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138节

木匠说的理所当然。

李薰儿询问的视线投向房瑶漪,后者微微点了点头。

李薰儿心中的怒气值却在节节攀高,俏脸表情已有些狰狞。

原来说了半天,正主就在自己面前演戏。

李安之微微一笑,现在他手中持着红缨枪,只要李薰儿敢出手,绝不会得到半点便宜,看向木匠说道:“劳您亲自送来,坐下喝杯茶吧?”

接着,李安之又吩咐道:“扇儿,去取铜钱来。”

苏小扇应下后,折身到柜台后。

不一会儿便拎着几吊钱交到木匠手中。

木匠虽对目前的情况不明就里,但毕竟是渡酒肆的事,他自然懒得掺和。

婉拒了李安之吃茶的好意,接过铜钱后,便先行离去。

眼看着李薰儿就要发火,房瑶漪赶忙扯住李薰儿的手,说道:“薰儿姐,你先不要生气。”

“这其中是有误会的,我们回百香坊,我细细讲给你可好?”

闹了这么一个乌龙,李薰儿心中又生气又无奈。

生气自然是因为被蒙在鼓里的耍了。

而无奈则是因为对于房瑶漪的劝阻,她是生气不起来的。

再者,刚才和李安之的较量下,她清楚的察觉到二者之间的差距。

莫说现在手中无枪,就算是有枪恐怕胜算也不高。

万般无奈下,只好狠狠地剐了李安之一眼。

纤手往李安之面前一摊,没好气道:“拿来。”

李安之知道李薰儿是要什么,将手中的红缨枪递过去。

便在这时,李薰儿骤然发难,又是一拳轰向李安之的腹部。

李安之有所防备,手掌挡在腹部,稳稳将秀拳攥在手中。

那势大力沉的一拳,竟无法再往前递出一毫。

李安之笑眯眯道:“年轻人,你不讲武德啊。”

言罢,攥着拳头的手掌轻轻往前一递,推开李薰儿,接着又将红缨枪轻轻抛给李薰儿。

李薰儿冷哼一声,接过红缨枪后,狠狠瞪了李安之一眼。

抬脚便走,在行至方小商身边时,微微顿了下脚步,手刚抬起。

方小商被这停顿吓的浑身一哆嗦,下意识往后撤了一步。

李薰儿的手却没落下,而是抱了抱拳,真挚道:“方才我不问青红皂白便对你下了重手,还请公子原谅。”

说着,李薰儿微微躬身道:“若公子有气,还请公子打回来。”

方小商一介小官,心中知晓能与房瑶漪如此亲近,岂能是身份低微之人。

当即摇了摇头道:“姑娘言重了,此事并不全怪姑娘。”

说着眼睛瞥了下李安之,目光里满是怨念,像极了受委屈的小媳妇。

李薰儿性子直,见方小商不敢,从怀中摸出些银叶子,说道:“就算公子如此说,终究是我有错在先。”

“这些权当赔礼。”

方小商还想推辞,就看到李薰儿眉头一挑,吓得把话都吞进肚子里。

李薰儿见方小商收下银子,头也不回便要离去。

李安之皱了皱眉,突然出声道:“薰儿姑娘,方小商的事说完了。”

“那我这渡酒肆的门面你就不给个说法?”

李薰儿头也不回,气呼呼地自渡酒肆出门去,朝着百香坊走去。

房瑶漪带着歉意,行礼道:“公子莫要见怪,我劝劝她。”

“渡酒肆的门面,我叫人修缮就好。”

李安之哪儿能让自己媳妇出钱,当即摆了摆手道:“此事就不劳房姑娘了。”

“这渡酒肆的门是李薰儿砸的,自然是要她修的。”

李安之不惹事,但也不是怕事。

凡事都得讲究个理字,所以渡酒肆这门,必须要李薰儿出资。

——

太极宫内。

李世民阖着眼,拇指食指捏着眉心。

殿内,杜如晦房玄龄以及萧瑀正立于殿内。

只是几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殿外,崔复立惴惴不安,一步步走在白石板路上。

有些激动,亦有些不安。

今日午时,陛下突然召见。

崔复立在朝上任户部侍郎,自打陛下开始对崔氏严查,上朝这些日子以来,就没见过陛下的好脸色。

更别提单独召见了。

莫不是前些日子,自己主动将荒山的事,讨了陛下欢心不成?

如此想着,崔复立来到了大殿内。

“臣崔复立,拜见陛下。”

李世民依旧是闭着眼,沉声道:“都说说吧,出了什么事。”

第117章 户部的问题?

李世民面色阴沉。

照理来说,李安之认祖归宗的事就在眼前,再加上成婚,双喜临门。

不该有如此脸色才对。

但今日自太极殿出来,户部核算财政的结果传来,顿时就让李世民的心沉了下来。

户部尚书萧瑀一脸郑重,在李世民话音落定之后,微微向前一步,打开手中的奏折,说道:“启禀陛下,去年十道三百五十八州的税银,共计五千八百三十一万两,去年年初各部的预算开支共计四千一百五十万两。”

“但正月里我们户部根据各部送来的账单核算,却发现去年的开支有五千七百八十多万两。”

“收支两抵,国库内仅余上五十一万两,这还仅仅只是各部的账单。”

“再加上宫内开支用度合计三百一十五万两,如此算来,去年一年朝廷超支的亏空达二百六十四万两。”

“若是……”

李世民没有让萧瑀把话说完,深呼吸了口气,微微抬眼道:“先不要说了。”

“传朕口谕,召各部尚书进宫议事。”

“朕要召开御前会议。”

“二刻钟内,我必须要看到所有人站在殿内。”

说罢,李世民一摆宽袖,自椅上站起,离开了大殿。

大唐连年遭灾,国库的银两所剩不多,李世民是有所预兆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核算出来的财政,居然已经达到了亏空的地步。

虽说亏空的数额并不算多,但即便如此,也是给李世民敲了一个警钟。

坐在榻前,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亏空二百六十两,虽说每一笔巨大的数额都要经由他手。

但其中难免会有人瞒上欺下,或许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

待李世民离去后。

杜如晦房玄龄二人面面相觑。

彼时杜如晦任吏部尚书一职,去年吏部预算开支是七百八十万两,倒是没有超出预算,但一年下来用度也所剩无几。

不多时,各部尚书皆已来到殿前。

但大多数一脸蒙圈,不知所以然。

只是看到先到的几人皆是一脸严肃,也是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

还没等几人开口,殿后缓缓走出一宦官,行至众人前方,缓缓说道:“各位尚书大人,陛下突感身体不适,正在殿后休憩。”

“陛下说了,让各位大人先行议事。”

首节 上一节 138/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