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538节

为了抢走羊徽瑜,完全是不择手段的,只有他有后面兴风作浪,自己才没能逃得过这一劫。

司马师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夏侯玄和郭誉落在了他的手中,一定要让他们尝尝那种求牛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

安风渡之战就是司马师设计出来的一招毒计,只可惜事与愿违,非但没有置郭誉于死地,反而让他侥幸杀了诸葛瑾,自白立了

一件大功劳,这事司马师到现在想起来,都恨得牙根直痒痒。

*

第六百三十七章兵临城下

王凌比司马懿还要年长几岁,论出身论资历论战绩,王凌似乎并没有比司马煞要差多少,但论现在的地位,两人似乎不在同一

条水平线上。

司马懿是顾命辅政大臣,当朝太傅,论在朝中的地位,也仅仅只次于首辅大臣大将军曹爽,位高权重,人人仰望。

而王凌(【'梦幻】'"众?筹小,说群五四!七六"六!一二五四;)的地位则要逊色许多,他只是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虽然说在淮南他有着总揽军政大事的权力,但这个权力却受限于朝

廷,如果朝廷那边稍有不满意的话,就可以收回他的权力。

此番如果不是曹爽全力提拨于他,王凌还真不一定能坐到这个位置上,那怕就是真坐到了这个位子,也恐怕难以保得住.

更别说,在淮南司马懿还安插着扬州刺史孙礼这根刺,让王凌的淮南都督,当得也是极为地不顺心。

所以,在这个宴会之上,司马懿和王凌是各怀心思,推杯换盏之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气融融,但实在却是各怀鬼胎,各自

盘算,

就算是两人之间的谈话,也是些不咸不谈的套话,想从两人之间的谈话之中,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那练粹是枉费心机。

人老成精,树老成怪,司马懿和王凌的年纪加起来,都一百大几十了,活过了若干的岁月,阅尽了人间的炎凉,双方想要摸出

对方的底来,那岂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酒宴的气氛倒是很热烈,赴宴者十之七八都是征战沙场的将领,大多性格直爽,豪气外露,这三杯酒下肚,话匣子一开

谁都拦不住。

行军打仗,第一要戒的,就是酒,所以这半年以来,把那些好喝酒的将领可算是憋坏了,如今战事结束,总算能开怀畅饮,许

多人准备着就是一醉方休。

不过于热烈的环境格格不入的,就是独坐在边角之处的司马师

司马师左眼中了一箭,虽然不致命,但左眼却是彻底的瞎了,回到大营之后,医匠们为他拨除了箭矢,但由于左眼内流血流脓

不止,医匠只得将他的眼球给摘除了。

没有了左眼珠子的司马师彻底失去了英俊帅气的外表,变得面目可憎凶恶可怕,为了掩盖左眼的残疾,司马师只得配带上了一

只黑色的眼罩,在郭誉看来,司马师倒还真有几分海盗船长的风范。

由于司马师的许死,司马懿成功地算计了诸葛恪,攻破了夹石道。可以说,正是因为司马师的缘故,魏军才算是取得了一场大

如果论功行赏的话,司马师倒是奇功一件。

只不过司马师情愿宁可不要这份功劳,也愿把他的眼珠子给换回来。

但可惜的是,这个想法充其量也只是想想,根本没法子办到,那怕这天下最好的神医,也再无法挽回他的这个左眼珠子。

司马师拒绝了许多的人邀请,独自坐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别人是淋漓畅快地痛饮,他则是借酒浇愁

这次是司马师数月以来第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自从负伤之后,他就如同是一只受伤的小鸟,将自己蜡缩到窝里,再也不想见

世人的面

伤虽然早就痊愈了,但由此而变得自卑的司马师却躲着不愿见人,他不想去面对人们怜悯或者是嘲笑的面容,情愿一个人独自

藏起来,去舔伤口。

若不是司马懿的命令,今天司马师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人多的场合

司马懿对司马师的日渐消沉很是担忧,虽然说司马师伤了一目,但却也不太影响他的视力,一只眼的视线虽然窄了一些,但一

样可以看到该看的风景,司马煞不希望司马师的视野变窄了,心眼也变窄了。

所以司马懿特意吩咐手下将司马师给请出来,参与这个宴会,让他多和众人接触,重抬信心

虽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司马懿希望司马师可以尽快地振作起来,心病还需心药来医

不过司马师却是离群索居,始终是郁郁寡欢。

他的目光,投在了不远处正和周围的人相谈甚欢的郭誉身上,一股子无名之火顿时在司马师的心中升腾了起来。

郭誉,这个让他切齿痛恨的人,自己使劲了百般的力气想要置他于死地,可结果他还是活得活蹦乱跳,一根头发都没伤着,而

自己却是伤痕累累,搞得连眼都瞎了,这贼老天,也太不公平了吧!

