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第233节

若是放在平时,李世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岭南地区也就是一州之地而已,就算背后有东南亚的各大国家援助,但一州之地毕竟还是太少了,李世民手底下的地盘比这个多得多,双方对耗起来,他李世民胜算很大。

可是现在马上就要跟北边的桃源国交手,这就让李世民顾头不顾尾。

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个仗根本打不了!

李世民真的感到十分头疼。

没想到李世民无声无息之中,居然已经发展了如此庞大的势力,当真是骇人听闻!

没办法,李世民只能想办法让岭南地区周边的大唐守军,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不敢说反攻什么的,只求被攻陷城池的速度慢一点,他李世民要先和北方的桃源国决一死战,若是赢了,就有余力回头来收拾岭南地区。

若是输了,那岭南地区收拾不收拾也无所谓了。

岭南地区周边的州府官员们收到李世民的指示,个个都想吐血。

本来还想着陛下能拨一点兵力,却没想到,非但没有拨出来一点兵力,还让他们丢城池丢慢一点。

以这种方法,李世民勉强按下来岭南地区的麻烦。

但实在令李世民意想不到的是!

河东道也反了!

跟岭南地区这样虽然名义上归属大唐,但一直都是自治管理的地方不同。

河东道是正儿八经大唐管理,整个官员治理体系都是大唐的。

李世民实在想不到,河东道居然也反了!

虽然有一些大唐官员在苦苦支撑,但是毫无作用。

河东道地区的老百姓们,硬生生用他们的锄头,杀得这些大唐官员们要么死于非命,要么不知道躲在哪里瑟瑟发抖。

河东道那边请求平叛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

李世民当真是苦笑不已!

第253章 渭水决战

现如今,哪里还有足够的兵力去平叛。

可是河东道的老百姓们,都在为恩人李哲打抱不平。

在河东道地区,李哲已经成为一名神明,是河东道所有老百姓心中的信仰。

李哲被李世民驱逐出大唐,并且双方开战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河东道老百姓的耳中。

这让河东道的老百姓如何能忍?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

大唐在民间建立威望,在历史上来说,那也是经历过贞观之治之后,老百姓们才开始归心。

在李哲和李世民中间选一个,河东道的老百姓们连犹豫都没有犹豫,自然都是选择李哲!

是李哲让他们活下去的!

河东道的老百姓们,每个人都欠李哲一条命!

对李哲敬若神明的河东道百姓们,当得知李哲和李世民决裂之后,当即就造反了!

造反的不只是那些百姓,还有驻扎在河东道的士兵们。

这些士兵们驻扎在河东道,自然也是受到过饥荒威胁,被李哲救了一命的。

这些大唐守军,基本上都是河东道的本地老百姓,在家里人的影响下,也都纷纷反叛了!

尽管他们知道,河东道就算全都反了,也可能对李世民造成不了什么重大威胁。

毕竟河东道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最多加上一些守军罢了,军事力量不强。

但现在李世民本身就已经是强弩之末。

岭南地区和桃源国两个方向都在攻打大唐,现在的李世民别说是平叛河东道了,就是河东道往外打,他李世民都调不出来足够的兵力!

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在让李世民疲于应对。

李世民心里面真的是一阵阵的惊骇。

李哲一直在长安城都没有出去,居然发展了这么多势力。

仅仅只是去过一趟河东道,就让这个河东道地区自愿主动的拜倒在李哲的脚下。

这是何等可怕的能力啊!

李世民相信,只要再给李哲几年,他李世民都得被李哲搞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更让李世民忧心忡忡的是。

因为岭南地区和河东道地区的叛乱,朝廷上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有的官员本来就不怎么服气大唐,心里面有自己的小九九,现在都有着作壁上观的打算。

而且大唐周边各个国家,也都在一直打探情报,这些国家打探到大唐国内叛乱的消息是迟早的事!

大唐内忧外患,这些大唐周边国家,岂能不趁火打劫?

最重要的是,已经有了两处地方起义叛乱,他李世民这次调集重兵,对老百姓的压力可谓是极大,再这么下去,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估计都要被逼反了。

没办法……

李世民现在真的没办法了,再这样下去,大唐就会被硬生生的拖炸!

只能提前决战!

李世民足足布置了三十万大军在泾阳方向!

这三十万大军,是李世民所有的家底!

也几乎是大唐所有的可用之兵!

这三十万大军,如果能够保障后勤,足以踏平这个世界和任意一个国家。

哪怕是东突厥,西突厥这样的大国,若是遇到了大唐这三十万大军,也只有被击败的份!

这还仅仅只是指单兵战斗力。

李世民本人的指挥,更是天才中的天才级别的!

这也是李世民最大的依仗。

李世民相信,哪怕李哲在桃源国有十几万的大军,哪怕李哲也有超一流的军事指挥才能,哪怕李哲手中有许多神奇的宝贝。

他李世民仍然自信有机会战胜李哲。

这就是一代名将的自信,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

只要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李哲,获得喘息的机会,就可以掉过头来,收拾河东道和岭南。

打仗不光是有支出,还会有很多战利品,到时候若是能够收了岭南,那就是一笔极为丰足的收入,足以让李世民得到打下一次大战的资源!

为此,李世民要亲自去泾阳一带前线。

李世民要自己指挥大军,和桃源国激战一番!

赶去的路上,李世民突然想到,不久之前,他李世民也是这样骑着快马去泾阳一带,为的是阻击颉利可汗的进攻。

那个时候,是李哲救了他李世民,击败了颉利可汗。

而现在,竟是他李世民要赶着去御驾亲征,和李哲决一死战。

人生的际遇有时候就是这般奇妙。

李世民感慨不已。

很快,泾阳县到了。

这里一马平川,没有太多的险阻,最大的天险就是渭水河。

李世民在这里布置了足足三天。

把这里的地形研究的非常彻底,每一处士兵的安排都可以说是极为到位,连最会打仗的李靖等人都不得不佩服,陛下还是那个天下第一的指挥家!

直到李世民确认不会有一点问题的时候,在这样铁桶般的守备之下,便是东突厥和西突厥两大国家加在一起,都只能饮恨于此。

李世民发出了战书,希望李哲能提早决战。

就在这渭水,做一场了断!

……

桃源国……

曹纯和公孙瓒自然是接到李世民发来的战书。

不过他们的意见是不要打。

理由很简单,李世民发战书,肯定是已经布置好了,自己这边没必要往上凑。

以曹纯和公孙瓒的估计,李世民应该坚持不了多久,他的三十万大军不敢调动到别的地方去,每天都得消耗大量的粮食。

等李世民撑不住的时候,再出击,就能够将李世民打的大败。

按照军事来说,这个建议确实不错。

首节 上一节 233/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