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403节

不过血战是无可选择,但郭誉却可以选择比较适合的地点,魏军在安风渡已经是吃足地形不利的亏了,如果在阳道上再遭遇

吴军的伏击,那特么地真就全完了。

所以郭誉才当机立断,建议改道前往安风

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招险棋,因为安风城深入敌后,乃是孤城一座,随时有沦陷的可能,魏军前往安风,简直就是去送死

但是纵观整个战局,前往安风却成为了魏军绝地求生的唯一选择,司马懿的援兵是指望不上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现在恐怕还

在盘算着怎么利用吴军彻底地消灭夏侯玄;弋阳也是回不去的,吴军此刻正挖好的坑等着呢。

而现在魏军的真正大敌,却不是吴军,而是后勤补给的问题,军无粮自乱,现在魏军的粮草最多再支撑个三五天,一旦粮绝

那怕再顽强的百战雄师也会顷刻间崩溃掉。

所以不解决掉这个问题,那怕吴军不来进攻,魏军自己也支-撑不了。

而安风城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座魏国城池,做为前方要塞城池,自然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和坚固防御工事,这无疑成为郭誉选择

前往安风城的重要理-由。

但郭誉只是一个参军,出谋献策是他的职责,但他却没有决断的权力,

还好夏侯玄只是身体爱伤,脑子没事,对于郭誉的建议,他还是赞成和支持的,所以那怕诸将之中还是有不同的意见,但魏军

还是很快地拨营起赛,前往了安风城。

一路之上,到是没有再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一万五千多魏兵集结在一起,尤其是拥有三千骁骑的高端战力,魏军的战斗力依

然还是很强悍的,一般小股的吴军那怕见着了,也是赶紧地绕道走,根本就没胆量与之交锋。

除非是吴军大队的人马,方有能力与之交锋,不过大队的人马都还有北面,唯一一支在南面的诸葛恪军,也连夜赶往了安风渡。

所以,在安风城的周围,并没有什么吴军成建制的部队,魏军的南下之旅,还是很顺畅的

但是魏军的行军速度,还是让郭誉有些担忧,经过一夜的血战,魏军几乎是精疲力竭,而且许多的士兵身上都挂着彩,这种状

况下,想要保持高速行军的状态,几乎是很困难的。

当然唯一例外的是骁骑营,虽然他们昨夜的突围之战要比别的魏兵多走了三倍的路程,但今天依旧是生龙活虎,保持着高昂的

斗志

文钦还让每一个骑兵多载一个腿脚不利索的伤员,避免因为伤号过多影响整个部队的行军速度。

但尽管如此,整个魏军的行军速度还是不太快,至少比当初从洛阳出发前往汝南的时候速度慢得多

郭誉很是担心吴军的追击,于是他派人不时在队伍后面打探敌情,一旦发现吴军追兵的消息,就立刻上报

经过一路的行军,天色黄昏的时候,终于可以看到安风的城楼了,在沉沉的暮色之中,安风城的城楼显得特别的巍峨高大,傲

然挺拨。

郭誉长吁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总算是赶到了安风城下,只要进了城,他们就安全了,那怕是暂时的安全。

所有的魏兵也是欢喜不甚,这一路长途跋涉,总算是看到了盼头。

就在此时,在后面打探消息的斥侯急匆匆前来禀报道:“启禀曹参军,吴国的追兵已在十五里外,随时就会追来

郭誉还没有什么表情,周围的士兵就已经是一脸的骇然了,经历过昨夜的血战和今天的长途跋涉,魏军早已是疲惫不堪了,毫

无战斗力可言,此刻听到吴军追兵的消息,皆是心胆俱寒

求鲜花

不过郭誉显然并没有感到意外,一路行军,他不时地派人打探追兵的消息,就是担心吴兵会很快地追来,现在吴兵终于追来了

显然是在郭誉的意料之内。

如果吴军早一些追来的话,郭誉肯定会担心的,但此刻安风城就在眼前,只要进了城,那怕再多的吴军追来,也可以高枕无忧

郭誉便和任览商议,要求魏军加快速度,尽快地进城,以躲避吴军的追兵

夏侯玄伤重不能视事,中军事务皆由任览全权代表,不过此前由于郭誉的出色表现,此刻任览对郭誉很是尊重,和敬佩,凡事

郭誉的意见,任览无不赞同,如此算来,郭誉倒也算是魏军的半个指挥官了

听到追乒来袭的消息,任览也有些忧色,魏军现在的战斗力,根本就无法撑得起一场战斗,如果野战中遭遇吴军追兵的话,必

败无疑。

此刻也只有进城,方可高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所以任览立刻下令,要全军加快速度,直奔安风城。

