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24节

定是门庭若市,再加上何曼本人的倾力推荐,郭誉的五石散不想卖疯都难。

何晏换服五石散的事,极短的时间就传遍了洛阳上流贵族圈子。

这个圈子本来就不大,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很快便是尽人皆知,更何况象何晏这样的知名人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倍受关

注,加上何晏又极是强调张扬,不想别人知道都很难。

但何曼换了那家的五石散,却无人知晓,因为本身郭誉就没有任何的店铺,而且这个销售环节是层层关联的,下一层只知道上

一层的存在,却不知道上上层的存在,就算是有人打听到何曼换了五石散,但寻遍洛阳的市面上,也找不到这种五石散的店铺

自然也就买不到五石散。

这就是郭誉采用直销的高明之处,除了裴秀、何晏、邓顾等少数几人之外,购买到五石散的人都不知道这个五石散出自于何处

他们只知道推荐自己购买五石散的人是谁之外,剩下的就是只需他们付钱之后,便会有人将五石散送到指定的地点。

市场上买不到这种五石散,自然便有人去打听如何才能买得到,何曼不光自己到处招人,而且还派出了不少的下人,四处招揽

生意,所以在短短几天之内,何曼推荐的人数就达到了几百人之多。

而他们拿到五石散之后,同时也都获悉了这种赚钱方式,都开始进行疯狂地拉人活动,恨不得把自己所认识的所有的亲戚朋友

都拉来购买五石散

整个的洛阳市场因为五石散而变得疯狂起来,那些平素只知清谈的瘾君子们一见面不再是谈论玄而又玄的问题,而是相互询问

你换了五石散吗?一副恨不得将对方拉为下线的架式。

不过上流贵族圈子就那么大,也不见得人人都服五石散,所以这些人再疯狂,也是有限的,许多人因为拉不到下线,抓耳挠腮

计无所出。

郭誉将自己的五石散取名叫"逍遥五石散",他深藏于幕后,不显山不露水,暗中却是推波助澜,搅动着洛阳五石散的市场。

因为傅玄提议,让逍遥五石散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大卖特卖,郭誉自然不可能亏待他,将傅玄的薪体,提高了三倍,并一次

性奖励给他二十万钱,当场兑现。

原本傅玄给郭誉管理帐薄还有点抵触情绪,毕竟自己也是朝廷官事的身份,怎么能去干这种下九流的营生,但郭誉拿钱砸过来

的时候,傅玄还是有些晕了。

毕竟傅玄家境贫寒,依靠朝廷的俸禄,勉强够个温饱而已,从来是家无余资,一下子拿到二十万钱在手里,傅玄都有一种发憎

的感觉。

这辈子还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于是傅玄也就放下了士子的架子,死心塌地地为郭誉服务了

郭誉则是为之汗颜,傅玄是何等人物,那就是一代思想大家,那可是和孟子苟子朱子齐名的人物,却被自己拉来做了帐房先生

真是大材小用啊!

不过想想也没什么,郭誉不可能卖一辈子的五石散,傅玄也不可能当一辈子的帐房先生,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将来打

基础,汉高祖刘邦起事之前,还不是一个卑微的小亭长么,本朝太祖皇帝,年轻的时候,不一样干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勾当么?

从现代穿越而来的郭誉根本就没有觉得经商是一种多么下贱多么卑微的事,赚钱只是一种手段,没有经济基础,干什么事都是

畏手畏脚举步维艰,高陵侯府家境看着殷实吧,但仅仅只是造几把连弩,就已经是财力耗尽难以为继了。

如果郭誉大规模地去建造投石车,去招募私军的话(朝廷容不容许放在其次),就算是砸357碎高陵侯府的骨髓,那也拿不出

钱来,只能是望洋兴叹。

所以,郭誉才不会去在乎什么世俗的眼光,什么商业是贱业,经商是下等人干的营生,统统都见鬼去吧,老子不但要赚钱,而

且要大赚特赚,用前无古人的手段去赚钱,至少也得攒够组建一支军队的本钱吧.

和司马家斗,那可不是磨磨嘴皮子,上两本奏折,就能把司马家扳倒的,那可是要真刀真枪要实干才行,自刀子进去,红刀子

出来,不见血也那是不可能的。

司马家笼络世家,培植亲信,掌控军队,拳养死士,已经走有了谋朝算位的不归之路上了,别说高平陵事变是什么竟外,其实

司马家早就拥有了动手的能力,别看曹爽似平是大权独揽风光无限,只要把司马家给逼急了,立马就会在洛阳城掀起一场风暴来。

对于郭誉而言,形势确实是相当的紧迫,司马家已经是先行一步了,自己想要与之争锋,就必须要奋起直追才行,虽然说距离

高平陵事变还有十年的时间,但历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留给郭誉的时间,还真的有十年吗?

