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326节

芊芊玉手在古筝弦上宛若舞蹈,发出了悦耳的乐声。

李世民微微颔首,朗声道:“诸位可有什么好诗?”

此言既出。

一众目光下意识地落在了李安之的身上。

无论是《明月几时有》,还是灯火阑珊处,都是一等一的好诗。

在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的流传度极广。

李安之一下成为了所有人的关注点。

说起来,自打月影阁的灯火阑珊处登场后,李安之就再也没做过诗句。

此时恰好是中秋,李安之这一路虽有坎坷,但如今已是位居太子。

想必应是春风得意,不知又会做出怎样的诗句来。

武曌垂首抚琴,美眸中亦是闪过一丝异彩,显然也在期待着。

这些日子以来,李安之的名声在长安城可谓是如雷贯耳,学富五车、少年武将,又是当今太子。

试问这样的少年郎,又怎么无人爱慕。

李安之沉吟片刻,略作思索。

这又是到了我装逼的时刻吗?

唐诗三百首中,关于中秋的诗句,自然不在少数。

只是因着有《明月几时有》这样的千古佳句,而且意境又是相同,该拿什么诗句来作比对呢?

如此想着,李安之的眼角余光触及到一脸平淡的李薰儿,突然间眼前一亮。

既然中秋意境的诗词无法超越,不如就拿别的意境的诗来。

而他脑海中正有一首适合的诗。

第302章 不娶何撩

正座之上,李世民自然看出了诸位大臣的心思。

他的视线落在李安之与房瑶漪的身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

说来也是,被称为长安第一才子和才女的两人坐在这儿,其他人若是主动献诗。

待到这二人出手,难免就有些班门弄斧的感觉。

但若是李安之先行作诗,就算是自己的诗句比不上他,那也不会显得那么尴尬。

如此想着,李世民便点了李安之,说道:“谌儿,你的诗才被称为冠盖满长安,你若是不先开场,怕是这些人都不敢作诗了。”

“这样,你便以中秋为诗眼,作一首诗如何?”

这话里算是把李安之捧到了很高的位置,余下大臣也是纷纷应和,称赞李安之的诗才。

李安之缓缓站起身,拱手道:“既然父皇如此说,那儿臣便抛砖引玉,献丑了。”

“不过今日儿臣在得知薰儿将军将奔赴边疆,想请父皇准许儿臣不以中秋为题,而是以送别为题。”

此话叫李薰儿突然一怔,一脸惊诧地看向那位站得笔直的少年郎。

李世民听罢后沉吟道:“送别?”

突然,李世民笑了起来。

谌儿这孩子当真是鬼心思多。

此时要求换题,定是怕做不出比《明月几时有》更好的诗,丢了脸面。

不过李世民也没点破,他笑着点点头道:“薰儿将军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前又是与你保卫长安,你要为友人饯别倒也无可厚非。”

“既然你如此说了,那朕就准了。”

说罢,李世民便抬了抬手,示意李安之开始。

在武曌弹奏的乐声中。

李安之微微合眼,而后缓缓开口。

“长安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话音落定。

大殿内陷入一片寂静中。

这首诗,是经过李安之的魔改,他将王维的《渭城曲》和高适的《别董大二首》结合在了一起。

李世民微微蹙眉,这首诗虽说在韵脚上有些别扭,但总的来说,意境是在的。

“长安朝雨,北风吹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在心中反复斟酌着这诗句,突然间眼前一亮,率先鼓掌道:“好诗。”

“谌儿以一三两阙,将长安与塞北的景色做了比较,此处倒是略显平淡。”

“但二四两阙却是诉尽了一切。”

“西出阳关无故人,天下谁人不识君。”

“先是讲述去了边疆后再无故人,来写出了然一人将离长安的情景,衬出离别的悲伤。”

“而天下谁人不识君,薰儿将军守卫长安的事迹赫赫有名,天底下又有谁不知道她的名声。”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诗,将此诗悲凉的意境升华,更显得大气磅礴。”

“额……”李安之愣了愣。

说实话,他只是因为这两首诗其他的句子不太适合,所以才将这两首诗组合在一起。

至于李世民所说的这些意境什么乱七八糟的。

对不起,他真的没想过。

李安之深深看了李世民一眼,目光中满是敬佩。

不愧是我爹,这一本正经瞎胡扯的功夫,属实是炉火纯青啊!

而此时,李薰儿在听过此诗后,眸中有光明灭。

脸色也随之柔和了起来。

许久后,她缓缓举起酒盏,对李安之拱了拱,而后一饮而尽。

而武曌亦是眸中异彩连连,微微垂首,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接下来,一些文官装模作样的顺着李世民的话恭维几句。

李安之也是笑着一一道谢。

时值浅夜,宫宴终于结束了。

李安之轻手轻脚地搀着房瑶漪登上马车,舒了口气道:“这宫宴还真是累人啊。”

“看着菜肴挺美味的,但其实好多都冷掉了,一点味道都没有。”

宫宴上的菜肴大多是提前备好的,所以很快就会冷掉。

但宫宴本就不是为了吃饭来的,更多的像是一种面子工程罢了。

房瑶漪掩嘴轻笑道:“那回到府上后,我叫下人煮碗面给夫君。”

李安之点头道:“那就有劳夫人了。”

马车奔赴在归府的路上。

武士彟看着面前的少女,满脸宠溺道:“太子殿下的诗才当真是无人可出其右,对吧?”

武曌微微出神,在听到武士彟的话后,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道:“恩。”

但随即,她便回过神来,脸上浮起两团绯红,低声道:“爹爹为何突然说这些?”

武士彟一脸无奈,自己的这女儿还真是好懂。

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连往年的宫宴大多也以身体不适拒绝了。

而近些日子,在听闻太子殿下回城后,整日往引香阁跑,尤其是在得知太子殿下也会出席中秋宫宴后,更是早早的梳洗打扮。

这心思,他这个做爹爹的又怎能不明白。

所以这也是他在殿前主动请缨叫武曌弹奏的目的。

武曌轻轻挑开帷幔,月光趁机溜进车厢中。

皎洁月色落在少女的脸庞、肩膀、衣摆和心上。

“太子殿下的诗句,当真是冠绝长安。”

首节 上一节 326/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