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第200节

要知道,清军和明朝较劲了几十年,虽然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总体上还是无法打进中原来。

明朝对清军基本上还是占据着优势的。

而明朝最终又是被李自成给灭了的。

这样一来,清军打不过明朝,明朝打不过李自成。

照理说,清军也应该打不过李自成的。

可是,李自成和清军一开战,就迅速溃败,不久就被清军全部剿灭,基本上连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说,是因为吴三桂帮忙。

但要知道,吴三桂也就几万人马,真正的精锐部队也就一万多,和李自成几十万庞大的军队完全不可比。

再说了,李自成能够杀进京城,灭亡明朝,打吴三桂的那一点明军,其实并不在话下。

那么,李自成究竟为什么迅速失败呢?

当年,明朝将领杨嗣昌汇集兵力10万,对高迎祥、李自成进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的时候。

李自成在杨嗣昌以及洪承畴、孙传庭的联合夹击之下,最后只剩下18骑逃脱。

由此可见,如果明朝军队和李自成农民军正面交战的话,李自成绝对不是明军的对手。

只是因为明军在给予了李自成军队沉重打击后,崇祯皇帝不听杨嗣昌“安内方可攘外”的主张,把明军主力都调到辽东,防范清军。

这样一来,李自成才得到喘息的机会,最后死灰复燃,发展壮大。

而当李自成从商洛出山后,由于采用“均田免赋”的口号,百姓迅速云集起来,一时间声威赫赫。

李自成就是在这种赫赫声威中,一路势如破竹,往京城挺进。

李自成在杀向北京城的过程中,非常顺利,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沿途的州府纷纷开门投降。

甚至杀到北京城的时候,本来北京城城防还是比较坚固的,可是城中的大臣及太监也都纷纷给农民军开门,把李自成放了进去。

由此可见,李自成灭明朝,基本上算是不战而胜。

当时,崇祯在李自成往北京城打来的时候,是急忙调集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进京勤王的。

但是,一方面崇祯皇帝那时候已经调不动这些军队,另一方面,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总之,李自成是在一种非常侥幸的情况下灭了明朝的。

李自成是利用明军主力都调到辽东的间歇,同时,通过宣传“均田免赋”这样的口号,人员迅速聚集起来,一时达到了四五十万。

但说老实话,这支农民军,人数虽多,并没有经过多少实战训练,大都属于乌合之众。

而清军当时虽只有八万八旗军,加上吴三桂的人数,也就是十多万人,但是,他们是长期打仗的,其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

李自成用乌合之众来对付清军强悍八旗军,而且是在正面战场上硬拼,这样打起来显然很吃力。

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与清军和吴三桂大战,就属于双方毫不惜力的正面交战。

因此李自成最终没有打得过清军。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贪图享乐,没有对天下形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也不听从李岩等具有清醒头脑的谋士的建议,以为已经天下太平,可以安心当皇帝了。

因此,并没有对全国进行战略布防。

这样一来,李自成在和清军打仗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战略纵深。

当他在山海关打败后,由于没有梯队作战,没有战略缓冲,以至于一败涂地,只能一味地退缩逃跑,而不是在战略转移中,找到生存壮大的空间。

李自成属于流寇作战,并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按照古代战争的特点,城市布防,肯定是李自成重要的根据地。

利用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与敌人周旋,敌人未必能够推进得那么快。

可是李自成并没有稳固的据点。

就算城市的布防不足,还可以依靠山地作为根据地。

当年李自成就依靠商洛山死灰复燃,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呢?

但是李自成连山区根据地也没有。

李自成当初能迅速壮大,是宣传得好。

利用老百姓对朝廷的怨气,吸纳了非常多的老百姓加入。

其实,当他被清军打败后,依然可以大力加强宣传。

首节 上一节 200/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