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395节

“我位居太子,为国为民,自当如此。”

好一个为国为民,自当如此。

这话可真是说到了长孙无忌的心坎里,再加上之前在渡酒肆的那番谈话,以及这些时日以来,李安之的所作所为。

长孙无忌眼中满是赞赏的意味,他微微颔首道:“太子殿下不骄不躁,谦逊有加,当真是我大唐的福分。”

说罢,长孙无忌突然似是想起什么,开口询问道:“我听闻太子殿下最近叫杜大人张罗一件事。”

“是关于种植白叠子的?”

李安之点了点头道:“确有此事不假。”

随即,他便皱了皱眉无奈道:“不过此事推行并算不上顺利,除却杜大人名下的良田外,其他的倒都是些荒地罢了。”

提及于此,李安之也是满心的无奈。

毕竟这种植棉花一事,乃是为大唐谋福的好事,结果偏偏有那么多阻力。

对于这一点,长孙无忌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他看着李安之笑道。

“其实此事也不难理解,这白叠子自古以来便是作为观赏用的,而今太子殿下突然说此物能有大用处,当然难以服众。”

“这群人精明着呢,不见兔子不撒鹰,若是没见到点好处,怕是不会轻易下本的。”

李安之耸了耸肩,一脸无所谓道:“倒也是这样的说法,鼠目寸光者何其多也。”

明明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结果说出来的话却带着埋怨。

看着这样的太子殿下,长孙无忌也是一阵好笑,轻笑着摇了摇头道:“既然太子殿下都这么说了,若是我不表示表示,岂不也成了鼠目寸光者了?”

李安之微微一怔,听长孙无忌这意思,似乎是要在种植白叠子这事上插上一脚了。

他倒是不介意,对于白叠子的事,李安之心中还是蛮有自信的。

毕竟棉衣这种东西,注定是要成为主流的。

就算是前世有更多多种多样的保暖衣物,但棉衣依旧有着庞大的市场。

但此事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今马上要入秋,而白叠子的种子现在还未下地,也就说这一茬白叠子是赶不上冬日的。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可能要在积压半年,到了明岁的冬日才能见到收益。

这样算下来的话,棉衣的利润相对于种植其他粮食来说,几乎是要亏本的。

不过若是长远算下来的话,这棉衣的市场是广阔的,也注定是个能够赚钱的行当。

只是这积压资金的周期说起来确实长了不少。

若不是李安之现在手握酒水、香水两大渠道,拥有着利润较高的渠道的话,他还真不敢如此去做。

其实相较于这样冒险的种植白叠子,李安之完全可以从系统商城里购置棉衣来进行售卖。

但如此一来,白叠子的推广势必就很困难。

毕竟你李安之又没有种植白叠子,而且整个大唐几乎都没人种植,这些原材料又从何而来?

白叠子推广的路就会越发艰难。

而李安之打心底还是希望王大唐能够进步的,这种直接从系统商城购置的做法,无疑于竭泽而渔。

若是百年后,他李安之死了。

那么这些东西又从何而来?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安之宁愿辛苦些,也要亲手制作出来,并画出设计图纸的原因。

只要有这些东西,以后人的智慧,总会琢磨明白,并推陈出新的。

李安之将白叠子的利弊一一讲给长孙无忌听后,长孙无忌也是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中。

如此漫长的回本周期倒是他始料未及的。

过了许久之后,长孙无忌深呼吸了口气,眼眸中添了一丝坚定,道。

“我相信太子殿下。”

“且不说回本与否,这白叠子哪怕只是推广下去,叫百姓知道棉衣的好处,我觉得便是一件好事。”

“就算是亏些钱财又算什么?!”

说到底,长孙无忌也是心系大唐百姓的,能够分辨出这白叠子的好处。

现如今的大唐御寒衣物大多是兽皮等物,至于平民百姓,大多也就是多套几层衣物,剩下的就全看自身素质了。

每年撑不过去寒冬的百姓不在少数。

而白叠子的种植若是推广下去,价钱自然会比兽皮低廉很多,叫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叫这凛冬能够少冻死些人。

长孙无忌咬了咬牙,看着李安之一字一字认真说道:“我愿拿出百亩良田借给太子殿下种植这白叠子!”

“不过关于这一点,我是有一个条件的!”

长孙无忌面容严肃,盯着李安之的双眸,缓缓说道。

第378章 激动的萧瑀

“太子殿下之前所说的农具,我希望能够在这批白叠子的田地上使用。”长孙无忌缓缓说道。

李安之微微一怔,看来自己的舅舅是想多了什么。

自己本就不打算将曲辕犁藏私,设计图纸是要交给朝廷的。

他倒是从没想过用曲辕犁去谋利。

李安之固然爱财,但也绝不会在这种关乎民生大计的事情上去赚钱。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他李安之自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君子,但也不是什么小人。

“这点国舅倒是不必担心。”李安之轻笑着说道:“我所说的农具自然是会大批量投入使用的。”

“关于设计图纸,日后我也会献给父皇,由工部去批量打造。”

“待到推广开来之后,便将这图纸公示于众不存在藏私这么一说的。”

这下子倒是轮到长孙无忌愣住了,他难以置信地看向李安之,疑惑道:“太子殿下不准备将这农具揽在手中,由自己制作售卖?”

如果这农具真的如太子殿下所说的那般有用的话,绝对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农具又是太子殿下自己研制出来的,也不存在些其他有的没的争议。

这敛财的大好机会,太子殿下就这么拱手让人了?

李安之猜到了长孙无忌在想些什么,轻笑了下,解释道:“且不说我这边若是想大批量制造何其困难。”

“就说谋利这一块儿,并不是所有事都需要用来谋利的。”

“并不是所有事都需要用来谋利的。”长孙无忌重复了下李安之的话,突然轻笑着摇了摇头道:“倒是我偏执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说罢,长孙无忌便站起身拱手告别。

而在送走长孙无忌之后,李安之稍稍跟房瑶漪说了会儿话,便折身回到了后院中。

——

接下来的三日里,李安之便一直躲在后院制造曲辕犁。

李安之一共制作了三台曲辕犁,而后第一时间叫方小商运到了佃户那里,并叫他将操作方式详细讲述。

然而就在这几日里,李世民却是着实忙坏了。

刚刚休养一日,第二日便收到了扬州那边阴雨连绵,隐约有形成涝灾的迹象。

一时间,倒是把新农具的事给搁置到了一旁。

另一边,萧瑀作为户部尚书也是忙的掉头,好不容易偷得半日闲,索性就乘着马车溜出了城。

准备散散心。

行至一片田地处,萧瑀掀开了车帘走了下来。

此处偌大的一片田地上,只有三五个农夫在忙碌着、

只见一件奇怪的农具被套在牛背上,而负责耕地的农夫则在后面,驱赶着耕牛。

地面的土地轻而易举地被切割翻开,露出下面湿润的泥土。

在行至田头,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农夫勒了下缰绳,就见到这牛掉了个头,而在其背上架着的奇怪农具竟也跟着掉头。

操纵着农具的农夫似乎毫不吃力,这可着实是叫萧瑀惊讶了。

“这是什么农具?”萧瑀目瞪口呆地看着耕地的农夫,出声询问道。

农夫在看到衣着不凡的萧瑀后,自知这人非富即贵,也是放下了手头的活,笑呵呵道。

“这农具啊,叫曲辕犁,前几天里正突然从长安城带回来的,说是叫我们试着用一下。”

萧瑀瞪大了眼,惊讶道:“曲辕犁?”

“这又是何物?”

首节 上一节 395/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