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386节

侍卫一拱手道:“就在司外候着。”

李靖赶忙道:“快把张三带进来!”

很快,张三便被带到了司内。

李靖看着眼前鼻青脸肿的张三,以及那条明显被打断的左臂,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

“禀尚书大人,万年县大夫李四……”

“禀尚书大人,长安县大夫王五……”

前去调查证词真伪的侍卫陆陆续续地回来了,这信纸上所写的证词,没有一人翻供。

但最让李靖暗暗胃疼的是,这些人也没有一个是完好无损的。

或多或少都有些伤,更甚者有人竟被打断了四肢,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特娘的,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啊?

这不就是严刑逼供?

这群人下手比审讯的那些人还狠啊。

但事已至此,李靖自然也不好说些什么,既然这群大夫肯指认这些世家大族,那也就意味着长安医府的案子终于有些眉目。

不过对于那群下手的人,李靖也是暗暗记在了心里。

不管怎么说,这群人终究也是触了大唐律法,若是叫他逮到了,也一定要按照律法处置!

拿起信纸之后,李靖便叫人备车,要去皇城禀奏此事。

事关世家大族,他自然不好一人定夺,还得交由陛下。

第368章 爆炸的艺术

李靖很快便到了皇宫,在得到李世民的召见后。

将此事细细告知,同时也是将这些证人的惨状告诉了李世民。

然而叫李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得知这些大夫皆被教训了之后,李世民不怒反笑,兴高采烈地鼓起了掌。

“陛下……”

李靖满脸无奈,果然不愧是亲生父子,这行事风格和思路当真是出奇地一致。

其实不用怎么揣摩,李靖便知道这件事到底是谁下的手。

除了当今太子殿下,谁还有这胆量敢如此行事。

说起来这一招也确实更加有效,俗话说恶人还需恶人治,既然刑部以礼待之的做法无用,那就需要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李世民止住笑,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而后抬起头剑眉蹙起,满目疑惑道:“李尚书可还有其他事要奏?”

李靖也是被这话问懵了,我不是跟你禀报长安医府一案呢?

你倒是回个话啊?

李靖轻咳一声掩饰尴尬,拱手道:“陛下,长安医府一案的相关证据,臣已奏明。”

“并无其他事要奏了。”

李世民更是好奇了,说道:“既然如此,你还站在这儿做什么?”

“啊?”李靖凌乱了。

你倒是给个话啊!

李世民不满道:“还傻站着做什么?”

“抓人啊。”

这证据都摆在脸上了,你还在这傻站着不去抓人,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李世民说道:“如今证据确凿,你身为刑部尚书还不去抓人,难不成还等着朕带你去上门讨人不成?”

李靖大眼瞪小眼,“这就抓人了?”

李世民反问道:“不然呢?”

不然呢?

李靖彻底无语了,听皇上的意思,似乎自己连来询问他的意思这事都是多余的。

干脆利落地把人抓到刑部,才是皇上最想看到的。

这特么的。

李靖感觉自己一阵胃疼,他甚至在想陛下是不是跟太子殿下相处久了,怎地行事都有些毫无顾忌了。

这要抓的人是谁?

范阳卢氏的卢王卿、荥阳郑氏的郑玉和还有太原王氏的王太宇,虽说这些人在李世民眼中算不得什么,但好歹也是七宗五姓的嫡系,而且再往下深究下去。

怕是这些世家大族许多举足轻重的人都脱不了干系,难不成也一并抓了?

你这要是一下子全给弄得锒铛入狱,那这朝堂上还不得闹翻了天。

见到李靖迟迟没有动作,甚至有些为难。

李世民难能想不到李靖在顾忌什么,脸色不由得一寒,冷声道:“李尚书,你身为刑部尚书秉公办案是你的本分。”

“若是有私情或是顾虑,不如换个人帮你去做。”

此言一出,顿时惊得李靖一身冷汗,连忙毕恭毕敬地躬身,道:“臣无任何私情,臣这就遵陛下口谕,将犯人捉拿归案。”

“任何牵连者,臣定不会放过!”

李世民冷冷扫了躬身不起的李靖一眼,蹭地一下站起身,拂袖离去。

竟是一句话都没说。

而李靖却是躬着身,丝毫没有要起来的意思。

过了许久之后,有宦官轻手轻脚地来到近前,低声说道:“李尚书,陛下已经回寝宫歇息了,您快起来吧。”

“这说错话了不要紧,事儿别坐错了,陛下这气一会儿也就过去了。”

李靖轻轻松了口气,这才直起身拱了拱手道:“多谢公公提醒。”

宦官笑了笑,道:“都是为陛下做事,只要李尚书您能一心为陛下着想就好了。”

在唐朝宦官虽并无权势,但作为服侍李世民的人,一言一行也都是顺着陛下的意思。

而今如此说起,实则也是李世民的意思罢了。

李靖缓步走出太极殿,被热风迎面一吹,也是回过神来,而后背的衣物已是被冷汗打湿。

说起来也是李靖一时没能从过往的思维中转变出来,先前陛下刚刚登基,虽对七宗五姓不满,但因着大唐内外一片狼藉,又恰逢天灾人祸,所以也就没太大动作。

而今年,先是西征突厥,又是将关乎民生仕途的渠道逐渐握在手中,难免态度也就强硬起来。

最关键是神火飞鸦等火器的诞生,更是叫李世民的态度彻底转变了。

而太极殿内,李世民仍是满肚子火气。

这个李靖可真是不识好歹,朕明明都明明白白地说了,参与长安医府一事的人,一个不少地都得给朕撂进大牢里。

结果这家伙却还傻站在那儿,瞻前顾后的,束手束脚。

什么狗屁的七宗五姓,再硬气能有朕手中的火器硬气?

不就是几个嫡系的公子,抓了也就抓了,若是那些世家大族敢有什么异议,朕就派兵给他们一锅端了就是了。

如此想着,李世民便决定明日早朝时将这些人被捕的消息放出来,他倒要看看这满朝文武有谁敢说一个不字。

胆敢有一丁点不满的,一律贬官就是。

正好朕还愁着没什么借口对这些世家大族下手,你们既然主动上赶着送死,朕就成全你们!

其实李世民在得知长安医府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之后,当即就猜到了是七宗五姓搞的鬼。

也正是如此,他才想要暂时将此事按捺下来,叫人暗中调查,最后跟七宗五姓算总账。

但谁知道谌儿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这事给解决了。

这么一来,他也只借题发挥,准备借这个机会跟七宗五姓撕破脸了。

其中一方面是因为长安书局和长安学府的成立叫朝廷开始逐渐掌控了进士的途径,而另一方面医药司和长安医府所遇到的这些事,明面上是七宗五姓的财路被断。

但实际上,长安医府的崛起也意味着七宗五姓在医药上的势力受到了威胁。

七宗五姓为何能叫历朝历代的帝王头疼不已,就因为他们势力过大。

打个比方来说,古代的七宗五姓其实就像是现代某泡菜国的七星财阀,手掌伸到了各行各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李世民之前不轻易对七宗五姓下手便是有此原因。

但现在不同了,虽然七宗五姓的根须深植于大唐各地,掌握了许多渠道。

但李世民只需要掌握一种便够了,那就是火器。

有了火器,谁再敢跟朝廷叫板,那么不好意思,朝廷就要请你尝一尝爆炸的艺术了。

这也就是李世民态度为何如此强硬的原因了。

首节 上一节 386/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