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第169节

京城的老百姓一下子沸腾了。

如果陈凡出来走一走,他就会发现。

不管走到京城的哪个地方,周围老百姓议论的焦点,都是关于这次招生的话题。

一些家中有孩子的平民百姓,到处疯狂的打探消息。

想知道招生有什么条件,他们的孩子是不是附和要求。

免费读书识字,每年十两银子的俸禄,学成后安排进官府当差。

不管是哪一条,对普通的平民老百姓来说,都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

在大明,读书上学是士绅阶层才能享受到的特权。

对穷苦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是负担不起昂贵的学习费用的。

别说是请教书先生的费用了,哪怕是买书籍的银子,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也是买不起的。

哪怕如此。

但是当这些老百姓发现家中的男丁,有读书识字的天赋时,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养孩子读书。

因为大明的每个老百姓,都听过一句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由此可见,读书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

……

随着礼部的信使把文书送到全国各地,大明的每个县州府的官老爷都收到了消息。

这些官老爷一个个蹙眉看着手中的文书。

实在是搞不懂朝廷的用意。

花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从全国招收学生,最后学成后送到各地衙门充当胥吏?

还有……这文书上所说的科学教育是什么鬼?

看着文书上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这些知府,知县大老爷陷入了沉思。

看来,要找个时间写信送去京城,问问京城的同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

朝廷的文书都下来了,他们自然会按照上面的要求,做好招生工作。

因为文书上有一条政策,事关他们的前程。

那就是招收的学生越多,那么,他们三年一度的政绩考核会有额外的加分。

南方一知县老爷看着手中的文书要求,脸上充满了自信的表情。

“只要招到三个符合要求的孩子就行,这个容易。”

县老爷想他治下人口好几万,光是附和年纪要求的孩子就有几千人。

从这么多人挑选出三个,应该不难吧!

这几天时间。

京城可谓是热闹非凡,到处都是议论招生的话题。

家中有孩子的,都在等待官府的下一步动作。

他们已经期待好几天了。

通过这几天的时间,大家已经把招生的条件打听得很清楚了。

要求之低,让大家震惊的同时,也让他们无比兴奋。

不论出身,哪怕你的父母出身下九流的职业,只要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初试。

这一政策,让大明无数社会地位低下的老百姓欣喜若狂。

因为按照朝廷之前的规定,他们的后代是不允许读书识字的。

现在。

朝廷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只要家中的孩子可以通过初试。

那么,光宗耀祖就在眼前。

怎么能不让他们激动。

而且,还有一点,让大家疑惑不解。

就是十五岁以下的女子,也要参加初试考核。

女子也能进入学堂学习?

不过。

老百姓一想到只要通过考核,每年就有十两银子可拿,也就自动忽略了此事。

毕竟。

十两银子的诱惑是非常大的。

很多穷苦老百姓一年在地里累死累活,最后的收入所得,也不过三四两银子。

第144章 报名参加考核

青衣巷。

京城一处偏僻的巷子,在这里居住的都是京城的劳苦人民。

周大娘自从嫁过来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

可惜,丈夫死的早。

周大娘一个人辛苦的把女儿拉扯养大,母女两人就靠着家里的一台纺织机过活。

可以说。

周大娘之所以可以把女儿养到十四岁大,全依仗这台纺织机。

周大娘每天从早到晚,就一直在家里织布,然后把织好的布匹卖给布商,换取一些碎银子。

三四十年了,天天都是如此。

只是这几年,周大娘的身心越发憔悴了。

因为,女儿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

要是嫁妆少了,嫁到男方家肯定会受欺负的。

所以,这几年,周大娘日夜不停的摇动着纺织机,就是为了给女儿多准备一点嫁妆。

在一间阴暗的屋子里,传来哐哐哐织布的机器声音。

周围的邻居早已见怪不怪了。

不用说,这肯定是周大娘又开始忙碌了。

就在这时。

几个官差骑马赶到了青衣巷。

要是在平时,这些官差老爷是万万不愿意来这种地方的。

京城谁不知道,这青衣巷是出了名的穷人窝。

环境肮脏,污水横流,隔着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

一行人来到青衣巷后,忍受着难闻的气味,纷纷下马站立。

听到马匹嘶叫的声音,青衣巷的街坊邻居好奇的从家门里走了出来。

看着这几个官差老爷,大家满脸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的,一个领头模样的官差用行动告诉了大家答案。

官差把这些围观的老百姓聚拢起来,向大家宣布道:

“相信这次招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家里但凡有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报名参加考核。”

“如果有家长要让自己的子女参加考核的,过来我这里登记一下,然后明天上午去城南的青阳书院参加初试。”

听到这里。

青衣巷的老百姓一下子喧闹起来,大家嚷嚷着要给家里的子女报名。

自从招生的消息传出来后,大家都已经焦急的等待了好几天。

今天。

终于把官差老爷等来了。

大家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子女能不能通过初试,但试一试总归是好的。

万一通过了呢!

首节 上一节 169/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