,如果他能有个一儿半子,也轮不到汉灵帝来做这个皇帝。

随着汉灵帝的继位,东汉王朝也就真的走上了灭亡的快速路了。

永康元年十二月,汉桓帝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年仅三十六岁了。

可是,人走了,却留给了王朝一个诺大的难题,这位皇帝死而无后。

在汉桓帝的皇后窦妙的力主之下,选择了一位十一岁的少年继位为皇帝,这便是汉灵帝刘宏。

实际上,汉灵帝和汉桓帝的血缘关系已经不是很近了,汉灵帝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这么算起来,刘宏的父亲和汉桓帝是堂叔伯兄弟,在非常看重血缘关系的中国古代,这就有些远了。

这自然不是窦妙这一介女流之辈的主意,在后面操盘的是窦妙的父亲,时任大将军的窦武。

他之所以选择刘宏,原因看起来简单,首先刘宏年幼,作为外戚集团来看,比较好控制。

同时由于血缘关系比较远,刘宏这一家也是远离于朝堂之上,毫无政治经验的小皇帝,外戚控制起来顺手。

就因为这个原因,皇位就顺利地砸在了刘宏的头上。

改年号建宁,东汉进入到汉灵帝时期。

刘宏继位之后,投桃报李对窦武大加封赏,一时之间外戚窦氏门庭若市,成为了帝国最大的柱石。

权力效应使然,窦武在权力的最顶峰,准备与宦官决一死战,希望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彻底地消灭东汉的宦官集团。

窦武有一个帮手,是曾经在桓帝一朝受到党锢之祸波及的陈蕃。

这二人把控朝政之后,迅速地达成了消灭宦官的协议,希图发动一场针对宦官的秘密活动,从而澄清朝政。

但是不巧,他们的这个秘密协议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朱瑀随即将窦陈二人的密谋告诉了宦官集团的首脑王甫,曹节等人。

宦官集团先下手为强,一夜之间血洗了窦府和陈府,与此事牵连的人不是被杀便是被流放。

宦官集团不仅幸运的躲过了追杀,反而还杀掉了他们的政敌,窦妙也被迁到了冷宫居住。

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发生,对于刘宏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尽管宦官集团没有被消灭,但是外戚集团被消灭了。

如果刘宏能够知人善任的话,想必在没有外戚的束缚之后,他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可惜,刘宏就是个毫无政治经验的傻白甜,当外戚集团被消灭之后,刘宏反而是把重要的朝政交给了宦官,这真是有辱大汉天威呀。

但事情到此还并不算完结。

建宁二年,山阳郡督邮张俭弹劾中常侍侯览,称其回家扫墓期间铺张浪费,大肆扰民,上奏同时先斩后奏的把侯览的家给拆了。

第115章 汉灵帝刘宏

此人确实勇气可嘉,侯览自然不甘心,也给刘宏上疏,称张俭结党营私。

政治小白刘宏没了主意,于是咨询了另一位宦官曹节,这事该怎么处理。

问宦官如何处理事情,这事也就不必多说了。

结果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被宦官迫害致死的文人达七百人之多。

刘宏做皇帝的第二年,就进入到了宦官专政时期。

东汉中后期,我们都熟悉是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

皇帝小的时候,太后靠着强大的后族控制朝政,等小皇帝成年之后,便依靠着宦官来分化后族的权力,宦官又逐渐地做大。

但是到了刘宏这里,他还没长大呢,权力就到了宦官的手里,这也因此开启了东汉时期时间最长的宦官专权。

宦官在此时的权力,前无古人,后面也只有晚唐时期的那几位能够匹及。

小皇帝到了洛阳,本来就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之执政初年的党争与血腥杀戮,使其对于国家大事不是太感兴趣。

渐渐地,刘宏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国家也便越来越乱。

刘宏居然还说出了“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这样的混账话来。

宦官在皇帝的默许之下大肆敛财,宦官的管家理事的奴才,居然都可以“交通货赂,威形煊赫”,宦官的亲戚“所在贪残,为人蠹害”。

首节 上一节 191/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