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74节

羊沾和身边的那位年轻人对视了一眼,微微一笑道: "我和杜元凯已经接受了朝廷的征辟,被辟为从事中郎,随同征南将军出

征,所以我们也是出城接受军令的,正好可以和子明兄相偕而行。

郭誉一愣,按理说这个羊沽已经几次拒绝了朝廷的征辟,这次怎么会改了性,接受了朝廷征辟,而且是担任征南将军的从事中

郎,真是喋喋怪事。

历史上羊沽出仕的比较晚,虽然朝廷几次征辟,他皆不应征,整个曹爽执政其间,他都游离于政权之外。直到司马师去世之后

司马昭执政其间,才官拜中书侍郎,从此青步平云,位列三公。

其实这确实是一件怪事,曹爽当政之时,就已经看中了羊沽的才能,几次征辟,或许羊沽看出了曹爽的无能,不是司马懿的对

手,所以避祸拒绝出仕。

但司马师当政之时,司马家的势力已经是权倾四野了,羊沽做为司马师的小舅子,居然不走裙带关系,谋求个一官半职的,着

实耐人寻味了。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403点是这次羊沽怎么会主动应征,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改变了想法,郭誉还直是一头墨水

"叔子你不是说无心什途么,这么这一次就爽快地应征了呢,更何况是去淮南打仗,你就不怕你母亲和姊姊担心吗?

羊诡秘地一笑道: "怀不是你的缘故吗,有人扫心你的安危,所以特别让我陪同随行。也算有个昭应不是?

郭誉怦然大悟,敢情这里面有羊徽瑜的缘故,难不成是羊徽瑜听说了自己要出征的事。所以才会派她弟弟主祛来保护自己的

郭誉有些哭笑不得了,这羊徽瑜还真是一往情深,但这次明显是用错了情,羊沾是名将不假,但这个时候他还从来没有从军的

经验,字全是个雏儿菜鸟,让他来保护自己,指不定谁保护谁呢?

而目这羊沽也大听话了。你妹姊叫你上战场你就卜呵。她让你跳必坑是到底是跳怀是不跳

而且郭誉也注意到了羊沾身边的那个年轻人,他叫什么来着?听羊沾刚才说起过,他好象叫杜元凯,难不成他也是被家里人忽

悠着从军来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杜武库

羊沾看到郭誉的目光看向杜元凯,连忙介绍道:“忘了介绍了,子明兄,这位是京兆杜家的杜预杜元凯;杜兄,这位就是我常

提起了高陵侯府小候爷郭誉曹子明,二位多亲近亲近。

杜预立刻是含笑抱拳道: "久仰久仰。

郭誉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杜元凯就是杜预呀,他忙拱手回礼道:“幸会幸会。

这声幸会可不是普通的客套之辞敷衍之语,而是郭誉发自内心的话,杜预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灭吴的功臣,和羊一起并

列为武庙六十四名将之一。

这个排名可不是民间百姓按喜好排列的,而是经过正统王朝评定选拨出来的,配享与武成王庙,得到历代帝王祭祀的。

武成王即姜尚也,姜尚辅佐周武王灭商,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完封姜太公为"武成王",语令京城

及各州皆设太公庙,以张良、韩信、白起等七十四位历朝历代的名臣名将配享姜尚两侧。其中有十位被尊为"十哲",其余六十四

位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这些都是官方认证的名将,是最为权威的,三国之中民间流传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则是无人上榜。三国名F名将之中地仿最高

的是诸葛亮,被尊为"武庙十哲"之一,而六十四名将三国则占据了十一位,分别是魏晋的张辽、邓艾、羊沽、杜预、王,蜀国

的关羽、张飞,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陆抗。

三国是一个群星璀灿名将辈出的时代,短短的几十年间,就涌现出了无数名将,无论其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

拟的

现在这些名将之中活着的除了吴国的陆逊和陆抗之外,其他都在魏国,郭誉屈指算算,魏国后期的这四大名将,除了王渗之外

其他三位或多或少,都会自己攀上了交情,真是喜大普奔啊。

杜预出身于京兆杜家,京兆杜家可是关中的一大豪门望族,杜预的祖父杜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臣,担任河东太守十六年,因

为与苟或、耿纪关系密切,因此不受曹操的信任,直到曹丕即魏王位,才获封关内侯,入朝担任尚书。曹丕代汉称帝后,杜进

封为亭侯。以尚书之职代理司隶校尉,直到黄初三年的十月,曹不征吴,杜才升任尚书仆射,杜留守洛阳,并且受语制造龙

船,结果杜在孟津试船时遇难,追赠为太仆,谥号戴侯。

杜预的父亲杜恕在明帝时担任散骑常侍,为人忠义耿直,因弹劾大将军曹真的弟弟曹瑙,被外派任职,随后称病在宜阳的一泉

坞隐居。曹叙去世后,才得以担任河东太守。

由于杜恕和朝中权贵的关系紧张,杜预并没有什么机会早出仕,不过杜预可不象别的轨垮子弟那样,只知道声色犬马吃喝玩乐

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博览群书,研究兵法战阵,耽思经籍,博学多通,所以便得了一个"杜武/库"的绰号。

