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视频通万界,开局剪辑十大帝皇 第62节

因为,在朱由检登基时,他接过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破烂不堪的大明王朝。

先是万历皇帝数十年不上朝,导致朝中党争不断,政局混乱。

而辽东的努尔哈赤也在这时期崛起,成为明朝的最大外敌。

后又有天启皇帝,在位七年专注木匠手艺,不问朝政。

魏忠贤因此大权独揽,并与东林党内耗不断,大明王朝的朝堂,愈发乌烟瘴气,在这两位帝皇的放任自流下,大明王朝已经是病入膏肓,风雨飘摇。

所以,大明王朝传到朱由检手中时,这已经是一个超级烂摊子。

是阉党和东林党党争之后,乌烟瘴气的朝堂。

卫所制度沉积所带来的军力退化,万历三大征后,被耗空了的明朝国库。

这些种种大明王朝身上的顽疾,想要根治,可以说是难于登天。

当然,除了人祸,更难的是天灾。

小冰河时期所带来的气候变化,使得明朝后期天灾频发。

自朱由检即位的第一年开始,北方大地几乎是连年大旱,动辄便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而由此引发的饥荒和传染病,更是令朱由检手忙脚乱。

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他们没饭吃,没药医,饿殍遍地,哀鸿遍野。

而面对那堆成山的赈灾折子,朱由检近乎绝望。

空虚的国库根本没有余粮,而且就算从江南征集来了赈灾钱粮。

经过各方官员的层层盘剥,到老百姓手里已是所剩无几。

于是乎,活不下的老百姓们,只能说选择造反。

就这样,天灾最为严重的陕西河南一代,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是在这时候崛起,农民起义的爆发,使得明朝的国力再度被消耗,甚至于走向灭亡。

如果没有这场农民起义,或许明朝还能苟延残喘数十年时间。

因此,从这一切看来。

大明的灭亡,或许只是天灾人祸,和朱由检关系不大。

但实际上,大明的灭亡,和朱由检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虽然朱由检当初接过来的明朝虽然烂,但却不是烂到无可救药。

朱由检依然还有翻盘的机会,一切都还有转机。

只是朱由检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昏招频出。

虽然朱由检一生兢兢业业,连过年都不敢休息。

但治国不是勤政就可以,更需要正确的方法策略,而朱由检显然没做对。

因为朱由检喜怒无常,朝令夕改,重用阉人。

朱由检在官员及将领的任免安排上,总是优柔寡断,不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由检没有一点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的气魄,导致政令前后不一,经常朝令夕改,没有自己的领导班子,没有系统的政令。

这就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国力更加羸弱,所以虽然朱由检勤勉,但所起的作用并不大。

其次,朱由检刚登上帝位,就拿魏忠贤开刀,将祸乱朝纲的阉党处理的一干二净。

但是他又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小太监,认为自己不像天启皇帝和万历皇帝一样,他是可以镇得住这些太监的,所以给予这些太监很大的权力。

结果没有想到,死了一个魏忠贤,反而养了一群更加无知狂妄的豺狼。

这些新太监的做法更为凶狠,他们进谗言和编谣言,污蔑朝臣和将领。

因此,没过多久,崇祯帝就变成了第二个天启,政令经过这些阉人的手,真正实施的屈指可数。

而下层的奏折也呈不上来,便造成上下离心,使得大明王朝雪上加霜。

所以,纵观朱由检一生,他虽然胸怀壮志,勤政救国。

但他却不是一位优秀的帝王!

朱由检不仅能力平庸,而且性格缺陷很大。

因此,这样的皇帝,再配合烂得不行的大明朝,最终他成为了亡国之君,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35章 朱由检的积极改变

在那皇宫后面的荒山上,崇祯皇帝在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自杀殉国,结束了自己悲催和凄凉的一生。

首节 上一节 62/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