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一桶金

当五石散的销售步入正规之后,郭誉也就变得清闲起来。

这就是直销的最大好处,在起步阶段,郭誉肯定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辛劳,而一旦进入正规之后,销售的终端便会自行地

向前延伸,每一位购买了五石散的顾客都会成为潜在的销售员。

正因为推销五石散有着巨额的利润,所以那些平素对经商嘴之以鼻的名流士子们此刻再也经受不了诱惑,开始千方百计地推销

起五石散来,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路人,只是五石散消费的潜在客户,都成为了他们的争取目标。

在这些名流士子的潜意识之中,显然不会觉得他们的行为是在经商,经商嘛,至少也得有个店铺,有商品出售,他们的举动

充其量算是拉拉人头,和贱业经商扯不上半点关系。

所以这些名流士子们才会心安理得地拉人头拼命地推销五石散,拉两个够本,拉四个还能赚两个,为了自己能免费地享用逍遥

五石散,这些名流士子也确实是很拼的。

有他们这些人不遗余力地拉人头,逍遥五石散的销售就如同是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只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就覆盖了整个的

洛阳贵族圈子。

而逍遥五石散的名号,在这个贵族圈内,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部分的服药士子,都把一品居的五石散换成了道遥五

石散。

很显然,何曼在逍遥五石散的推广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晏做为五石散界的风向标,一直引领着服药界的潮流,之前因为何曼长年服用一品居的五石散,那些名流士子们争相效仿

几乎这个圈里八到九成的服药者,用的都是一品居的五石散。

如今何晏换了五石散,那些拥-们自然也是发先恐后的效仿,纷纷地弃用一品居的五石散,而改服逍遥五石散。

如果说何曼低调一些,那么这些追随者换散的可能性就要低一些,或者说换散的过程会拖得比较长。

但何曼这回却是史无前例的大张旗鼓,不仅高调地宣称换用了逍遥五石散之外,而且还主动地四处拉人,不遗余力地推销逍遥

五石散。

如此一来,逍遥五石散的销量暴增,也就毫不为奇了,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何晏如此卖力地推销五石散,自然与他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逍遥五石散大卖特卖的同时,何晏也

是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其实郭誉主动发展的下线,也只有裴秀和何曼两个,也就是说,一根主干,分出两条枝干来。

这两条枝干,明显地发育不均衡,裴秀这边瘦弱无力,而何晏那边却是枝繁叶茂,昌盛兴隆,而且何晏那边发展出来的分支

都远胜裴秀这边。

出现这种状况,显然与悲秀和何曼的人脉厚薄有着极大的关系,裴秀的交际圈子就是那么大,亲戚好友也就那么多,发展了几

十人之后,也就没啥潜力可挖了

而何曼不同,似乎何晏生来就带着吸引人的光环,让众多的服药者是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地奔向他这里,纵然是粉身碎骨也

在所不惜。

光是何晏直接拉来的下线就达到了上百位之多,而下线之下线,发展地更为迅猛,据不完全估算,光是何晏这一条支系上,已

经有千人之多了。

发展一个直系的下线拿百分之五十返利,下线的下线拿百分之十的返利,下线的下线的下线拿百分之五的,以此类推,虽然说

层次越多,拿到了返利点越少,但胜在基数庞大,何晏躺着就能赚钱,估计睡觉时都能笑醒,

何晏赚到了不少的钱,邓以及那些百十来个直系的下线的也都各自发展了为数不等的下线,各自或多或少地也赚了一些钱

最不济的也能发展一两个下线,让自己可以自白享用五石散。

这无疑让许多人产生了错觉,买逍遥五石散完全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只要自己人脉广的话,发一笔横财也不是难事

除非那些人品差到家的,连一个下线都拉不来的,只好是自认倒霉。

不过但凡购买五石散的名流士子,莫不是家底殷实非富即贵,逍遥五石散品质卓越,远在其他五石散之上,价格贵点,也无人

抱怨。

一文钱一文货,这个道理谁也懂,凡是服过逍遥五石散的士子,让他们回头再去服别的五石散,还真觉得差太远了列。

转眼就到了月底,傅玄将整理好的帐目拿给郭誉过目。

当月共计出售逍遥五石散十五万三千八百份,多数是按一百份一包打包出售的,也有少数一次性购买几百份的,也有一次购买

首节 上一节 324/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