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第118节

随之李哲脑海中一亮,看望四面八方的眼神一下子不一样。

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晰很多。

哪里有地下水,距离地面有多深,李哲现在都完全知道。

那些原有的井,里面的地下河道已经枯竭。

但是无论地上再怎么大旱,地下河道始终都还是有的。

只是常规的探井之术难以探测出来。

那大汉说道:“大人,如果您真能找到水源,就尽管吩咐吧,我们就是拼了命也得把力气用足了!”

那些饥民们也都点点头。

找到水源那是什么概念,搞不好直接就能够解决他们的饥荒问题。

大家都是带把的男人,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那必须要卖力啊!

李哲立即命令道。

“那好,所有人带上工具跟我走,听我的命令去打井!”

第128章 种植土豆

这群饥民立即去四处搜集可以挖井的工具。

李哲要打井之事消息传的极快。

蒲州刺史和许多饥民都知道了消息。

刺史很是诧异的过来问李哲。

“李哲先生,您真的要打井?”

李哲点头。

“不错。”

刺史等人苦笑一声。

“李哲先生,大旱之时,要打井的不止一人,可是成功者实在寥寥,这地下的水好像也都没了,整个河东道好像都干瘪了一般,现在还能有一点水能喝到肚子里就很不容易。”

之前专业打井的人,他现在也是个饥民,虽然极热心的把打井工具提供了出来,可是并不很相信能够打井成功。

李哲则只是笑而不语。

蒲州刺史当然也不可能劝阻。

这李哲可是长孙相爷都尊敬的人,这次的粮食也是李哲带来的,现在李哲就是这块土地上的第一号贵宾,他要做什么,谁敢说三道四。

李哲带领众人,来到一处平坦的山坡之前。

“这里往下挖二十丈,就可以出水!”

二十丈换算过来,也就只有六十米而已,但是在唐初,这样深度的井就很罕见,非常消耗人力物力。

但众人也不能犹豫。

那大汉率先操起打井工具,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在李哲的指导下,众饥民忍着饥饿,一个一个的上去帮忙。

因为工作量相当不小,而且又要尽快把井打好,故而饥民们人人都难以承受。

有的人甚至昏厥过去。

目睹此景,若不是长孙无忌对李哲十分信任的话,都会出言阻止这么干下去。

从中午刚吃过饭,一直干到深夜。

到处都是汗味,以及虚弱不堪,瘫倒在地上的饥民们。

已经快达到了二十丈的距离。

众人都紧张的期待。

如果打不出水来,他们这一天就白干了,而且因为重体力劳动的原因,如果得不到足够的粮食补给,就会加速他们的衰亡!

那大汉紧紧握住了自己的双斧。

在李哲面前,他毫无胜算,但如果真的打不出水,他就算抢,也得给自己的这群兄弟们抢上糊口的粮食!

就在这时。

一名饥民往下挖土的时候,感觉到一股湿润的水汽。

接着那饥民就感觉到脚底下有一股清凉的液体在冒出来!

因为四周都黑漆漆,那饥民看不清脚下是什么,可他哪里还不知道,这就是当前最为宝贵,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水啊!

那饥民激动万分!

“出水了!出水了!”

“这口井打通了!”

上面的人听到井下的声音,一个个都惊喜交加!

真的有水?

所有人都振奋起来!

立即就有人把水桶扔了下去,然后井下那名饥民舀了一勺水上去,众人在月光之下,依稀可以看得出来,水桶中那正是清凉无比的水啊!

所有人都欢呼不已!

“我们有水了!我们能种地了!我们能活下来了!”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那般的容光焕发,尽管他们的脸庞还是很脏,可是已经不再灰暗,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希望!

有水就意味着能初步解决大旱的问题!

当的一声,那名大汉手中的两把斧头都跌落在地。

那大汉赶到井口,不可思议的望着这井。

确定这井里真的有水,不是那种干枯到只能勉强打出水来的井,那大汉眼泪都湿了!

望向李哲,那大汉就要跪下来!

众饥民也有要跪下来的意思。

蒲州刺史等蒲州和永济县的官员,也都觉得李哲这功劳实在太大。

只要李哲多指点几处水源,那对解决旱灾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李哲笑着劝阻了这群饥民。

“好了,别着急跪,找到水源,只能说成功了一半,待会我会画一张地图,把附近可以打到水的水源全部给你们标注出来。”

“然后,我们就要开始种土豆。”

“我们先把地给犁一下。”

蒲州刺史闻言苦笑一声,说道:“李哲先生,这地都干旱成这个样子了,要犁地可比平时费劲的多。”

旁边的饥民也点头。

“大人,并非我们偷懒,这地都已经没了水分,只有犁得很深,才会有一些湿润的泥土,我们现在都快饿死了,很难有力气去干这个活。”

李哲笑道;

“这个简单,你们用曲辕犁就可以加快犁地的速度。”

“曲辕犁?”蒲州刺史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刺史回忆了一下,说道:“好像是陛下要推广的一种农具,但我们这边还没见到。”

“据说曲辕犁可以提高犁地七八倍的效率,不知道是真是假。”

可以提高七八倍犁地的效率?

众人听到这里,都不觉吃惊!

在场的人大多数都是农民,犁地的重要性他们都很清楚,现在乍然一听说这曲辕犁居然可以提高七八倍的犁地效率,都不禁竖起了耳朵。

李哲笑道:“我也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这曲辕犁能提高多少效率,大家自己心里会有数的。”

“今天我只是来教你们一些基本方法,所以你们只需要犁出半亩地即可。”

说着,李哲先是走到马车那里,趁着人群视线死角,取出曲辕犁,回到众人之中,找了一片已经干旱开裂的土地,给这群饥民们示范了一下如何操作。

接着示意这些饥民们犁地。

饥民们都是老农民,一看李哲的动作,就知道这曲辕犁搞不好真的有用。

他们十分兴奋,这可是能大大减轻他们劳动量的好东西啊。

于是一个个抢着要用那曲辕犁。

众饥民们忙得热火朝天。

有人负责打水,有人负责浇地,有人则是用曲辕犁负责犁地。

很快,不出半个时辰,这半亩地就已经完全开耕完毕。

首节 上一节 118/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