不过由于杜预武艺不行,骑术不精,箭术更是一塌糊涂,所以时人也有嘲笑他的,认为杜预不过是一个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

读死书,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也只有象羊沽这样的人才慧眼识才,将杜预引为知己,两人年纪相若,志趣相投,自然是交情莫逆,

这个时代的名士多秉承汉代名士的传统,往往无视朝廷的征辟,倒不是说他们不喜欢做官,而是没有合适的位置他们是不肯轻

易地屈就的,一般刚刚通过九品中正制考核的这些士子,只能获得一些比较低微的职位,而这些职位,往往又不是自己心仪的

比如朝廷就曾征辟羊为上计更。

羊心有大志,又怎么甘愿去当一个小小的会计,所以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他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谋求一份适合于自己

又能快速升迁的的官职。

他的想法,和杜预是不谋而合,这次东吴进犯,夏侯玄出任征南将军,无疑让羊沽和杜预看到了出仕的希望。

于是羊沽跑去找夏侯玄,现在他已经和夏侯霸的女儿夏侯惠订了亲,也算是夏侯玄的堂妹夫了,希望可以为自己和杜预在夏侯

玄的手下谋一份差事。

出征在即,夏侯玄缺的就是人手,当下便是爽快地答应了,录用羊沽和杜预为征南将军从事从中郎

征南将军的属众多,府中官秩最高的为长史,算是征南将军的首席幕僚,其次便是参军,相当于参谋,再次便是从事中郎

虽然也算是幕僚身份,但更象是将军的副官和侍从。

羊和杜预此前从未担任过官职,所以这次除授从事中郎是很正常的事乔

不过羊沽和杜预倒是很满意,虽然从事中郎是九品低级官职,但此次跟随夏侯玄出征,只要能捞到军功,升迁那便是指日可待

的事。

其实羊沽刚才和郭誉说什么奉姊之命出仕征战,不过是玩笑之言,真实的情况是羊徽瑜听到羊沽要出征的消息,反倒是担心不

已,力劝羊不要从军参战,以免发生危险。

但羊主意(吗的好)已定,羊徽瑜怎么劝他也不听,反而告诉她郭誉此番也调任征南将军参军,也要一起出战了

羊徽瑜闻听之下,沉默了。

羊和杜预急匆匆地赶往城南校场,由于杜预骑马不行,不敢骑得太快,所以羊祛远远地瞧见郭誉之后,大声地喊了一句,才

喝住了郭誉。

郭誉听到羊沾杜预也要从军作战,很是高兴,羊沾自不必说了,自家的小舅子,那是没得跑了,但杜预和他却不是很熟,这次

南征,再怎么地也要和杜预联络一下感情,这等旷古烁今的名将没遇着算是一种遗憾,遇着了争取不到,那才是平生最为愧恼的

事,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和杜预失之交臂了。

三人寒喧片刻,一同出城,望城南的校场而去。

第三百七十三章征南军中

一路之上,郭誉是谈锋甚健,有说有笑,让初次相见的杜预没有半点的陌生感,觉得很是亲切。

从羊祛的口中,杜预自然知道了不少关于郭誉的事,不畏权贵,敢正面忍司马家的,郭誉可谓是普天下的第一人。

杜预的父亲杜恕便是刚正不阿的人,杜预受他的影响,或多或少在性格之中也有其直拗的一面,所以杜预对郭誉还是很欣常的

甚至期盼着有机会能结识一下

如今通过羊认识了郭誉,而且郭誉正好是同府为官高他们一极,为人谦和又没有架子,杜预是甚感欣慰,对郭誉自然是好感

培增。

城南校场就在灵台的附近,原本这里就驻扎着中军的不少军队,夏侯玄将帅营选择在这里,也是为了方便行事。

现在淮南的军情紧急如火,容不得夏侯玄在这儿多做耽搁,所以点兵和筹备粮草的事宜,用尽快地完成。

接近城南校场,已经可以看到连营座座,旌旗招展,整个征南大军已经是初见规模了。

各营各部的军队召集起来是很快的,就如同骁骑营一样,一403下子就成建制地调走了三部人马,而其他各营的情况也相似

调走的军队都是成建制的。

不过调动虽然快速,但不同营的兵马集合在一起,统一协调上自然就差了一些,需要时间来磨合。但是时间紧迫,容不得夏侯

首节 上一节 374/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