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04节

“大哥哥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妮妮顿时喜笑颜开,用力地点了点头道:“大哥哥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一切准备就绪,李安之看着范蠡、成玄英、上官仪等人,轻轻勾起嘴角,朗声道:“我们出发!”

而谌王府外,三千兵卫整整齐齐地站在街道上,在李安之走出谌王府的那一刻,齐刷刷地单膝跪地。

“参见太子殿下!”

其声势浩荡,在这一方街道上,回荡不已。

然而却没有周边宅院中,却无一人敢出声埋怨。

在大军即将行出城门时,一道雍容华贵的身影站在城门前,在其身后有宦官宫女伴着。

正是急匆匆赶来的长孙皇后。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前去救灾。

要知道古代的救灾救的不仅仅是灾,李安之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肆虐的洪水,还有数以万计的流民,以及趁机作祟的强盗山贼。

即便是有三千兵士相随,但担忧的心,却不会因此而平息。

李安之在见到母后后,慌忙下车急匆匆来到近前,躬身行礼道:“母后,您怎么来了?”

长孙皇后轻轻攥住李安之的手,满眼担忧地看着李安之,轻声责备道:“你这孩子说的是什么话,你要千里奔赴扬州,这一路劳苦,难不成母后还不能为你送行了?”

李安之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说道:“儿臣倒不是这个意思。”

长孙皇后略带嗔怪地白了李安之一眼,而后从身后太监捧着的木箱中,取出一条玉坠,道:“这是母后特意请来的玉坠,是请过道长开过光的。”

“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李安之在感动之余,也有着一丝丝的无奈。

这自己还没出长安城,就前前后后戴了这么多保平安的东西。

若是换成前世的电视剧或是小说,这可是妥妥的Flag,而且是全方位精准打击的Flag啊。

但凡命数薄弱一点,怕是已经在宣判着死亡了。

“母后放心,儿臣精通十八般武艺,不可能会有危险的。”

为了宽慰长孙皇后,李安之也是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说道。

但话刚出口,李安之就有些后悔了。

完犊子,这情景怎么跟小说里一毛一样了。

别人奶也就算了,自己还来一口《九星毒奶》,这不是没事找事!

长孙皇后被李安之这话逗乐了,微微笑道:“我知道你这孩子厉害,但凡事还是要小心些,不能因为自己仗着武艺高强,就放松警惕。”

“扬州来了水灾,怕是有些人会趁机作乱,那边可不太平。”

李安之微微点头。

“去吧,谌儿。”长孙皇后最后为李安之整了整衣衫,语气坚定且温柔。

“娘亲在长安等你的好消息。”

待前往扬州救灾的队伍渐渐走远,一道身着金黄长袍的身影悄然登上了城门,遥遥地望着消失在天际的军队。

长叹了口气。

“谌儿,长大了。”

“朕也老了啊!”

长孙皇后缓缓自后方前来,轻笑道:“陛下这说的是什么糊涂话,陛下还年轻呢。”

“不过谌儿确实已经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

前往扬州的军队,除了携带着赈灾的粮食外,还载着工部日夜兼程打造出来的几百架曲辕犁。

所以行军速度自然也没有轻装快,但因着担心灾情,也是马不停蹄地赶路。

这一路上倒是风平浪静的,什么都没发生。

再加上上官仪这小子嘴贱的本事,太子殿下撸起袖子胖揍上官仪也成了军中每日必要上演的一幕。

这也使得紧张的气氛因此缓和了不少,甚至连毫无架子的太子的印象也深深刻入了兵士的心中。

如此一来,李安之和兵士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但随着越来越接近扬州,看着不断有自扬州方向而来的难民后,这份小小的喜悦气氛也随之被冲散。

就连一向乐观的上官仪,此刻也是满脸的沉重,显然也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连绵了数日之久的雨,终于是停下了。

“太子殿下,还有不到百里,我们就要进入扬州了。”

今日一早,兵士便前来汇报,道:“但临近扬州城的近十里路都被洪水淹了,虽然现在洪水已退去,但道路泥泞异常,行军速度怕是会因此而缓慢不少,预计后日辰时才能抵达扬州城。”

李安之点了点头,询问道:“扬州城的情况如何?”

兵士摇了摇头道:“不容乐观,城中积水仍有半丈,排水渠等皆被洪水淹没,已经瘫痪。”

“现在扬州城的积水根本无处可排。”

一听这话,所有人的心都是猛地一沉。

水灾的情况比李安之预想中的还要严重,洪水加上下雨,竟让扬州城外的近十里路都毁了。

李安之略作沉思后,轻声询问道:“再行军五十里,而后便前往毗邻运河的城镇。”

此言一出,顿时叫范蠡、成玄英等人心中一沉。

太子殿下果然是打定主意要壮士断腕了。

这一去,怕不仅仅只是休息,更多的怕是要疏散百姓,以便为开渠引水做准备了。

狄仁杰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驱马行至李安之身旁,略作迟疑道:“先生可是要疏散百姓,要扬州城开渠引水?”

李安之不置否认,眼下只有先将扬州城的水引出来,不然就连兵士进城救援怕都是一件难事。

“先生不可啊!”狄仁杰心中一颤,沉声道。

第389章 淇县

“我知道。”李安之并未反驳狄仁杰的话,反而坦然地说道。

他的脸色淡然,似乎再说一件极其寻常的事。

这让狄仁杰有些发怔,他难以置信地呢喃开口道:“先生知道上游扬州城开渠泄水,下游必将有洪灾?”

“这洪灾过后,所有的庄稼都全白费了。”

李安之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狄仁杰的情绪逐渐激动起来,他梗着脖子,声调高了些。

“先生,这些庄稼于您来说只不过是一顿酒钱罢了,但对于那些老百姓来说,却是他们活到明岁的依赖啊!”

李安之看着慷慨激昂的狄仁杰,隐约间似乎看到了当初在朝堂上斥责李承乾的自己,一样的满腔热血,一样的话。

但现在,似乎两人的立场悄然发生了些许转变。

李安之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叹了口气道:“你说的很对。”

“但现在的情况,你能否给先生我一个办法呢?我们该如何做?”

李安之这个决定,难道他不知道这其中的不公平吗?

恰恰相反,他很清楚,但能有什么办法?

李安之手上加重了几分力道,幽幽叹息道:“仁杰,先生不是神仙。”

说罢此话,李安之便摆了摆手道:“休息一炷香的时间,接下来就是一鼓作气赶过去了。”

狄仁杰满脸失落地走到上官仪面前,他抬起头看了看上官仪,却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他心里很清楚,先生的这个办法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办法了。

若是让扬州城这样灾下去,这于大唐来说都是极其严重的损失。

只是他觉得不甘心,不公平。

扬州城的百姓是大唐子民,难道这些下游的城镇里就不是大唐的子民了吗?

难道他们就要承担这种无妄之灾吗?

上官仪深深看了眼狄仁杰,没来由地冒出了一句话。

“先生做的对,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会这么做。”

狄仁杰微微一怔,瞪大双眼,瞳孔微微缩紧。

上官仪不待他说话,紧接着又叹了口气,转过身面容严肃地盯着狄仁杰的双眼,一字一句缓缓说道。

“先生是太子,是大唐的太子。”

大唐太子,当以大局为重,当以大唐为重。

首节 上一节 404/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