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第278节

那所花费的补贴至少几十亿两银子。

想到这,大家倒吸一口冷气。

从大明建国到现在,数百年的财政收入加一起都没有这么多吧!

第248章 逼迫妥协

不过,很快大家就回过神来。

几十亿两白银的补贴!

有这么多银子吗?

大家很是怀疑。

“国师,全国土地补贴少说也要好几十亿两银子,国库可没有那么多钱。”

杨成业直截了当的提醒陈凡。

虽说国库现在富裕了,可也没有几十亿两补贴给所有人。

陈凡摆了摆手,镇定自若的解惑道:

“这个杨大人不用担心,补贴的钱我有办法。京城不是准备搞大规模开发建设吗?资金来源我早就想好了。说起这个,还要麻烦裴大人了。”

陈凡扫视了裴元庆一眼,京城建设的资金问题就全靠裴元庆了。

“不知国师说的是……”

裴元庆一脸懵逼,麻烦他?

怎么麻烦?

他也变不出那么多银子啊!

见到大家满脸困惑的样子,陈凡笑了笑,解释道:

“原本我打算把大明石油的日产量从10万桶,提高到1000万桶,机械设备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可现在情况有变,京城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那么以前关于全面开发大明资源的计划要提前了。我打算不计代价的开发大明的矿产资源,什么石油矿,煤矿,金属矿等等,全部给挖出来,这就需要裴大人的配合了。”

也唯有如此,才能筹集到建设京城的资金。

要是资金还不够,就要开发海外的矿产资源了。

这个时候,澳洲大陆还没有被人发现。

要知道,澳洲的矿产资源可是极为丰富的。

陈凡就不客气的笑纳了。

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独占澳洲的矿产资源,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爽。

如果就这样,还不能凑齐建设京城的资金。

那陈凡只能找二龙贷款了。

想必上面很愿意贷款建设京城。

裴元庆重重的叹息一声,看来以后的日子有得忙了。

“所以说,土地补贴的资金来源,诸位大人就不用操心了,有裴大人在,大家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裴元庆一下子就感觉他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

但他一点也没有抱怨不满。

能为京城的现代化建设出大力,裴元庆只感觉无比荣耀。

就连身旁的同僚也是鼓励道:

“京城建设资金问题,就交给裴大人了。”

“裴大人可要多上心啊!大家还等着早日完成京城的现代化建设。”

“大家的土地补贴能不能拿到,就全靠裴大人了。”

李邦华的最后一句话,让陈凡精神一振。

看来,至少李邦华愿意出售土地,为大明的土地化改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

到底是大明内阁首辅,思想觉悟就是高。

“这么说,大家愿意用土地换补贴了?”

陈凡环视四周,看着下面的诸位大臣询问道。

大家面面相觑,看向李邦华的目光很是复杂。

我们都还没有考虑好,你就替我们同意了?

这是人干的事吗?

我们什么时候说要拿土地补贴了?

你倒是同意了,可别把我们放在火架子上烤啊!

见大家有些迟疑,还没有想好,陈凡冷声道:

“诸位大人都是大明的重臣,可要以大局为重啊!土地在私人手中,大明迟早要陷入王朝更替的轮回中。只有把土地收归国有,才能打破这一魔咒,让大明王朝延续千年。难道诸位大人不愿意看到大明流传万世吗?”

陈凡直接不客气的把大帽子扣在大家头上。

果然。

话音刚落,大家就慌了神。

“国师严重了!”

“我们没说不愿意,此事太过重大,还请国师容我们考虑一下。”

“这么大的帽子,我们可不敢担。”

乖乖,国师的心可真黑,挖这么大的坑让他们跳。

陛下可在现场,他们要是不愿意大明王朝流芳百世,陛下能绕过他们吗?

果然。

崇祯神色莫名的看了在场的诸位大臣一眼,想看看他们如何回应贤弟的质问。

陈凡趁热打铁道:

“我可不是要巧取豪夺,一亩良田十两银子的补贴,可不少了。再说了,想必大家以后也会把家族从故土搬迁到京城来,那良田怎么办?放在家乡也不方便啊,还不如高价转卖给国家。诸位大人可都是国家的重臣,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们,你们要是不做一个表率,把土地卖给国家,那些乡绅阶级又怎么会支持土地改革呢?所以,为了大明国祚能延续万年,诸位大人应该起带头作用才行啊!”

会议大厅不时响起大家的叹息声。

国师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要是再不同意,恐怕会激怒国师。

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大明,老夫愿意把家族的土地售卖给朝廷。”

“下官也愿意支持国师的土地改革。”

“我也愿意。”

“同意!”

在场的所有大臣纷纷出言赞同。

说起来,他们也没有吃亏,反而大赚了一笔。

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可能是没了土地,让他们内心有些不踏实。

见到大家妥协的一幕,陈凡满意的点了点头。

把这些朝廷重臣搞定了,其他的乡绅也就容易了。

“你们说,我把补贴政策推行下去,乡绅阶级会不会把手中的土地卖给国家?”

陈凡还惦记着乡绅阶级手中的八亿亩土地呢!

“如果配合陛下的圣旨一起推行土地改革,想来绝大部分乡绅还是愿意的。”

李邦华对这些乡绅阶级的心里研究得很透。

如果陛下下旨强制执行土地改革,再加上每亩良田十两银子的补贴。

这些乡绅阶级只会半推半就的同意。

和大明皇帝做对,他们不敢。

再说了,也不是白白没收他们的土地。

有高额的补贴金在,他们也会容易妥协。

而且,他们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对于此事,可没有他们选择的余地。

“虽然绝大多数乡绅迫于压力会选择屈服,可恐怕会有少数的顽固分子不肯卖地。”

首节 上一节 278/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