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第328节

去了京城,不仅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工钱,还可以从此以后在京城定居,成为京城人士。

除了《大明时报》和戏班子的宣传攻势。

陈凡还准备了超级无敌的大杀器。

那就是电影下乡活动!

陈凡之前委托现代世界那边,拍摄了十部合适大明老百姓观看的电影。

这些电影的主旨都大同小异,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个贫苦的农民,在地主的压榨下,生活艰难,再加上旱灾的到来,就在贫苦农民活不下去,准备逃荒时。

这个时候,朝廷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那就是前往京城,参加建设现代化的大明京城。

来了京城,不仅可以世代成为京城人。

更重要的是,每个京城人都可以住进崭新的楼房。

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不知道比他们种地的收益多出多少倍!

贫苦农民来了京城之后,经过多年的奋斗,妻妾成群,儿孙满堂,自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电影带给大明老百姓的冲击,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必将深深震撼他们的心灵。

尤其是一个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来到京城奋斗几年后,就可以妻妾成群。

这样的人生逆袭,绝对可以给万千大明老百姓留下深刻的烙印。

第298章 繁华的京城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朝廷的文武大臣开始忙碌起来了。

要说忙碌,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敢说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第一。

宣传部可谓是全体出动,大明的每个乡镇都可以,看到这些宣传人员的身影。

崇祯十八年,一月二十号。

太原府,下辖一个小乡镇,长风镇。

今天长风镇热闹非凡,从十里八乡赶来无数的老百姓。

因为今天又到了新一期《大明时报》发行的日子。

朝廷的读报人将在长风镇,给所有到来的老百姓解读新一期的新闻内容。

在长风镇的中央广场上,过来听报的老百姓席地而坐。

读报人向大家重点讲解了,朝廷最近的两项政策。

一个是土地改革,就是朝廷出银子,高价从老百姓手里回购土地。

另一个就是建设京城,朝廷欢迎每一个大明老百姓前往京城,参与京城的现代化建设。

来了就是京城人!

这是宣传部的口号。

话音刚落下,地上的老百姓就陷入了疯狂的讨论。

“荒田一亩五两银子,良田一亩十两银子,这是不是真的?”

“还有去京城参与建设,朝廷答应给每个建设者二两银子的月钱,还给京城户口,真有这么好的事?”

不止是长风镇,此时大明无数的乡镇也都上演了同样的一幕。

老百姓都在激烈的讨论,这两项朝廷的政策,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

崇祯十八年,一月二十五号!

开封府,汉川县。

今天汉川县城的中心广场,将有戏班子给大家送上一出出的好戏。

县城周边的老百姓,成群结队的向汉川县城赶去,只为欣赏精彩的大戏。

一路上,不停的有人议论。

“你们说,之前读报人宣告的两项研究,大家觉得怎么样?”

“政策很诱人,至少我心动了,恨不得卖了田地换银子,去京城参与建设,从此就在京城定居生活。”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马上就要春耕了,舍不得抛弃家业,背井离乡去京城。”

今天戏班子给大家演绎的戏剧,都是宣传部统一新编的。

有《京城欢迎你》,《来了就是京城人》,《在京城的那些日子》,《建设美丽繁华的京城》。

这一出出戏剧,主要是想给老百姓传达一个观念。

只有去京城参与建设,你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出出戏剧演绎完,地上的很多老百姓都动心了,他们想去京城过神仙般的日子!

甚至有一些人已经决定,回去就把那几亩薄田卖给朝廷,然后举家迁移到京城生活。

……

崇祯十八年,一月三十号。

西安府,李家庄。

李家庄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村庄,男女老幼足足有一千多人。

今天李家庄的每个村民,都期盼的朝廷宣传队的到来。

上一次戏班子过来李家庄唱大戏,在临走前说过,过几天会有电影下乡的活动,到时候会有精彩绝伦的电影呈现给大家。

李家庄的村民可不知道电影是什么,但他们听戏班子的人所说,这电影是比戏剧精彩百倍的东西。

所以,他们已经期待好几天了。

现在。

朝廷的宣传人员来到他们的李家庄,他们也终于可以见识一下,电影是什么,是不是比戏剧更精彩。

李家庄的村头有一片面积非常大的晒谷场,今天将被用来放映电影。

播放的电影非常应景,和目前的朝廷政策息息相关。

《我在京城的幸福生活》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乞丐,在朝廷的应征下,前往京城参与建设,经过几年的辛苦奋斗,最终娶妻生子,在京城安家落户的励志故事。

电影放映完,李家庄的所有村民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电影这种神奇的东西就已经让大家够惊骇了。

没想到,电影讲述的故事也深深的吸引了他们。

这些时日,李家庄的话题中心就是,面对朝廷的两项政策,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老实说,有些人是想去京城奋斗的。

可面对大部分人的沉默,他们妥协了。

可现在。

在看了电影后,他们已经下定了决心。

收拾行李,马上赶去京城。

就连一个肮脏的乞丐都可以在京城生活得这么滋润,他们凭什么不能?

……

崇祯十八年,二月八号。

这一天,天下大旱,河流干涸,无数的田地都已呈龟裂的状态。

全国各地无数的灾民开始了逃荒,数不清的人流向京城的方向前进。

虽然是逃荒,但没有一个灾民脸上露出绝望的表情。

相反,逃荒的路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因为他们是去建设京城的。

要是之前,他们还有顾虑,背井离乡总归是有些对不住祖宗的。

可现在,大家没有这个这个顾虑了,天下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把田地卖给朝廷,他们可以抛开一切前往京城了。

而且,大家前往京城的一路上,朝廷每隔一段距离,就安排了接待处,给大家准备了口粮,以免大家体力不支倒在路上。

这一幕,让大家感受到了朝廷暖暖的诚意。

……

灾民到达京城后,早有做好准备的官员,把他们带往京城各处,有当建筑工人的,有进厂当纺织工的,还有其他很多的去处。

接下来的几年,整个京城完全变成了大工地,到处都在施工!

首节 上一节 328/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