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第204节

陈友谅要想成就一般大事业,首先要除掉的人就是徐寿辉,夺走许寿辉的一切。

而要除掉徐寿辉,就必须要除掉徐寿辉手底下的四大将邹普胜、丁普郎、赵普胜、傅友德。

陈友谅想到一招妙计,那就是离间。

第123章 汉王陈友谅

陈友谅离间徐寿辉与四大将的关系,不断地编造四大将谋反的细节。

最终徐寿辉在陈友谅的蛊惑下,处死赵普胜。

徐寿辉手底下的丁普郎、傅友德等人见形势不妙,连忙率领着家底投奔朱元璋。

到这时,徐寿辉已经感觉到孤木难支,但为时已晚。

在陈友谅的胁迫下,他的兵力被陈友谅全部夺去,而他则彻底被陈友谅架空。

此时的徐寿辉还想着自己手中没有权力,与陈友谅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陈友谅应该不会对自己动手。

徐寿辉的这种想法,进一步证明了他就是一个彻底的饭桶。

像陈友谅这样的人,怎么会允许他人酣睡于卧榻之侧?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主力倾巢而出,顺江而下,准备一举歼灭朱元璋。

六月十六日,陈友谅攻克采石,邀请徐寿辉到五通庙拜神。

徐寿辉一开始还很高兴,直到到达五通庙中,徐寿辉才感到不安。

因为这时庙的外面正下着大雨,而庙的里面有一点阴暗。

陈友谅站在窗前,身边站着两个卫士,气氛明显不对。

果然,就在不经意间,有一个锤子直接砸往徐寿辉的头上。

徐寿辉当场死亡,陈友谅彻底取代徐寿辉,成为“天完国”的皇帝,定年号“大义”。

陈友谅根本不明白他的种种举动已经奠定了他的失败。

赵普胜与陈友谅关系良好,碰到陈友谅的时候都与陈友谅打招呼,称呼陈友谅为“陈秀才”。

可是正是这位陈秀才,蛊惑徐寿辉要了他的命。

徐寿辉的部下虽然归陈友谅统领,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跟随徐寿辉起家,心里多多少少都会念着徐寿辉的好。

而陈友谅不顾颜面,光明正大的杀了徐寿辉,这与朱元璋暗中谋杀小明王形成鲜明的对比。

陈友谅的部下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为陈友谅拼命,因为背信弃义的陈友谅不值得。

也因此,陈友谅的帐下时不时就有人背叛陈友谅,投奔他人。

拖延陈友谅三个月,给予朱元璋充分时间准备兵力的洪都,原本是陈友谅的城池,但后来负责镇守城池的将军投奔了朱元璋。

一只上下离心的队伍,无论人数有多么的多,都不会强大到哪里去。

因为士兵都是麻木的,都是为了吃饭活下去,而不是为了忠于主上而活下去。

“鄱阳湖水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决战。

这一战陈友谅有着明显的优势,陈友谅的船高达将近三层楼,而朱元璋的船也就只比一层楼高那么一点点。

陈友谅有六十万大军,而朱元璋仅仅只有二十万大军。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陈友谅都有必胜的理由。

但事实是陈友谅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自己也死在了这一场战争当中。

为什么陈友谅会败呢?因为他的性格!

朱元璋的主力与张士诚纠缠的时候,陈友谅已经发兵。

如果说陈友谅直接率领六十万大军冲向应天府,那么朱元璋必定两面受敌,说不定朱元璋的传奇会就此终结。

然而陈友谅却为了惩罚背叛自己,投靠朱元璋的洪都将领,选择了先攻克洪都,再攻打应天。

正是这个决定,导致陈友谅还未与朱元璋决战,士气就已经尽失。

因为镇守洪都的将领朱文正太过于勇猛,陈友谅打了三个多月都不能打下。

当陈友谅与朱元璋决战呈现出溃败之势时,陈友谅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一旦抓到朱元璋的士兵以及将领,即刻处死。

这道命令彻底瓦解了陈友谅那原本就是一盘散沙的军队,因为朱元璋在陈友谅下达命令的同时也下达了一道命令,那就是优待俘虏。

陈友谅手下的将领、士兵一天比一天少,陈友谅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完蛋,所以下令撤退。

朱元璋早在决战之前就已经封锁了陈友谅的后路,陈友谅拼尽全力突破包围,但朱元璋很明显不会将他放跑,率领大军扑向陈友谅。

最终陈友谅被一支箭射中,当场死亡。

首节 上一节 204/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