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第50节

李哲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已回想起历史上关于罗艺造反的事情。

“原来是这么回事。”

等等……

不对啊……

如果按历史说的那样,现在李世民的处置,可以说是完全错的。

想到这里,李哲对不由李世民的背影说道:“陛下,你确定你要这么大动干戈,我怎么感觉,其实你用错了兵啊!”

此言一出,正在离开的李世民,猛然一回头。

“你说什么?”

“朕用错了兵?”

李世民简直想笑。

若不是李哲曾经击败过突厥,李世民真的想说李哲懂什么。

他李世民打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仗,本身就是大唐最会打仗的人,连李靖尉迟敬德李绩等人都被他李世民压一头。

李哲居然说他过于大动干戈,用错了兵?

李世民心想这次真的要压一下李哲的锐气,盯着李哲说道:“李哲,朕知道你打仗很厉害,可那是建立在你本身神功盖世,又有一支无可匹敌的军队。”

“但现在罗艺已经占领幽州!其麾下的天节军兵强马壮!”

“他已经有了地盘,也就意味着有了补给,罗艺又是一个极其能打的将军,镇守幽州如此关键之地!麾下人马又是大唐精锐之一!”

“我大唐兵力虽然比罗艺要多得多,但需要守备各个地方,因此能动用平叛的军队并不多!”

“长孙辅机和尉迟敬德他们,手上可以说只有老兵残将!”

“更重要的是,现在全天下人都等着看朕这一仗,倘若朕打不好,说不准就会有人闻风而动,一起反朕!”

“这一仗如此难打,你居然还说朕大动干戈?”

李英姿也觉得李哲这句话有些说的过分了。

他可以创造奇迹,但不意味着别人都可以啊。

却见李哲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你的确是大动干戈,让我来看,如果陛下你不动兵马,这罗艺早就完了,偏偏陛下你动了兵马,所以这一仗才会难打!”

第56章 要打?不反都被你逼反

“哦?”

李世民不信的瞅向李哲。

李哲这话说得实在太违反常理,怎么大动干戈,反而会损兵折将。

这罗艺都造反了,你还按兵不动,岂不是天底下的人都会觉得你无能?

任是李哲曾经创造出无数奇迹,李世民仍然无法相信李哲之言,冷哼一声,说道:

“朕倒是要听听先生的高见。”

李哲无所谓道:“我只是突然想起来,顺口告诉你罢了,你信不信都行。”

“我记得没错的话,天节军应该是大唐的十二卫军之一吧,大唐精锐中的精锐。”

李世民点头。

“不错,正因为如此,所以格外难以对付。”

李哲笑了:“陛下,你这思维不对啊,你为什么老是想着对付天节军呢?你有没有想过,天节军到底听谁的号令?”

李世民狐疑的瞟了李哲一眼。

“兵者听持虎符者,罗艺手中有虎符,天节军自然在他掌控之中。”李哲摇头说道。

“以我看来,这倒不见得,虽然按理来说,天节军应当听从拥有虎符的将领,可是你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天节军是由一名名士兵组成的。”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判断,会自己决定到底听从什么样的命令。”

“如果你是天节军中的一员,难道你会死板的只认虎符,而不认自己是大唐人的身份吗?”

李世民闻言脑海中猛然闪过一道闪电!

李哲直接说出判断:“其实,罗艺他根本就没有掌握天节军,很可能是用了一些欺骗的手段,让天节军认为他们仍然是在为大唐征战,所以才让罗艺侥幸占领了幽州!”

“因而你用不着这么大费周折,只需要派人去戳穿罗艺的谎言,那些天节军自然会砍了罗艺的头来邀功。”

李哲的这一判断瞬间让李世民变色。

这个推测另辟蹊径,却似乎直捣黄龙,直指事物本质!

在常人看来,罗艺既然已经占领了幽州,自然是对麾下的天节军指挥如意。

可是仔细推测,却可能是罗艺用了某种理由欺骗天节军,这才得以占领幽州!

倘若这个推测成真,对局势的影响极大!

李世民手心里都是汗。

他左思右想,斟酌了许久。

终于再度说道:“问题在于,先生你只是猜测,就算这猜测再怎么合理,终究也只是猜测而已,如果猜错了呢!”

“这一仗还是要打,而且要尽全力去打!”

“不过先生之言也颇有道理,朕自然会派人去劝说天节军中人。”

李哲满脸无语的说道:“陛下,我刚刚说过,如果你只是派人去劝降,那很快这件事就会平定。”

“可偏偏如果你派大军去打罗艺,才会出问题!”

“原因很简单。”

“一旦天节军和你派去的唐军交上手,在战场上,双方岂能轻易手下留情?天节军乃是精锐之师,一旦对唐军造成重创,手上沾了杀害唐人的血,那天节军该如何处之?”

“他们杀唐军的罪孽已经造下,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他们会不会害怕你的处罚,追究他们杀唐军的罪名?”

“那时候,他们归降是死,造反还有一线生机,你说他们会怎么办?”

“我敢断言,只要唐军一到幽州,天节军不反也得反!”

“这……”李世民猛然愣住了!

李哲的话,每一句都像是鞭子一样,抽打在李世民的心上!

李世民原本以为李哲只是军事天才。可没想到,李哲对人心政治竟然也如此洞若观火!

寥寥数言,便将天节军和罗艺的关系,剖析的一清二楚。

按李哲所言,派遣大军的确不妥,一旦交手,就会陷天节军于不义。

若按李哲计策而行,只需要两三个说客,偷偷潜入幽州即可兵不血刃的平息这场叛乱。

这等数言平战乱的计策,放眼历朝历代,也是极为罕见的大智慧。

可李世民犹豫再三。

他李世民如何能赌?

哪怕李哲说得再精妙,可是一旦错过用兵的时机,等罗艺发展起来,再攻打罗艺就会更困难!

而且天底下人看你连罗艺都制不住,就会有野心家跟风揭竿而起,把大唐搅个稀巴烂!

最终,李世民咬了咬牙。

“先生,朕不能信你!”

“为将者,慈不掌兵!”

“朕依旧认为,这是叛乱,必须抓住最佳时机平息,但愿朕不会错!”

说罢,李世民带侍卫离去。

只是离去的时候,脚步轻浮,差点在门槛上摔了一跤,证明了李世民心中的慌乱。

李哲耸耸肩,他倒无所谓。

以他的性格,能顺口给李世民提上这么一嘴,就算是给面子的了。

至于李世民信不信,那是李世民的事。

李英姿在一旁听二人对话,却已是冷汗遍体!

不仅仅是惊骇于李哲分析之精妙。

更在于其背后的残酷!

陛下的那句慈不掌兵,意思便是……

宁肯错杀天节军,也不能错过平息叛乱的时机!

李英姿非常相信李哲的那一番话,尽管那只是远隔千里之外的推测,但李英姿一样认为那就是实情!

急得李英姿连忙晃动李哲的胳膊。

“李哲,你快去劝劝陛下,那两边军队可都是咱们大唐人啊!”

见李英姿这般缠人,李哲摊手说道:“我不都已经告诉陛下,做决定的人是他,你要劝,应该劝他才是。”

首节 上一节 50/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