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417节

虽然说诸葛恪开出的悬赏和发布的屠城令十分的诱人,但再高的赏格无人能拿到,时间长了,总会让人有所懈急的,就如同那

海市屋楼一般,看得挺美,可惜摸不着,得不到,最终还是枉然。

这巨额的悬赏就有如空中阁楼一般,看起来挺诱人,但始终却无人能得到,时间久了,吸引力自然是大不如前了。

如今吴军的士气,和最初攻城时相比,已经是一落千丈了,就连号称天下骁果无双的丹阳兵,也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薪了

进攻没了激情,没了士气,再打下去,就是机械一般到受到驱使,进攻的效率自然是可想而知。

而守城的魏军,却是越战越勇,尽管守军的伤亡在不断地增加,但他们的意志却是越来越顽强,战斗也越来越英勇,以前吴军

还偶尔有可能攻上城头,但打到后来,他们连城墙的垛口都摸不着了,不是在城底下就被射死,就是在云梯上被砸死,吴军距离

攻克安风城,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了。

魏军没有任何的悬赏,也没有任何的奖励,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守住城池,他们才有生的希望,一旦城池被攻破,他们所有人

都将会和这座城一同埋葬掉

所以求生的欲望迫使他们顽强地奋战着,和那巨额的悬赏相比,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源动力,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

最可贵的东西,丹阳兵再勇,也只能靠外在的一些诱惑来激励他们,等他们发现这些东西遥不可及的时候,懈怠自然是难免的。

而魏军身处危城之中,死亡的危机时刻笼罩在他们的头上,所以从始至终,没有人敢松懈半点,几乎都是在以命相搏。

斗志此消彼长,所以尽管吴军兵多将广,但几天下来,却是屡攻不克,急得诸葛恪恨不得亲自操刀上阵,杀他一个痛快

全琼的到来让诸葛恪的兵力大涨,似乎攻城的筹划码更多了,但诸葛恪却一直是眉头紧锁,因为全琼的到来,确实不是一个好

的事情。

刚刚传来的消息,魏军王凌部三万余人从寿春出发,向西朝着安风而来,而司马煞绕道戈阳之后,更是一路急行军,向东也朝

着安风杀了过来,魏军两路人马,合计也有十万之众。

吴军加起来的兵力虽然是超过魏军的,但目前吴军却处于一个并不有利的作战位置,安风城久攻未克,吴军只能是四面对安风

进行了437包围,如果遭到魏军里应外合的攻击,形势会变得很不利。

诸葛恪和步骂、全琼紧急地商讨对策,步和全琼都认为安风并非是和魏军交战的理想战场,稳妥起见的话,吴军应当暂时南

撤夹石一带,依托夹石一带险要的地势阻击吴军,等待机会再反击

但诸葛恪却舍不得放弃围攻安风,他始终坚信,守城的魏军不过是强之末,只要他再加一把力气,必然能攻克安风城。

更何况,被围的安风城中,有他的杀父仇敌郭誉,好不容易地将堵在了城里,只要城破,诸葛恪必然可以擒获郭誉,为父报仇

如果这个时候撤围安风的话,就等于诸葛恪先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郭誉更是鱼入大海,诸葛恪再想报仇,试比登天。

所以说,诸葛恪铸蹭再三,难下决断。

步有些着急地道:“元逊呐,知你报仇心切,不拿下安风城,不擒获杀父仇人誓不罢休,但事有轻重缓急,如今魏军接丘将

至,我军腹背受敌,情势不利,不可再犹豫了!"

全琼晒然一笑道:“想要报仇,这有何难,某有一计,可令魏人乖乖交出凶手。”

第四百四十二章交出一人来

诸葛恪闻言大喜,连忙追问道: "计将安出?

全琼轻笑一声,道:“杀害大将军者,乃魏军参军郭誉是也,元逊若得此人,便可为大将军报仇,攻不攻破安风城,其实倒是

无足轻重的。

诸葛恪点头道:“全将军所言即是,某所求者,乃是郭誉一人而已,攻下攻不下安风城,倒在其次。只不过郭誉乃是魏军参军

不破安风,焉能擒下郭誉?

全琼道:“安风城被我军所围,水泄不通,魏军两路援兵到来的消息,想必城中是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倾尽全

力围城,围而不打,只需向城中喊话,让其交出郭誉,我们即刻便撤军。城中诸军为了活命,很有可能会交出郭誉,这样一来

元逊便可以手刃仇人,为父报仇,我军也可以快速撤离,免于敌战。

步骂一拍大腿,叫道:“好办法呀,我们这么事先就没想到,舍一人而救安风城数万兵民,这笔买卖也太划算了,估计魏人会

爽快答应的。

诸葛恪却依然是眉头不展,真要是这么简单,他又何苦费心费力地来攻打安风城。诸葛恪已经派人调查过了,郭誉虽然只是一

个参军,但却是皇室宗亲,高陵候之子,地位显贵,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魏军显然不可能轻易地舍弃。

