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第59节

喊声震天,响彻大街!

第64章 论功行赏

李英姿跟在李哲身后,见到这个场面,心中又是震撼,又是感慨万千。

这些天节军的代表们,他们每个人的眼神是那么的真挚。

显然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对李哲感激。

这样的场面,便李英姿是名将之后,也很少遇到。

除了陛下,父亲李靖这等超一流名将,能够拥有士兵如此的爱戴外。

整个大唐,能让士兵们心悦诚服的将领,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不认可你的时候,对你的命令就是应付了事,只是出来混个兵饷而已,没必要那么认真。

只有真心认可你的时候,才会为你卖命效死力。

李英姿虽然知道李哲拥有对自己绝对忠诚的两支军队,还招降了七万突厥兵。

但看到天节军跪下道谢,心中依旧是对李哲止不住的敬仰。

名将之风,便是如此!

李英姿却不知道。

李哲对于天节军士兵意味着什么。

当时天节军那名将领决定陪魏征赌一把,其实抱了必死之心。

谁都知道,长孙大人最多再活几天,就得撒手人间。

天节军的士兵们只不过等一个奇迹的出现罢了。

可奇迹之所以叫做奇迹,就是因为几乎不可能出现。

那名天节军的将领,其实也已经做好了反戈罗艺,然后在世人的指责中度过一生的准备。

只是这奇迹真的实现了!

李哲先生一手换血借命之法,硬生生的把一名死囚的命借给长孙大人,让长孙大人起死回生。

他们天节军终于不必背负任何罪名!

因而……

李哲就相当于天节军的救命恩人!不光是救了他们天节军的命,还让他们天节军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不必背负叛军之名!

天节军对李哲可以说是极为感激!

恨不得以死相报!

李哲亲自上前,扶起为首的天节军将领。

这件事其实很令李哲意外。

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

但这些天节军的兵,却都发自内心的把自己当做恩人。

白马义从和虎豹骑对自己忠诚,那是因为有系统绑定。

桃源村的村民有相对于大唐人而言极其丰厚的生活待遇,也有系统绑定。

而这些天节军的士兵,则是纯粹因为感激,而来跪拜自己。

李哲很罕见的和这些天节军的兵们谈了好一阵子。

勉励他们以后努力,有朝一日封狼居胥。

天节军的兵们见李哲很好说话,一个一个都笑着,看上去很是爽朗。

之后,李哲才送他们回去。

李哲目视这群因为见到恩人,而兴高采烈的天节军士兵们离去。

直到现在,李哲才感觉自己慢慢融入了这个大唐。

这个大唐有好有坏。

有人阴险,有人高傲,有人自以为是。

但是也有人正直,有人清高,有人赤胆忠心。

相对而言,后者更多一些。

便是一开始各种看不起人的长孙无忌,也只不过是不愿意让人爬在自己上面,但根本上来说,他依旧是以江山社稷为重。

人家都说,开国团队往往都是一群理想主义者。

比起来后世逐渐腐化堕落,开国时期的名臣名将们,更有一份坚挺正直的风骨。

李哲感到有趣起来。

历史教科书上的那些名人们,比自己所想象的要更加真实丰富。

这个大唐,不会让自己乏味。

李哲一笑,说道:“英姿,我们回去吧。”

“我决定向陛下提出一份商业计划。”

李英姿虽然不知道这份商业计划是什么,但看出来李哲对大唐的态度似乎有些变化,李英姿用力点头。

“好!我给你磨墨!”

两日后,李世民准备论功行赏。

李哲接到消息,便前往太极宫。

太极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尽皆跪下,唯独李哲一人站在那里。

看样子很突兀。

然而没人说什么。

李哲是这次幽州平叛最大的功臣,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解决了幽州叛乱,不但力保平叛军伤亡极小,救活长孙无忌大人,而且还让天节军重新回归大唐麾下!

战果不可谓不丰富。

放眼过去历朝历代,能做到李哲这么完美的人,几乎找不出来。

陛下和皇后都欠了李哲一份大人情。

当朝宰相长孙无忌也得俯首拜李哲。

李哲这样大的功劳,即便当朝不跪。在众人看来,也已经是很正常的事。

人家皇上和宰相都不说什么,最喜欢怼人的魏征现在都成了人家铁杆,谁还敢对李哲说三道四?

李世民脸上喜气浮动,甚是欢愉。

这次因为有李哲在,不但损失极小,而且还有力的压住了那些蠢蠢欲动之辈,听说现在四方蛮夷都被吓到了,不敢轻易再跟大唐起摩擦,就是怕得罪李哲这尊神仙。

李世民笑着说道:“众爱卿平身。”

见众官员都已起身,李世民道:“这次平叛,众人都有大功劳,朕要一一加以封赏。”

“尉迟将军,你指挥有方,能够收拢残军,防住罗艺反贼的进攻,朕赐你良田千亩,黄金五百两。”

尉迟敬德上前跪下。

“末将惭愧,败给罗艺反贼之手,不降罪已是陛下宽恩,哪里敢要赏赐。”

李世民笑道:“打仗的事,朕多少知道一点,那种情况下你没有大败就已经不错,如果不赏你,日后谁还敢出来打这种艰难的逆风仗。”

尉迟敬德这才磕了头接赏。

心中却明白,若非李哲和魏征杀掉罗艺,他尉迟敬德无论如何得不到这份功劳。

因此对李哲和魏征都带了一份感激。

李世民接着说道:“谏议大夫魏征,在这次幽州平叛中,立下汗马功劳,这是众人皆知之事,朕不需多言。”

“升门下省侍中。”

闻言,百官们不由羡慕的看向魏征。

门下省侍中,那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

魏征原本只不过是谏议大夫的职位,虽然权力不小,可以监督任何人,但毕竟只是谏官而已。

现在骤然爬上宰相之位,可以说封赏极重。

但众人都明白。

魏征这次表现实在太出彩。

虽然李哲的计划可以说是极为精妙,可是也实在太过大胆,若非有魏征这样极富胆略和才干的人去执行,再好的计划也只是井中月水中花。

有此表现,当得一个宰相的位置!

首节 上一节 59/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