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447节

第四百九十章饯行宴

原本在夹石道上还杀得难分难解的魏吴两军,进入到了对峙局面之后,却奇妙地停战了,各守阵地,互不进攻,一直维持着一

个僵持的局面

朱然接替诸葛恪之后,吴军很快地撤防石亭和龙逢,如此一来,双方最前沿的对峙都不存在了,司马懿便萌生了退兵的念头。

这次出征,已经耗时达到了半年之久,司马懿远离朝堂也已经是半年了,这对于司马懿而言,确实已经是太久了,距离政治权

力的中心越远,就越危险,司马懿可不甘心大权旁落,所以他向朝廷上表,陈述当前战况,请求朝廷准许其停战回师。

无论是对蜀作战、对吴作战还是平定辽东,这些都不过是为司马懿捞取"四五零"政治资本的,那怕司马懿灭了吴国,最多也不

过是获得一些功勋罢了,想在洛阳朝堂上站住脚跟,就不能离天子太远。

这一次司马懿出征的任务就是解淮南之围,击退吴国的来犯之敌,这个任务简单而且明确,并没有反攻吴国的计划,而现在魏

军已经占领了原本处于吴魏交界原属于吴国的夹石,将吴军驱逐出了魏国的领土。

而朱然的这次撤军,隐约已经显露出吴国的态度,那就是已经放弃了这一次的北伐,除非魏国是志在乘胜而进,深入吴地作战

否则退兵已经是不二之选了。

司马懿显然有见好就收的打算,毕竟魏国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做好反攻吴国的准备,虽然皖城近在咫尺,但吴军防备甚严,又在

皖城集结重兵,魏军想要拿下皖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依然是困难重重

吴国每一次的进攻都是潦潦草草,虎头蛇尾,总想着速战速决,这一次能拖上半年,已经是实属罕见了。

很显然,吴国的国力是不足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而且,吴国每次进攻,也只是谋划着一个局部的有限战争,从来没

有想把战争朝无限化方向发展。

这次主动地撤军避让,也代表着朱然向魏国发出停战的讯号,

司马煞对这个讯号还是比较欢迎的,因为司马煞也没有把战争朝无限化发现的想法,他现在归心似箭,急欲撒军回京

奏章是递上去了,六百里加急,最多三四天即可送抵京师,但是回文却是姗姗来迟,从月初等到月尾,才算是等来了朝廷的语

这次司马熬是直的要撤军回师了,经过几个月的修建,夹石关已经是新建完成,石砌的关墙巍峨挺拨

司马懿在夹石关留驻了一千人马,凭着这座险要的关隘,吴军此后再想进攻淮南,就必须要走合肥平原那条东路了,再也难以

威胁到六安、安丰、弋阳等诸郡了,就连扬州州治寿春,也相对地安全了,此后吴军想要进攻寿春,至少也得攻下合肥这座重镇

才有可能抵达寿春城下。

而且有了夹石关,魏军的撒退也变得顺利了许多,再也不用担心在撒退途中会遭到吴军的伏击了

夹石关,成为了吴军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这次魏军的撤离,与上次的情形截然不同,井然而序,行军的速度也自然是大大的提高了,三日之后,便抵达了安风城

夏侯玄的伤势虽然仍未痊愈,但伤情已无大碍,自然也就回归了征南军中,跟随大军,返回京师。

至于王凌,则要撤军回寿春,分别之时,司马懿在安风城中设宴,为其饯行,虽然说二人彼此心照不宣,但表面上依然维持着

-团和气,虚于委蛇。

几乎所有的将军校尉一级的军官都参加了此次的宴会,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也算是一场庆功宴了。

郭誉和夏侯玄以及征南军的其他将校坐在相邻近的位置上,大家把酒言欢,祝贺夏侯玄的回归。

夏侯玄则是感慨万千,此次征南,他身为征南将军,在第一次战役的时候便受了伤,以致于缺席了后面的诸多战斗,也没能赶

得上对吴作战的大反攻,确实是一种遗憾

而且这次出征,征南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泰半的将士血洒疆场,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之上,可以看到能够活下来的人,是

何其的幸运。

虽然司马懿对夏侯玄极是热情,邀请他到主位就坐,但夏侯玄神色淡然,平静地拒绝了司马懿的好意,他宁愿和征南军袍泽坐

在一起,也不愿和面上和善心如蛇蝎的司马懿坐在一起。

安风渡一战,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夏侯玄捉不住司马懿的把柄,但是这种事情,原本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事,司马懿究奇

