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87节

的计策啊!

长按喜欢的段落可记录想法

第三百九十三章苦劝不得

"泰初兄,我建议你立刻找一个借口,辞去这次的任务。"郭誉郑重其事地道

夏候玄不解其意,道:“子明,这可是愚兄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别人还求之不得呢,你偏偏要我放弃,这是为何?

郭誉语重心长地道: "泰初兄,如果你相信我的话,那就一定不要去冒险,功勋虽然重要,但却不值得拿命去搏,那怕这一次

放弃了,下次还是会有机会的。

夏侯玄死死地盯着郭誉,道:“子明,你这是话里有话啊,究竟有什么事,你不妨直说,咱们兄弟之间,不用藏着掖着。

郭誉还真不好把他心里的猜测说出来,猜测毕竟是猜测,没有任何的真凭实据,说出来夏侯玄也未必相信,反倒有挑拨离间的

嫌疑

“泰初兄,我只是觉得此事过于冒险,孤军深入敌后,万一策应的大军不到,便会陷入敌军的重重围困之中,后果难以预料

夏侯玄晒然一笑道:“子明你多虑了,我率本部三万人绕到敌后,司马太傅403便会率七万大军抢渡淮水,又怎么可能是孤军深

入呢?如果你认为司马太傅会公报私仇,那你是对司马太傅太不了解了。没错,我与司马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司马师一日不死

我一日不肯罢休。但私仇归私仇,在国家大义面前,我相信司马太傅绝不会因私废公的。

郭誉暗暗地苦笑一声,夏侯玄居然把司马懿认做是秉公行事的忠良之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如果司马懿是大魏的忠良贤臣

那么曹魏的江山又何至于萍送在司马家的手中?

当然这话郭誉是没法对夏侯玄说的,其实这也怪不得夏侯玄,着实是司马懿伪装的太好了,几乎蒙蔽了所有的人,司马懿摆出

副忠而无私的面孔,确实是让别人相信他就是魏的不二忠臣。

事实上,司马懿才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真正狠角色,虽然说郭誉没有任何的真凭实据,但直觉告诉他,这事绝对不会那么简

“泰初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认为此事绝不可草率行事,需三思而后行。

夏侯玄呵呵一笑道:“子明,对于你的头脑,我确实是佩服的很,但有些时候,你还是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这次与吴军交战

是建功的一个大好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此次征南,恐怕再无机会了。

郭誉为之语塞,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他的猜测,而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猜测往往是不靠谱的

夏侯玄重重地拍了郭誉的肩膀一下,道:“子明,我知道你谨慎,但你也看到了,这可是三万人的性命,司马太傅就算是心胸

再狭隘,也不可能枉顾三万子弟兵的性命吧。更何况,他虽然身为平南大都督,但一举一动也受朝廷监视,如果三万人全军覆灭

的话,他如何向朝廷交待?

郭誉欲言又止,夏侯玄呵呵一笑道:“子明,不必再纠结了,此事我意已决,传令本部兵马,即将出发。

夏侯玄那可是要在司马懿面前立军令状的,如果转头出去,就要打退堂鼓,岂不让众将是笑掉大牙,别的不说,单单是这张脸

夏侯玄就丢不起。

而且,以夏侯玄对司马懿的了解,必然是以国事为重,断不会因为一点个人的恩怨,就将三万军队拿来陪葬,所以无论郭誉如

何劝说,夏侯玄坚持己见,始终不肯放弃出兵的计(ceef)划

郭誉也很无奈,现在他确实拿不出真凭实据来,所以一门心思都放在建功立业的夏侯玄压根儿就听不进去

郭誉只好去传达他的军令,因为对安风渡之敌的总攻会在后天午时打响,所以对夏侯玄所部来讲,时间还是很紧迫的,他们必

须要绕道弋阳,从那儿渡过淮河,然后再迁回到安风渡。

整个的行军过程,又必须要求保密,必须要在吴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吴军的背后,这样才可以给吴军以致命一击

郭誉进入大帐的时候,正巧羊和杜预两个人都在,他便将命令转达给他们,要他们向下传达。

羊和杜预闻听之后都有些按捺不住兴奋之色,离开洛阳之后,一路除了行军还是行军,枯燥无味,让羊祛和杜预都有些烦闷

这次终于要动真格得了,两人自然都是兴奋无比。

战斗就意味着立功的机会到了,只有获得足够的功勋,才有加官晋爵的可能,仕途才有可能节节高升,羊沾和杜预都是不甘平

庸的人,他们都渴望在血与火的洗礼之下,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郭誉默然无语,但愿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但愿这场战斗打响之后,自己的这些至亲好友都能平平安安

