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第116节

说着,长孙无忌不禁黯然长叹!

李哲亦是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府衙里面跑出来一行人。

其中为首的官老爷,便是太原府刺史。

那刺史带着自己手下,见到长孙无忌和其身后大批护卫押送的马车,脸色立即大喜!

连忙跑了过来,然后率领手底下一群人躬身拱手。

“下官拜见长孙大人!”

长孙无忌已经没时间行礼,说道:“别费事了,赶紧把现在的情况说一下,本相已将赈灾的粮食带来,马上就要进行发放!”

那刺史也是赶快起身,然后指着府衙前躺倒的饥民们,语气沉重说道:“相爷,您都看到了,太原府现在官仓里面已经没有粮食,劝地主捐粮,可是地主们只给一点点,甚至还把本来对外售卖的粮食全部藏了起来。”

“太原府乃至整个河东道,要是再不赈灾,恐怕要饿死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长孙相爷,我等早已做好赈灾的准备,只要您带来的粮食到位,下官马上就派人将其发放到位!”

第126章 签到,获得化肥

长孙无忌点头。

命刺史带他的手下,马上去熬粥。

一人一碗粥,就能让人勉强活下去。

刺史领命。

马上带着自己手下人,赶到马车那里,心急火燎的把粮食从马车上卸货。

有的人负责运粮,有的人负责生火熬粥,有的人负责去通知消息。

都忙的不可开交。

很快……

全县各个地方就开设了各个发粥点。

一匹匹快马也通知了全县各地的人,过来领粥喝。

许多乡下的人,本来就因为没有吃的而到了晋阳县内,因而发粥点刚刚熬好粥,就有一大批的饥民赶去喝粥。

饥民们你争我抢,每个人都饥肠辘辘,终于喝到了久违的粥。

虽然这粥很稀,每个人都喝不了多少,可是对他们来说,也无疑是救他们命的宝贵琼浆!

长孙无忌和李哲也参与帮了手。

见到本来奄奄一息等死的饥民们,现在重新燃起了一丝生机,长孙无忌和李哲内心都是五味陈杂。

人命不如草,这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需求,仅仅只是一碗粥而已!

这时饥民们喝完粥,恢复了一些力气,见到长孙无忌和李哲,饥民们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是谁给他们带来的粮食。

饥民们不约而同,一起自发的跪了下来!

一个接一个的,跪倒在地上,密密麻麻。

“我们跪谢大老爷们救命之恩!”

说着,许多饥民就哭了出来,止不住的在地上磕头。

他们是真的发自内心感激长孙无忌和李哲。

不是这两人,他们过不了几天就会活生生饿死!

这种强烈的饥饿感和对死亡的恐惧,谁能拯救他们,那就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恩人!

尤其是据说粮食是李哲弄来的,和长孙相爷一起来送。

心中对这少年李哲感激更盛几分!

李哲从未见过这种场面。

说实在的,李哲觉得自己也没付出多少。

从世家那里坑来的粮食,都可以说是白嫖,等两个月后,李哲反手就能让世家有苦说不出。

可是亲身经历这样场景之后,李哲心中真的很触动。

在自己眼中毫不在意的东西,或许就是别人活命的机会。

李哲和长孙无忌悄悄的离开了这里。

到了县衙之内。

李哲十分感慨。

长孙无忌看看李哲,说道:“李哲先生,我想去河东道各地去赈灾,监督那些官员不准从中克扣粮食,李哲先生,你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长孙无忌邀请李哲,是因为李哲拥有无敌的武力。

单凭长孙无忌所带来的那些兵,还不足以震慑各地的官员。

说不认你这个宰相,暗地里就把你给杀害了。

李哲点点头。

这也许会耽误几天时间,但李哲愿意这么做。

对了……

李哲突然想到,自己还没签到。

立即按下脑海中的签到按钮。

叮的一声。

“恭喜宿主特殊签到成功,获得奖励化肥一百袋,获得奖励化肥制造技术!”

李哲微微一愣。

签到得到了化肥?

李哲签到出来的东西相当不少,对很多奖励都已经见怪不怪,可是化肥这东西,依旧是属于能让李哲小惊喜一下的奖励。

要知道后世华夏是如何解决饥荒?

杂交水稻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吃米。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大量使用化肥。

化肥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一个时代和国家而言,都是最高等级的,比土豆还要重要得多。

虽说土豆能达到非常高的亩产量。

可是土地的肥力是有极限的。

如果一直种土豆,消耗肥力,那么时间久了,能结出来的土豆也就少了。

这次签到奖励可以说是颇为丰厚。

李哲也是很满意。

但紧接着,系统又弹出了另一个对话框。

“触发连环签到!”

“请宿主签到河东道所有的州府!”

“所有州府签到完毕之后,将会获得特殊奖励!”

李哲一愣。

这个连环签到,李哲还是第一次见。

难道这是签到系统第二阶段的特别模式?

正好,李哲也要和长孙无忌一道,去各大州府赈灾。

事不宜迟,既然已经商定,长孙无忌和李哲带着剩下的粮食,朝着河东道的其他州府出发。

路上虽也有一些人觊觎粮食,成群结队的来偷袭,但李哲一人能打百万军,连守卫都不用出动,李哲含怒出手,一人就将这些盗匪全歼!

一日后, 李哲便来到蒲州永济县。

太原府已经是河东道最为繁荣的州府,晋阳县更是富裕的流油,任是如此都是饥民遍地。

但好歹晋阳县的饥民,基本上都还活着。

而到了这里的时候,路上已经到处都是尸体。

显然这里的老百姓过得更差。

长孙无忌不由叹息。

“这些人平日里都吃不饱,更别说是这饥荒时候,我大唐说是什么天朝上国,其实就是想养活这些百姓万民,都很是困难。”

“我身为大唐宰相,实在有愧!”

李哲没说话。

首节 上一节 116/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