有没有陷害夏候玄的主观意图?夏侯玄心里完全是有数的。

他现在纵然是拿司马懿没有办法,但普通的好恶之心自己还是可以做得了主的,那怕司马懿当着众人的面,把戏演得十分殷切

热情,但夏侯玄就是不卖给他面子。

司马懿眼神之中闪现过一丝的快快不快,但他很快地掩饰了下去,今天的主角还是王凌,司马懿还是以招待王凌为主。

王凌在司马煞的心目之中,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对手,虽然没有确切的凭据,但司马煞还是认定王凌和曹叙的遗语有着密切的

关联,因为当夜前去传诏的辟邪就曾出现在王凌府邸的附近4.5。

虽然说那条街上,住着不少的王公大臣,但是真正有实力有能力和司马懿叫板的,绝对没有几个,所以司马懿主观地认为,遗

语和王凌必然脱不了干系。

遗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司马懿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但越是神秘的东西,越能吸引人的兴趣,司马懿自然很想知道曹叙临终之

前的另一项安排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曹信任自己的话,那就根本不用搞什么遗语出来。既然曹智另有安排,那必定是针对自己的

这无疑让司马懿是坐若针毡,遗诏的事情一天不解决,司马懿就难以真正的安心,这几乎快成了司马懿的一块心病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独眼司马师

王凌比司马懿还要年长几岁,论出身论资历论战绩,王凌似乎并没有比司马煞要差多少,但论现在的地位,两人似乎不在同一

条水平线上。

司马懿是顾命辅政大臣,当朝太傅,论在朝中的地位,也仅仅只次于首辅大臣大将军曹爽,位高权重,人人仰望。

而王凌的地位则要逊色许多,他只是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虽然说在淮南他有着总揽军政大事的权力,但这个权力却受限于朝

廷,如果朝廷那边稍有不满意的话,就可以收回他的权力。

此番如果不是曹爽全力提拨于他,王凌还真不一定能坐到这个位置上,那怕就是真坐到了这个位子,也恐怕难以保得住

更别说,在淮南司马懿还安插着扬州刺史孙礼这根刺,让王凌的淮南都督,当得也是极为地不顺心。

所以,在这个宴会之上,司马懿和王凌是各怀心思,推杯换盏之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气融融,但实在却是24各怀鬼胎

各自盘算。

就算是两人之间的谈话,也是些不咸不谈的套话,想从两人之间的谈话之中,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那纯粹是枉费心机。

人老成精,树老成怪,司马懿和王凌的年纪加起来,都一百大几十了,活过了若干的岁月,阅尽了人间的炎凉,双方想要摸出

对方的底来,那岂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酒宴的气氛倒是很热烈,赴宴者十之七八都是征战沙场的将领,大多性格直爽,豪气外露,这三杯酒下肚,话匣子一开

谁都拦不住。

行军打仗,第一要戒的,就是酒,所以这半年以来,把那些好喝酒的将领可算是憋坏了,如今战事结束,总算能开怀畅饮,许

多人准备着就是一醉方休。

不过于热烈的环境格格不入的,就是独坐在边角之处的司马师

司马师左眼中了一箭,虽然不致命,但左眼却是彻底的瞎了,回到大营之后,医匠们为他拨除了箭矢,但由于左眼内流血流脓

不止,医匠只得将他的眼球给摘除了。

没有了左眼珠子的司马师彻底失去了英俊帅气的外表,变得面目可憎凶恶可怕,为了挽盖左眼的残疾,司马师只得配带上了一

只黑色的眼罩,在郭誉看来,司马师倒还真有几分海盗船长的风范。

由于司马师的许死,司马懿成功地算计了诸葛恪,攻破了夹石道。可以说,正是因为司马师的缘故,魏军才算是取得了一场大

如果论功行赏的话,司马师倒是奇功一件。

只不过司马师情愿宁可不要这份功劳,也愿把他的眼珠子给换回来。

但可惜的是,这个想法充其量也只是想想,根本没法子办到,那怕这天下最好的神医,也再无法挽回他的这个左眼珠子。

司马师拒绝了许多的人邀请,独自坐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别人是淋漓畅快地痛饮,他则是借酒浇愁

这次是司马师数月以来第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自从负伤之后,他就如同是一只受伤的小鸟,将自己蜡缩到窝里,再也不想见

世人的面

伤虽然早就痊愈了,但由此而变得自卑的司马师却躲着不愿见人,他不想去面对人们怜悯或者是嘲笑的面容,情愿一个人独自

藏起来,去舔伤口。

若不是司马懿的命令,今天司马师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人多的场合

司马懿对司马师的日渐消沉很是担忧,虽然说司马师伤了一目,但却也不太影响他的视力,一只眼的视线虽然窄了一些,但一

样可以看到该看的风景,司马煞不希望司马师的视野变窄了,心眼也变窄了。

首节 上一节 447/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