此时魏军距离安风城,也只有几里的路程了,任览一马当先,盲到安风城下,高出夏侯玄的旗帜来,高声喊守军打开城门

此刻天色已黑,城上的守军却依然是戒备森严,并没有因为天色将晚而松懈下来,看到城下突然地来了一彪人马,顿时如临大

敌,全线戒备。

不过让守军奇怪的是,城下的这支军队并没有攻城的打算,而是径直冲到了城门楼下,唤出几个嗓门大的士兵,来到城下,扯

着嗓子大声叫喊开门。

已经是连续作战了几天几夜的守军顿感莫名,难不成这是攻城的吴军搞出来的新花样?自天刚刚撒走,晚上又来突袭,这些吴

人真是诡计百出,难以应付。

面对城下的喊门,守军既不敢答话,更不敢打开城门,他们立刻是差人去享报安丰太守王基,请他来定夺。亿

第四百二十章不得其门而入

呈军连续多日对安风城的攻击让王基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那怕是箭矢如雨,王基都坚守在城头上,半步不曾离开。

丹阳兵的悍勇给王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家伙们就如同是亡命之徒一般,悍不畏死,攻城冲锋时的那股子凶悍劲,简直如

发疯了似的。

他们给安风城的防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丹阳兵的每一次冲击,都会让守军的防守压力倍增,整个防线是菠可危.

吴军连续地强攻了几天,安风城的城池多处出现破损,防御体系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果不是王基坚守第一线督战,鼓舞士

气,说不定安风城都已经陷落了。

援兵久等不到,守军日渐疲乏,就连王基"四二零"都觉得难以守下去的时候,吴军却突然地撤军了。

这让王基是深感意外,按理说自己这方面也觉得快撑不住了,吴军主将诸葛恪不可能不察觉,在这个时候突然撤兵,难保不是

诸葛格的诡计。

不管诸葛恪有没有诡计,王基是绝对不会打开城门的,任你狡诈多智,我自岿然不动。

既然吴军已经退走,王基也就能放松一些了,这几日来人不卸甲连续作战,铁人也撑不住啊

不过就算是下了城墙,王基也是忙不过来,伤员需要探视,粮草器械虽然查点,城内的百姓需要安抚,桩桩件件,忙得王基是

焦头烂额。

好不容易才忙完了,王基正准备小憩一下,忽有军士来报,称征南将军夏侯玄已到城外。

王基闻听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深感诧异,安风处于魏吴两国的边境,此番又被吴军包围多日,消息闭塞自在情理之中,所以朝廷

派出平南大都督司马懿和征南将军夏侯玄前来淮南的事他这边并不知晓。

不过诧异归诧异,但王基还是第一时间赶往了城楼,如果真是朝廷的援兵到了,那王基还真就安心了

不过他踏上城楼的那一刻,心底还是为之一沉,虽然天已经黑了下来,但依稀之间,还是可以看到这支军队的规模,大概是一

万多人吧。

朝廷既然派出了援兵,怎么也不可能只有一万多人吧,相对于吴军的十几万人马,这一万多人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啊

而且瞧着对方旗帜残破军容不整的模样,王基顿时心中涌起一丝的狐疑,这真是朝廷派来的援军吗,怎么看也不像啊,莫不是

吴人派来许城了?

吴军的突然撤围本来就让王基是满腹怀疑,吴军强攻不下,很可能憋着大招,没想到刚到天黑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如果真是朝廷的援军,这个时间也来得太巧了吧,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是太阳落山黄昏时分就出现了,这个时候想远距离辨别

还直是一件困难的事。

王基暗暗地冷笑了一声,看来这个诸葛恪还真是贼心不死,企图派人假扮魏军援兵来诈开城门,简直是痴心妄想。

任览在城下等候一会儿,有些焦急了,眼看着身后吴军的追兵越来越近了,可偏偏城门还没有打开,这是要把人往死里逼的节

奏呀

‘王太守到否?军情紧急,刻不容缓,还请速速通传。"任览高声喊道

王基在城上不慌不忙地道:“散人王基在此,尔等既称是朝廷援军,那征南将军夏侯玄将军何在?

任览如实地道:“夏侯将军在安风渡一战之中,受了重伤,此刻在军中调养,不便前来,这里有夏侯将军的印缓,可为凭证。

王基呵呵一笑,他已经基本上断定城下的这支军队是吴人假扮的了,既然夏侯玄领兵前来,如何可能不露面?

夏侯玄受伤了?还能找到比这更离谱的借口吗?至于印缓什么的,王基压根儿就懒得去看,所谓的印缓,不过是一方小小的印

鉴和一条腰带而已。按征南将军的级别,应该是银印青缓,银制的印鉴和青色的缓带,这玩意假冒起来也太容易了,随便找个工

首节 上一节 403/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