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213节

在经过谋士的激烈谈论后,得出了惊人一致的答案:陛下是在故作姿态,为的就是调出有谁会为两人求情,从而调查朝堂上的党羽划分。

所以,这场问责,谁的人站出来,谁便是输了。

如今李安之反问父皇,父皇必然会勃然大怒,到那时杜房以及所有与李安之交好的大臣一定会站出来。

李世民在听到李安之的问话,确实从心底升起一股无名火,但随即便看到李安之坚定地眼神,又为之一怔。

在李世民的印象中,李安之是个不喜欢争斗的人,就连渡酒肆被烧,被人陷害到公堂,李安之对此的报复也只不过是点到为止。

但现在,李安之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展现出如此强硬的态度。

看来,这孩子是觉得不公平了。

谌儿觉得委屈了。

对于陈家豪的事,在李安之动手伤人后,李世民就已经派人调查清楚,也确实知晓这陈家豪不是个好东西。

但坐在皇帝位子上,李世民见过不是东西的人多了,所以倒也没那么嫉恶如仇。

甚至还想借着这件事,来打压一下谌儿和李承乾。

李世民既然能被历史赞叹为明君,必然不是那种难以克制情绪的人,他深呼吸了口气,看向李安之问道:“按照大唐律法来讲,你动手伤人,导致陈家豪残疾,就是有错。”

但话刚出口,李世民就心生后悔,这说法实在有些偏颇。

果不其然,李安之当即说道:“既然父皇说按照大唐律法,那儿臣这儿还有一封状纸请父皇过目。”

此言一出,李世民心中咯噔一声,这小子果然在这儿等着自己呢。

“不必了,你直接读出来吧。”

李世民突然觉得有些无奈,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动作有些可笑,甚至有些荒唐。

他甚至想到了,若是谌儿把这件事在长安散布出去,朝廷会处于何等糟糕的境遇。

这件事,说到底不就是大唐官吏的不作为吗?

陈家豪作恶多端,却没人去管,没人去问。

而李安之遇到了,出手管了,你却要对李安之问责。

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这是你李世民的道理吗?

你李世民不是自诩爱民如子,为何又要纵容恶人,而惩戒好人。

如此一来朝廷的权威将在百姓的心中,一落千丈。

其实李安之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只是在想,该如何拒绝认错,然后又不彻底触怒李世民。

毕竟现在就造反,对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好,那儿臣便将这状纸念给父皇,也让这朝上的各位大人都听一下!”

李安之从广袖中摸出早已准备好的状纸,而后缓缓展开。

“贞观三年三月,陈家村草民刘费之妻刘氏,状告陈家村里正陈家豪,于贞观二年四月,抢占刘家田地两亩!”

“贞观三年三月,陈家村陈义信状告陈家村里正陈家豪,于贞观元年十月,强行夺取陈义信钱财三百零一文!”

“贞观三年二月,陈家村……”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李安之叫方小商调查得来的证据,也都有这些村民按过手印。

如今被他在这大殿上一一罗列出来。

待李安之念完,收起状纸。

“三亩地,三百文……”李承乾听着这些数字,嗤笑道,“这些小钱,也值得……”

“住嘴!”话还未说完,李世民突然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脸色阴沉。

李安之一脸严肃地看向李承乾,缓缓说道:“太子殿下,三亩地,三百文,三只鸡鸭,这些东西在你看来是不是不值一提?”

“甚至把这些东西放在你面前,你连看一眼都懒得去看?”

李承乾脸色一变,心头升起浓浓的不安。

李安之又重新打开状纸,朝向李承乾说道:“或许太子殿下看不起这些东西,那我今日便告诉殿下。”

“长安城内,一斗米只需要五文钱,三百文就是六十斗米,就是这些人赖以生存的食物。”

“三亩地,一亩地能产出多少粮食?殿下知道吗?这些粮食又能换多少钱,殿下可知道?”

“这些东西也许殿下丢掉也不会觉得心疼,但对于他们而言,这是足够要了他们的命!”

“难道殿下的意思是,这些人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

这一席话,李安之说的慷慨激昂,甚至眼眶都在微微泛红。

倒不是李安之在故作姿态,而是他在说出这些话时,实实在在的想到了前世的一些遭遇。

触景生情,说的便是如此。

李安之的话音落定,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了起来。

落针可闻。

就连李世民都呆坐在皇位上,不知为何,却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三百文……

三亩地……

三只家禽。

这些吝啬的字眼,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有些「遥不可及」。

是了……

自己一高兴,赏赐给大臣的何止三百文,甚至三千文都不会怎么心疼。

但他却忽略了,三百文钱,就是平民百姓家,多久才能积攒下的积蓄。

该如何形容李世民的心里。

懊恼……

愤怒……

不甘……

太多太多的滋味堵在心头。

这一刻,李世民才真正的幡然醒悟,自己坐上皇位已经三年。

这三年来自己总是说什么为民着想,爱民如子。

却一直在做些什么?

削弱七宗五姓的势力,权衡皇子之间的势力。

这些能够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吗?

有,但是很少。

“父皇,儿臣说完了。”李安之说罢后,恭敬地躬身行礼,道:“父皇若认为儿臣有错,那便责骂儿臣便是。”

“但儿臣!”

“绝不认错!”

“哗——”

这句话,就像是把石子丢进平静的池塘。

在群臣中掀起了波涛。

当着陛下的面,自然没人会大声喧哗,但也都在小声嘀咕。

而杜房二人则是面色复杂,甚至老脸都有些烧得慌。

这些事,他们也并未关注过。

长安城的小官吏不作为,难道不也意味着他们这些端坐朝堂的大臣不作为?

同样脸色复杂的还有皇位上的李世民。

他看向李安之坚毅的脸庞,恍然间似乎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同样的嫉恶如仇,同样的打抱不平。

——

谌王府外。

一列看起来便是富贵人家的车队缓缓停在门口。

此时房瑶漪正在书房整理书籍,便听到府内下人前来禀报,说是太原王氏的人请见。

太原王氏。

房瑶漪并不记得李安之曾与他们有过交道,但出于礼节,还是让下人把对方请进谌王府。

正厅内……

房瑶漪款款而来,还未走进门,就看到位容貌绝美的少女,端坐在桌边。

首节 上一节 213/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