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235节

"陛下,万万不可。

这个时候,曹操居然发话了

站在末尾席的贾顿时撇嘴

他是知道内情的人,所以明自此刻主公曹操只怕是要效仿先贤,直接拒绝封公,然后驳回华欲之请,顺带彰显自己的大公无私

让朝臣感动。

而后,过一两个月再来一次,求进不得再拒绝,等到三四次之后,文武百官都开始劝进,那就却之不恭

这都是奉义想的法子,一步一步把世人的口实给架空了去,便不会有任何麻烦了。

刘协意外的盯着曹操看,他的小脑瓜暂时没反应过来,反而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怎么..曹操居然不要?

这就有意思了,他居然不要我给封公之位?此时得了北地,将冀州、幽州也都收入囊中,这不是最好的时机吗?为何会选择不

要呢?

刘协的脸色顿时变得迷惑不解,不清楚曹操这是什么意思

居然说出了一句万万不可这样的话。

"爱卿不要?

刘协盯着曹操看,脸上满是疑惑。

曹操乐呵呵的笑道:“陛下,臣何德何能?居然能身居此位?这自然是万万不可的封公乃是大事,如何能随意了之?我不过

是剿灭了袁绍罢了,万万不可

求鲜花

刘协懵逼了,尴尬了许久之后,支支吾吾的说道:“朕还是觉得可以的。

"爱卿的功绩,的确当世难寻,当初冠军侯击退外寇,勇冠三军,便可得冠军侯之称,丞相荡平海内,劳苦功高,救活了无数

百姓,你乃是我大汉的英雄!

“嗯,虽是如此说,但臣也不能居功至傲,此事,微臣万不可接受。

“主公!"华露出一副十分着急的模样,刚想要再说几句,但是曹操立刻抬起了一只手,沉声道:“好了,我知你心意,华

我乃是汉臣,不可如此借越。

刘协一听这话,顿时心神一震

你是汉臣?哈哈哈

我差点就信了,你居然会还记得你是汉臣!?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懂了,你曹舌德乃是在跟我故意演.演忠臣给这满朝文武看!华散根本就是你自己的人!

着或、崔迷、钟系三人此刻也都闭上了双目,眼中流露出满是怅然之意。

“我意已决,我不封公,但可为此次在北方大战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请功!

曹操对刘协笑道:“陛下,你说臣乃是劳苦功高,实则不然,臣磨下谋士,自出谋划策的郭氏兄弟,贾诩,程昱等人,到留守

许都,坐镇翻堂,运等帷的苟或有令君,个个都是劳苦功高。

“正因为如此,此功劳自然不可我一人独享,而是要众人受赏,才可彰显我大汉,赏罚分明。

刘协听到这,趁着曹操低下头去的一瞬间,狠狠地盯了他一眼。

这一手收买人心,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曹操此人,任何事情都太为算得精细,我不能及

刘协内心无比绝望,若是曹操像董卓一样,弄得天怒人怨,倒还好了。

可他居然是这般的狡猾,我要怎么对付,刘氏先祖,若是可显灵,便指引我一番吧

"爱卿,所言极是,果然还是爱卿,想得周到,至于那封公之事,要不爱卿您就答应了吧?

曹操听到这话,顿时抬起头来,一脸奇怪的盯着面前的刘协,脸上是似笑非笑的表情。

咧开嘴颇为灿烂,“哈哈哈,我不要,在下德不配位,暂且还不配此爵位

“下次吧。

曹操由衷的说了一句,凑近了些,脸上的笑容逐渐灿烂,但是这笑容,却是让刘协感觉到了更足的寒意

甚至是,内心震动的绝望。

这样的曹操,一步一步蚕食汉家的天下,实在是太过可怕亿

打赏

举报

分享

第二百零六章:这就是高人的心态吗?【跪求订阅1

当天,黄门立刻出去,发下了天子记书。

许多人得了封赏,因此而名扬天下,至少在许都之内,各大士族都听到了这些受封之人的名号。

郭嘉被封为大理寺卿,执掌校事府,汉陈乡侯。

郭誉为曹令,大司农,执掌曹县内库,天下钱庄,牙行,汉蓟县侯

诸葛高为汉高阳候,为五官中郎将。

而曹昂则是升任御史中丞。

由武转文,自典韦营中出来,将官籍转入了汉廷之中。

其余功臣,各自都有封赏,可以说这一次蛋糕有多大,分得就有多大,几乎每个人都得到了提升,要么便是直接赏赐了许多

曹仁更是直接封了车骑将军,日后执掌天下兵马大半,官位显赫,难有人能出其右了。

至于大将军,则是曹操兼任,他既为丞相,又是大将军“三一零",从文武来看,军政全都在手中,可谓是手眼滔天。

又得天子坐撑,入朝不跪,赞拜不名!

此乃是超过了王公的礼仪,当今可谓独一人也。

此刻,很多士族之人都已经闻到了某些味道,懂得这是如何排布了。

“丞相自己拒绝了华散封公之请,而后将封赏给了诸多寒门中人,郭氏的两兄弟,如今算是身份显赫了。

"士族虽然也有封赏,但根本不多。

“不如曹公身边之人,这是在逼我们站队了,诸位都是清河名士,可要早做决定,今日华写劝进表,便是告知,下一次若是

各位也写,便可得功劳,劝进之功劳,自然也是不差的。

“千载难逢的机会,丞相此举,不就是为了让诸位看到,跟随其身后,自有美事可得。

"不错,早做决定。"

“哼!我家世代食汉禄,难道因为些许功劳小利,就要如此媚吗?你们看那崔氏,苟氏可以趋炎附势?

“这话,少君还是自己藏在心里便是,说不准的。

"我杨修,这就去劝讲!

一杯酒下肚,许多人走的走,不甘心的老臣都留下唉声叹气,他们如今除了心中怒骂几句,也别无他法。

也有很多意难平的老汉臣,士族中人,结伴去找了钟骄、崔珑、苟或三人

还有一人去找了沮授。

他们代表的是北方清河名士,清河士族名流,颖川两大士族。

不日,还有范阳卢氏将会到来,这些士族日后便会是天下士子的主心骨。

至少,着或苟攸,崔迷钟爵四位大臣,依旧还占据了朝堂高位,不可或缺

特别是苟令君,手中乃是整个尚书台,他为尚书令,从不出错,代天子为政,治理半个天下,

从来都是日夜操劳,夙夜兴寐,少有享乐的时候,这是真正做实事的人,可寻常的官吏是不一样的

如此封赏语书,无疑是让整个许都陷入了一片哗然与激动之中。

士族的威信,在百姓与士子、寒门之间逐渐的被曹操一个人压了下去。

越来越多的学堂之人,更喜欢曹操唯才是举之法,是以都愿意站在曹操之后,等待日后可为官

至于在士族之中广为流传的九品中正监察制,再也没人提起过,而官位若是真的要定品,也唯有通过科考最佳

考察其品行,则成了科考角逐之后的事情。

因此,秦制在慢慢的消退,真正属于汉制的盛世之制,正在逐渐拉开帷幕。

首节 上一节 235/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