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389节

上官仪:“??”

“噗嗤……”不知为何,在见到这俩师兄弟吵闹的场景,武如意噗嗤一下笑出声来,纤纤玉手轻掩着樱唇,吃吃笑着。

狄仁杰抬头望去,就看到倾城容颜的少女掩嘴偷乐,当真是惊艳了岁月。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妥,武如意慌忙道歉道:“我并非是故意要笑话你们的……”

狄仁杰连连摆手道:“没关系的!我师兄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还惹得姑娘笑话了。”

武如意轻轻笑道:“你们二人倒是有趣儿的人——”

“对了,我还有其他事要做,就不多叨扰了。”

既然太子殿下不在此处,武如意也不想再多停留,当即道别转身离去。

而狄仁杰则是痴痴地看着少女离去的背影,一时间竟呆住了。

过了片刻后,一声沉重的叹息声在狄仁杰的耳边响起。

转过身就看到上官仪一脸无奈地摇头叹气。

“干嘛?你这是什么表情?”

如果说之前狄仁杰对自己这个便宜师兄还有几分尊敬,但经过今天的悲惨后。他是一定点的尊敬都么得了。

上官仪用同情的目光看了狄仁杰一眼,又是一声重重的叹息。

“师弟啊,那姑娘好看吧?”

“倾国倾城。”狄仁杰下意识脱口而出,随即便像是意识到什么,赶忙改口到:“还可以,你问这个做什么?”

上官仪轻轻撩了下长发,一脸信心满满地表情,“师弟啊。师兄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因为那位武姑娘,已经是对师兄我暗生情愫了!”

“在你还没拜入先生门下时,她便经常来引香阁,只为了多看师兄一眼,师兄都知道。”

一听这话,狄仁杰下意识地觉得腹中难受,而后那股难受劲儿直冲喉咙。

“师兄,你别恶心人。”

“那姑娘就算是眼瞎了,也不可能看上你,更何况她眼睛明亮着呢!”

虽是如此说,狄仁杰确实心中沉了下。

就师兄这德行能有人看得上她?

这位武姑娘必不可能是来看师兄的,既然不是来找师兄的,那么答案很快就呼之欲出了!

武姑娘是来找先生的,引香阁乃是先生所创办的,少女之所以三番五次往这里跑,很明显就是为了偶遇师父、

想来也是,师父那些传奇事迹在长安城甚至大唐都广为流传,有少女春心荡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第372章 以农为本

待武如意走后,上官仪一脸鄙夷地看向狄仁杰,拿账本轻轻捅了捅他。

“看什么呢?人都走了。”

狄仁杰如梦初醒,回过神来,脸色蹭的一下涨的通红。

转过身狠狠地剜了上官仪一眼,说道:“我自然知道,不用你提醒!”

说罢,狄仁杰便甩了甩衣袖,径直走出了引香阁。

而在其身后,上官仪无奈地叹了口气,微微眯起眼看着狄仁杰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傻师弟哟,世上最为难的人,便是这单相思哦。”

上官仪将身子依靠着椅子,将账本摊开盖在脸上,不消一会儿便传出均匀的呼吸声,似乎是睡着了般。

狄仁杰在从引香阁出来之后,便直接往谌王府走去。

在这引香阁实在是没心思读书了,而他自然是不想跟上官仪一样,真个就这么甘心沦为商贾。

事实上他也搞不懂,上官师兄既然能坚持考那么多次,怎么跟先生不到一年,就给放弃了。

就这么想着,狄仁杰便回到了谌王府,但接下来他看着大门紧闭的谌王府,愣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这大白天的,怎么谌王府就关门了,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思及于此,狄仁杰慌忙砸门,喊道:“师娘、妮妮!”

连喊三遍后,突地一声巨响在门后响起。

吓得狄仁杰蹭地往后退了一步。

大门便在这时被打开了。

妮妮站在大门口,老气横秋地掐着腰,说道:“狄侄侄不听话!妮妮已经说过好多次了!要叫师姑!”

狄仁杰满头黑线,看了看一脸不满的妮妮,又看了看鼻青脸肿的程处亮,嘴角抽搐了下。

“对不起,我走错大门了。”

说罢,狄仁杰转身就走。

程处亮立马哀嚎道:“莫要走啊!”

“救救孩子吧!”

——

谌王府内,终于消停了下来。

程处亮垂头丧气地坐着,李薰儿则是黑着脸坐在一旁。

“话说回来,薰儿将军不是在边疆驻守吗?”

李安之好奇问道,“怎么突地回来了?”

李薰儿端起茶盏嘬了口茶,舒了口气道:“其实边疆那边并没什么大事,就是一些落草为寇的突厥人作乱罢了。”

“颉利可汗还算是老实,没有太大动静。”

“况且前阵子我接到了瑶漪的喜讯,于是便赶了回来。”

说着,李薰儿便把视线转向了李夏瑶,脸上露出一丝柔和的笑意。

“夏瑶这小丫头长得当真是好看啊,将来必然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李安之对此深表赞同,微微颔首,一脸的深以为然。

“这个确实,毕竟夏瑶的爹娘足够优秀。”

这话,说的好不要脸。

就连妮妮都听不下去了,扮着鬼脸说着羞羞羞。

房瑶漪笑了笑,也不言语,伸出手轻轻将李夏瑶紧紧攥着的金叶子拿走,递给了小四宝,吩咐她去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放起来。

或许是因着李安之的缘故,对于李夏瑶平日里接触到的物件,谌王府上下格外注意,确保每一件东西在离手后都要用开水烫过之后,才能再交到李夏瑶的手中。

李薰儿看着熟睡的李夏瑶,粉唇轻抿,揶揄道:“是啊,夏瑶以后定会是个精明的人儿。”

一说起这个,李安之就十分无奈,幽幽叹了口气道:“就是不知道小夏瑶这个爱财的性子是跟谁学的,真是奇了怪了。”

此言一出,大堂内上上下下十几号人都怔住了。

李薰儿脸色古怪,看着李安之问道:“太子殿下,你是认真的?”

李安之怔了怔,反问道:“薰儿将军在说什么?”

李薰儿一脸的难以置信,转过头看向房瑶漪,似在跟后者确定什么。

房瑶漪无奈地笑了笑,而后点了点头。

那意思就是:没错,夫君他是认真的。

李薰儿无奈扶额,这整个长安都知道你李安之视财如命,合着就你自己个儿不知道啊?

不过几人也没太过纠结于这个问题上。

李薰儿便把话题转移到了最近的吐蕃使节团上。

“太子殿下,我听说吐蕃赞布在演武场上,亲口说要归顺大唐,这事可是真的?”

李安之点了点头,道:“当然是真的。”

李薰儿英眉蹙起,诧异道:“这吐蕃人打的什么主意?”

“难不成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

对于这件事,李薰儿与朝上的文武百官想法出奇的一致,第一时间便怀疑吐蕃人在盘算什么阴谋。

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并非不合理,试想一下,平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对手,突然上门跪地求饶,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对于此,李安之倒也是怀疑过,不过后来也就放在了一旁。

虽然说骄兵必败,但如今的大唐国力正在慢慢强大,再加上神火飞鸦的出世。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大唐可以说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纵观整个世界,恐怕都难有能够与之匹敌的国度。

就连其他的几大文明古国,也都不行。

首节 上一节 389/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