不过现在诸葛恪也没什么好办法,如果吴军不撤退话,将会蒙受更为沉重的损失,如果消息传到一向惜兵如命的孙权那儿,他

肯定逃不了干系。

所以诸葛恪死马当活马医,决定采用全院的建议,逼迫魏军交出人来。

此前的攻城,诸葛恪都是分兵进行的,各营各部轮流为战,并没有一举全压上去,因为想要维持可持续进攻能力,就得合理分

派兵力,否则很容易出现后继乏力的现象。

当然,这次的行动不同于以往,吴军撒兵在即,也就无需再保存什么实力了,所以诸葛恪也决定倾注全力再攻上那么一次,如

果攻下来最好,攻不下来也可以籍此威势逼迫城中交人,一举两得。

诸葛恪筹划了一下,立刻便付诸实施,吴军三路大军,倾巢而出,直抵安风城下,同时对安风城的四座城门,发起了猛烈的攻

以往吴军的攻击,往往都是侧重于一个方向的,或东或西或南或北,那怕就是同时攻击几座城门,那也必定有主次之分,其中

主攻的是一路,其他的都是辅攻。

而今天吴军突然地改变了进攻的方式,倾尽全力,同时对安风城的四座城门都发起了攻击,这下带给守军的压力就无比巨大了。

王基不敢掉以轻心,和郭誉商议了一下,立刻将预备队都调了上来,分别去守四门,以应对吴军的突然全面进攻。

吴军扑天盖地而来,整个安风城,不管从那个方向望去,都是黑压压漫无边际,如同黑云委地,浩浩荡荡,看得人是胆战心惊

那怕魏军守兵意志再坚定,也没有经历过如此地阵仗,难免心中会忐忑不安。

难不成吴人是发疯了不成?

王基有些想不通,其实吴军的攻城器械有限,那怕派出再多的兵力来,也不可能全部参与到攻城之中,只能是前仆后继,等前

面的士兵伤折完了,后面的才有机会顶上,轮番作战。

吴军倾巢而出,全军押上,更多的是一种威势,给守军造成一种心理影响,所以王基下令诸军坚守城池,奋力作战,不要被敌

人的威势给吓倒了。

其实诸葛恪也就是虚张声势而已,如果这个方法有效的话,他早就采用了,攻城作战不同于野外作战,有时候太多的兵力反倒

是施展不开,只有持续不断地进攻,保持一种高压状态,才能给守军造成压力,继而找到守军的破绽,攻克城池。

诸葛恪看看气氛搞得也差不多了,立刻下令吴军暂缓进攻。

吴军得令,稍稍往后撒了一些,退到了原来的城壕之外,不过并没有完全撤军,依然保持着那种黑云压城的威势

诸葛恪纵马向前,在一箭之地外停住了战马,在众将的簇拥之下,朝着城头高声地喊话:“在下诸葛恪,不知哪位是王基王太

魏军诸将都深为纳闷,不知诸葛恪葫芦里卖得到底是什么药,打了这么多天的仗,偏偏这个时候出来喊话,难不成是要来谈判

王基冷笑了一声,诸葛恪亲自出面,无非是想招降罢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吴军虽然兵多势大,但在攻城作战中,却始终也没

讨到什么便宜,自以为摆出这么多人马来,就能吓倒魏军守兵,简直就是笑话!

不过既然对方喊了话,王基自然不能怯了场,他从城头上探出半个身子,高声地道:“在下就是王基,不知诸葛将军呼某何

诸葛惰道:“在下与王太守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这些天来围城,令贵军徒增伤亡,实属无奈之举,在下深表歉意众。

王基暗暗冷笑,道:“两国交兵,何来道歉一说?你我各为其主,理当尽人臣之事,诸葛将军乃是江东份杰,(吗好赵)某亦堂间

其名,有缘与将军做对手,也算是平生快事。今日之战,你我各凭本事,胜败各安天命,如果诸葛将军想要劝降的话,某倒要劝

将军免开尊口,你我还是战场上分高低吧!"

诸葛恪摇头道:“王太守坚贞不屈,素有威名,某如何不知,某绝无竟来毁王大守的名节。只是大军衣锋,种乃的却是黎民百

姓,王太守镇守安丰多年,难不成就不替治下百姓想想,如何能免除之刀兵之祸?”

王基大笑道:“诸葛将军想做这仁人君子,倒也不难,只需一道军今,很丘即可。V何须多言!"

诸葛恪沉声道:“要某退兵,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王太守交出一人来,某便立刻退兵,从此秋毫无犯,不知王太守意下如何?’

长按喜欢的段落可记录想法*

第四百四十三章重于泰山,轻干鸿毛

王基并不糊涂,诸葛恪话一出口,他已经清楚了其目的何在,不过王基并没有主动来挑明,而是故意地道: "怎么简单啊,那

诸葛将军想要何人?不妨说来听听!

诸葛恪道: "王太守何必明知故问,安风城中,与某有杀父之仇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征南将军参军郭誉。王太守只需交出此人

某以人格担保,即刻退兵,绝不再停留半刻,而且也绝不再伤贵城一兵一卒。

此刻城上城下一片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停在了王基身上,包括征南军的所有人,而且征南军的人目光都泛着冷意,方布

首节 上一节 417/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