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大唐:签到十年,开局救了李二 第75节

更别说这连续剧《西厢记》要搞一个二十集的内容。

二十集那什么概念?

普天之下,哪家戏班子敢演那么长的戏?

谁有把握在这么长的内容中,能够一直吸引看众,令他们不厌烦一直看下去?

这小品说穿了也就是二十几分钟而已,因为时间短,所以成本很低,票价也低,所以才会座无虚席。

要是真演起来正剧,那能有多少观众持续上座,可就不好说了。

众戏院老板,乃至于长安城的一些名臣们,对此事都不报以乐观的态度。

世家子弟们更是都认为李哲这是在准备赔钱。

估计跟他们这些世家子弟一样,闲的没事干了,找点奢侈的乐子玩。

广大的长安城老百姓们,他们也是很好奇李哲这到底能搞成什么样。

在《西厢记》的筹备期间,李哲放出了《打工奇遇》,这部小品上映之后,也是立即掀起了一阵大唐狂潮。

那对当今大唐有些店物价虚高的讽刺,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李世民都因此而特地下命令,刹住了一股不正的攀比抬价之风。

不让那些有些小钱的老百姓,甚至是一些大臣们,被这些换个名目就抬高价的店铺宰客。

因为这部小品的上映,所有人更是好奇这连续剧《西厢记》是什么样的。

抱有乐观态度的人始终是少数。

很多看众都在观看小品之后,纷纷劝说戏院伙计,希望李哲老板能多出一点小品,不要费什么精神去搞连续剧。

店里伙计其实想继续搞小品。

这玩意旱涝保收,实在卖得太好了!

毕竟许多经典戏目,都是上演了无数次,依旧有大量的受众。

这小品的热度也许会一时下去,可是会长盛不衰,成为经典剧目,时不时就会有人点上一出,让大家重温。

但是老板李哲既然想搞,大家能有什么办法?毕竟人家是老板,怎么都得听着人家的。

就在万众都希望李哲继续搞小品,对连续剧表示不喜欢的时候,李哲的《西厢记》已经制作完前十集。

经过李哲的亲自观看检验,连经历过后世各种经典电视剧轰炸的李哲,都被这《西厢记》给深深吸引!

李哲一口气看完了十集。

感觉超级好看!

他之所以花这么大力气去搞戏剧,不就是为了图个乐子。

现在总算是弄出来了点苗头。

可惜这《西厢记》李哲终究是知道大部分剧情,被剧透过之后,好看程度怎么也会大幅度下降。

现在李哲准备把这《西厢记》上映一下。

只要能够持续引起轰动,迟早都能筛选出足够的人才,来编写出自己没看过的剧本,到时候就有无穷的乐趣。

这一日……

李哲的《西厢记》第一集 上映。

按照惯例,李哲懒得大肆宣扬,仅仅只是在戏院门口挂了个牌子,让人知道今天有《西厢记》可以选择。

然后给大唐文武百官们,当初来捧过自己场的人,一人一张赠票。包括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文武百官不少人都没什么兴趣过来。

也就魏征李靖这几个李哲的铁杆支持者,以及一些军队里面的名将,李哲的消毒之法对他们帮助极大,因而都过来给面子捧场。

其他戏院的老板也来了不少。

世家子弟们只有一些闲极无聊的过来。

剩下座位的则是被戏院的忠实粉丝给包了。

李哲的票价向来定的不贵,他们虽然只想看小品,但还是支持了李哲的传统戏剧。

戏院内,看众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看舞台。

只见舞台上出来一个老夫人,要带自己的女儿崔莺莺去烧香。

众看客见这舞台上布景虽然尚可,可是人物的动作对白,以及服装道具,已经完全没有了戏剧的意思,就像是小品一样,纯粹就是日常生活中模样的演出。

众戏院老板就不禁皱了眉。

这样能行吗?

这可以说是一点专业水平都没有了。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却苦无没有认识的机会,这就牵动了众看众的心肠。

然后寺庙突遭包围,匪首孙飞虎要抢夺崔莺莺回去做压寨夫人,这一下子就让众看众提心吊胆!

谁也不觉得这演员没有唱腔,没有唱戏的动作,觉得他们没有专业素养。

因为他们都已经被这些情节所深深吸引!

崔莺莺的危难迫在眉睫,谁还有兴趣去关心唱腔什么的。

正要看张生如何解决这场危难,这第一集 已经结束了。

所有的看众都刷刷的站起身来!

他们可不比后世的观众,都知道得等更新。

他们立马就要看第二集 !

看看这场危难到底是怎么解开的!

看众席上可以说是议论纷纷。

“张生后来怎么样了?有没有解了寺庙之围?”

“他不是有个朋友是白马将军吗?我感觉关键应该会在这上面!”

“我出两贯钱,老板接着演啊!真的看不够!”

第82章 追更狂潮

一时之间,人人都吵着闹着要看第二集 。

这怎么感觉比那小品还要勾人?

小品虽然好看,但是也就是二十分钟就结束了,回去之后也就是回味一下。

可是这连续剧,一集接一集演出,演出结束之前,不能知道剧中角色未来的命运。

因而更加扣人心弦,不看后面的内容,观众们感觉自己睡不着觉!

李世民和魏征之前看过剧本,那也就还好,他俩只是认为这种成分很低,不需要过多服装和唱腔的演出方式,也一样可以演出好的作品。

其他人那可都是炸开了锅!

《西厢记》不愧是历史上最为出彩的剧本之一,奇才王实甫的巅峰之作,直到李哲那个时代,对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依旧大有印象。

最重要的是,这剧本还经过元稹的处理,使之更加容易搬到舞台上。

元稹那是何等人。

他的才能在整个历史上都能够留下名号,更别说在这个刚刚建国没几年的唐初,元稹的文才几乎可以说是全唐初最高水平。

各大戏院老板都疯狂了!

他们目前手里面的所有剧本,都可以说是远远不如这《西厢记》,《西厢记》的成熟是他们所望尘莫及的!

就是他们这等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剧本,口味刁钻到极点的老戏迷们,都被《西厢记》所深深折服,想要看到后面的内容。

更别说是那些普通观众!

哪怕是李靖程咬金秦叔宝这些天天上阵打仗的老兵油子,平日里不怎么看戏的,更别说这等亲亲爱爱的爱情剧,但他们一样被其中内容所深深吸引!

李哲戏院伙计非常不容易的才把看众们请出去,说明天还会演出第二集 。

第二天的票,自然马上就清空!

尽管这票价可以说是小品的一倍价钱,可是对于很多长安有钱人来说,都不差钱,哪怕再贵上一倍,他们咬咬牙,就是节衣缩食,也得把这剧给追到底!

随着《西厢记》一集一集的演出,情节越发动人,李哲的戏院可以说是天天爆满,哪怕是一天连续五场演出,票也一样供不应求。

许多人都以能够到李哲的戏院里面,看上一出《西厢记》为荣。

张生和崔莺莺逐渐变得广为人知。

红娘这个称呼,更是逐渐成为了媒人的代名词。

其他戏院紧急引进《西厢记》,虽然他们的演出只能说是一般,比起来由元稹亲自操刀的演出相差甚远,但马马虎虎还可以满足一些抢不到李哲戏院票的观众。

这也让《西厢记》的影响力变得更大!

整个长安城都在追更!

只要到了翌日,李哲的戏院开始上映新一集,马上整个长安城,上到达官贵族,下到走卒贩夫,所有人都在关注新一集的《西厢记》怎么样了,张生如何在红娘的帮助下应对崔老夫人,两个人能不能终成眷属。

首节 上一节 75/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