司马师饮着苦涩的酒,所有过往的经历一幕幕地在他的眼前闪回着,自从在北t山遇到郭誉之后,司马师觉得他从前一帆风顺

的人生从此就转了舵,倒桶的事情接踵而至,一桩接着一桩。

在北t山上,司马师就结结实实地被郭誉给扣了一顶崭新油亮的大绿帽,更让他郁闷的是,这顶子绿帽他还非戴不可,

为了家族的利益,他咬牙忍了,但是郭誉却依然不依不饶,在他婚礼的当天,当众抢走了他的新娘,让他蒙受了奇耻大辱

人生平最大的仇恨莫过于杀父之仇,其次就是夺妻之恨了,如果说司马师不恨郭誉,那纯粹是扯谈,这种不共戴天之仇,任谁

也不可能放得下好

丢了新娘倒还罢(李得好)了,司马师还饱受了牢狱之灾,如果说这事和郭誉没有关系的话,司马师敢打赌把脑袋拧下来当夜赤

基干对夏侯玄的了解,司马师认为这样的事情,夏侯玄是不可能办到的,他思来想去,只有郭誉才能干得出这种事,而且郭誉

为了抢击羊徽瑜,守全是不搔千段的,只有他有后面兴风作浪,自己才没能逃得过这一劫。

司马师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夏侯玄和郭誉落在了他的手中,一定要让他们尝尝那种求牛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

安风渡之战就是司马师设计出来的一招毒计,只可惜事与愿违,非但没有置郭誉于死地,反而让他侥幸杀了诸葛瑾,自白立了

一件大功劳,这事司马师到现在想起来,都恨得牙根直痒痒

第六百三十八章强攻不克

郭誉提出的这个撤退方案他们似乎事先都没有想到过,毕竟这次魏军的进攻线路是悦骆道,那么在潜意识之中,魏军撤退的时

候,也应该走这条路才是。

所以魏军才孤注一掷,集中起优势的兵力,强攻蜀军所占领的分水岭和沈岭、衙岭,试图从那儿杀出一条通道来,返回关中去

但是现在分水岭屡攻不克,魏军归途被截,所有的人都陷入到了悲观绝望之中,似乎觉得夺不回分水岭,魏军就会被困死在此

郭誉的话似乎为大家打开了另一扇门,众人立刻是恍然大悟,是啊,他们又何苦执着于分水岭,执着于悦骆道,此路不通,可

以另辟溪径么,从汉中往北,可以到达关中,而从汉中往东,则可以到达上庸房陵魏兴三郡,和关中一样,这东三郡也是大魏的

疆土,只要能到达那儿,魏军同样也能脱离险境。

东三郡是相对于汉中而言的,位于汉中的东面,所以叫做东三郡。当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大败,汉中归属于刘备,刘

备进513位为汉中王,趁着气势正盛的时机,派刘封孟达率兵攻陷了东三郡。

后来荆州失守,因为坐视关羽败亡而不出兵援助,刘封被刘备所杀,而孟达则投降了魏国,由此东三那又归属于魏国。

再后来,反复无常的孟达由于在魏国不受重视,决定起兵反魏归蜀,但消息泄露之后,被星夜兼程倍道而来的司马懿杀了个指

手不及,孟达被生擒,腰斩于洛阳,蜀人再也没有机会再染指东三那。

虽然说东三郡与汉中相邻,但长久以来,双方却一直是相安无事,和战火连绵的雍凉前线相比,这里宁静异常,有如世外桃源

仅有一次用兵是当年魏国三路伐蜀,司马懿率兵从西城出发,溯汉水而上,不过因为天降大雨,道路断绝,所以未接一仗魏军

就早早地退兵了。

前几天蜀国大司马蒋现还曾计划从水路东进,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计划搁浅了

所以说,魏蜀两国在东三(ceef)郡这条边境上,从来就没有打起来过,不是说双方没有动过心思,而是因为这儿的地理条件实

在是太恶劣了,不适合大规模的军团作战。

从汉中到东三郡,从地势来讲,是呈现一种缓降的地形,对于魏国而言,溯汉水而上进攻汉中,那是仰攻,这种进攻可以说是

最难打的一种仗了。

而对于蜀国而言,却是出则易而归则难,溯汉水而下,比较容易,可一旦战事不利,逆流而回,却是困难无比。当年夷陵之战

之时,蜀军被陆逊击破,就是因为回程困难,蜀军几乎是全军覆灭。

所以,诸葛亮北伐之时,宁可舍近而求远走祁山,而放弃东三郡这条捷径,最主要的原因还就是因为为了避免重蹈夷陵之战的

覆辙

正是因为这条线路上疏于战事,所以魏军诸将上上下下都没有意识到这里还有一条退路。

攻打汉中走东三郡未必是良策,但现在不同啊,他们是要找一条退路,不管难走好走,只要能平安地离开汉中,就万事大吉了

本来已经深陷绝境的魏军诸人此刻是欢欣鼓舞起来,信心被重新地点燃了,围在了地图的前面,指指点点,在规划着撤退的路

首节 上一节 538/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被屠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