在军令下达之后,征南军各部人马很快就拨营起赛,与大部队分道扬镰了,大部队在司马煞的率领之下,沿着东南大道,大张

旗鼓,浩浩荡荡地向安风渡方向挺进。

而征南军则是假旗息鼓,悄无声息地望西南方向而行,放在大路不走,专走偏僻小道,直奔戈阳而去

抵达戈阳淮河北岸,夏侯玄并没有急于渡河,而是差人悄悄地渡过淮河,找到了戈阳太守方义,让他帮忙解决渡船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吴军围攻弋阳时方义可是忙得焦头烂额,所幸在他率部坚守之下,戈阳城未曾陷落。方义当然清楚,如果不是朝廷

的援军到来,吴军又怎么可能轻易地撤退走,所以弋阳得以解围,援军的到来是关键,听闻大军要在弋阳渡河,方义立刻是组织

人手,抽调渡船,帮助征南大军渡河。

有方义的帮忙,征南大军在渡过淮河时并没有耽搁多少的时间,仅仅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将征南大军的三万人马运载讨了淮

夏侯玄渡河之后,稍做休整,便在夜幕降临之时,踏上了征程。

第三百九十四章完美的作战计划

夏侯玄之所以选择在夜间行军,就是为了提高隐蔽性,抵达淮南之后,吴军的细作便是无处不在,就算夏侯玄刻意地派出特战

队,去清除这些吴军斥侯,但百密难免一疏,夏侯玄根本就无法保证会不会有漏网之鱼。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夏候玄还是选择了在夜间行军,反正从戈阳到安风渡的路并不太远,只有百十来里,魏军一路赶赶,在天

明时分抵达安风渡的外围应该不是件困难的事。

夜间行军最大的好处就是隐蔽性,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安风渡,杀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夏侯玄严令诸部人马不得举火,不得扰民,不得高声喧哗,就连马脖子底下的铃铛都一律摘下来,不得发出任何的声响,全军

保持静默状态,全速行军,中途不~得耽搁。

可以看得出,夏侯玄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治军之严谨,丝毫不亚于久经沙场的老将,队伍队列齐整,虽然是夜间行军,甚至没

有灯火,但依然可以作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素。

整支队伍,除了听到一些沙沙的脚步声和一些嗒嗒作响低沉的马蹄声之外,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嘈杂-声音。

天色微明之际,魏军已经赶到了距离安风渡只有十余里的地方,此处名曰长风林,虽然地势并不太高,但地形起伏变化多样

而且处处有树林相掩,算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隐蔽地点。

夏侯玄见状大喜,这里的地形十分适合军队的隐藏,自己的三万大军藏身于此,外界很难发现,简直就是天造地设一般。

先前夏侯玄还担心安风渡附近的地形是否是一览无余的平原地带,如果是没遮没拦的平原,那特么就尴尬了,原本计划是奇袭

结果到了地头才发现,对方的军队就这么陈铺在眼前,一览无余。

到了长风林,夏侯玄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这儿林木繁茂,丘陵起伏,别说是藏三万兵马了,就算是藏个十万人都绰绰

有余。

夏侯玄下令各营各部立刻分散隐蔽,就地休息,长途奔波了一宿,全体将士都是又乏又累,急待休整,

距离和司马懿约定的总攻时间还有三个多时辰,征南军抓紧时间休息,时间还是挺充裕的。夏侯玄严令各部不得生火不得举炊

每人只能吃一点干粮,彻底地隐藏行迹,不让吴军发现。

这里距离安风渡已经很近了,夏侯玄连续地派出多路斥候,打探吴军的状况,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征南军距离最近的吴军营地

已经是不足五里的路程了。

夏侯玄暗称一声侥幸,如果不是正好赶到长风林,看到地形合适潜伏起来,魏军很可能一头就和吴军撞上了,到那时,就不是

偷袭战了,而成了遭遇战,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的计划肯定是泡汤了。

据斥侯禀报,吴军连营数里,皆在山林隐秘处扎营,很显然吴军目的就是想在安风渡伏击魏军,斥侯未敢轻入,只是大概地数

了一下吴军的营帐,至于营帐内藏匿着多少的吴军,还真是未知之数。

夏侯玄倒没有在意,现在去探究吴军的数量并没有多少意义,关键是掌握了吴军在此扎营的信息这就足够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己方军队的隐藏,双方距离如此之近,魏军完全是在吴军的眼皮子底下打埋伏,如果一旦暴露的话,就

失去了奇袭的效果。

还好现在吴军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安风渡,想必此刻司马懿已经率军抵达了安风渡北岸,并做好了渡河的准备,吴军想要半渡

而击,自然要密切地注视着河对岸魏军的动向,至于身后这支悄悄潜入的魏军,他们还真是压根儿没有注意到。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是偷袭作战的先决条件,还好现在一切进行的十分顺利,夏侯玄是踌蹭满志,信心满满,趁着全军将

士正在休整的时候,将各营的主官都召集起来,布置行动计划。

求鲜花

首节 上一节 387/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