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07节

第392章 壮年了,能撑得住

因着灾民的数量太多。

所以李安之也是选用了最方便的法子,那就是每家每户选派出一个代表来取粥。

按人头分粥。

好在柳百里也着实是个能干的人,避灾点的灾民也是都登记在册统计过的,所以分粥的事倒也不算麻烦。

只是在轮到一位中年妇女时,这法子却被质疑了。

“桂林嫂,你可是占了大便宜了。”排在中年妇女身后的是一个衣着破烂的瘦弱汉子,他一脸贱笑地看着桂林嫂,微微晃荡着手中的碗。

桂林嫂杏眼微睁,不满道:“三混子,你在说什么胡话?”

“按人头分,我家四个人,分四个人的量,哪里是占大便宜了?!”

被称呼为三混子的汉子嗤笑了一声,敲了敲自己的碗扯着嗓子道:“桂林嫂,谁不知道你家那四个人,有俩都是十多岁的女娃,还有个病恹恹的病鬼。”

“那女娃和病鬼能吃多少粮食?结果每个人都跟我这汉子分的粥差不多,你说你是不是占了大便宜?”

“要我说,就该把你那粥少分一半才行!”

“三混子,你说什么胡话?”桂林嫂眼眶通红,若不是端着粥,怕是恨不得伸手去扇三混子一巴掌。

三混子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梗着脖子嚷嚷道:“我说的不对吗?”

“那十几岁的女娃能吃多少?你家那病鬼又能吃多少?这还有这么多健壮的汉子等着分粥,就这么点粥,哪能吃得饱?”

“女娃就该少吃点!反正早晚也是嫁出去的便宜货!”

此话一出,顿时叫周围人也不由得的皱了皱眉,似乎觉得三混子说的话有些过分了。

重男轻女确实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但三混子这话显然就有些过分了。

而桂林嫂更是被气得浑身发抖,却仍在尽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

此时,不远处的李安之也是听到此处的吵闹声,他将手中的瓢递给一旁的兵士,吩咐他继续分粥,而后便来到这起了争执的窝棚。

“怎么回事?”李安之走到分粥的兵士身边,轻声询问道。

而三混子在见到太子殿下过来时,也是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嘟囔道:“太子殿下,这分粥的法子不公平。”

李安之微微一怔,疑惑道:“怎么个不公平,说来听听。”

三混子晃了晃碗,说道:“我一个大老爷们,结果跟小娃娃分的粥差不多,太子殿下,您说这娃娃能吃的完这么多粥吗?”

“这份量就不对。”

在见到李安之后,三混子可不敢再使出那股子无赖劲儿,眨了眨眼,换了种说法。

而施粥的兵士却脸色不悦,沉声将方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安之。

李安之听罢,微微挑了挑眉,笑道:“如此说来,确实不公平。”

一听这话,桂林嫂瞬间脸色惨白,而三混子则是满脸得意。

李安之走到桂林嫂的身边,将她手中的碗拿了过来,桂林嫂丝毫不敢反抗,只能任由太子殿下将这碗拿走。

李安之端着粥走到熬粥的锅前,轻轻扬了扬头道:“再添点。”

施粥士兵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赶忙又舀了一勺,将粥碗添满。

李安之小心翼翼地端着粥回到桂林嫂的面前,柔声道:“你家娃娃几岁了?”

桂林嫂赶忙回道:“回殿下,大女儿十岁,小女儿才刚刚七岁。”

李安之点了点头道:“这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虽然这粥也没多少营养,但能多吃点还是多吃点。”

说着,李安之的音调便拔高了些。

“我也有个女儿,现在还没满月,不过这丫头却是精明的很。”

“就是不怎么和我亲近就是了。”

紧接着,李安之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的额间,嘴角噙着一丝笑意,道:“我临出发时,那小丫头还把我额头给挠红了,惹得别人好一通笑。”

“男娃女娃都是爹娘的心尖尖,你说小夏瑶嫁出去,难道就是便宜货了?”

最后一句话,李安之几乎是带着怒气说出来的,而他在说话时,视线却落在了三混子的身上。

桂林嫂没读过什么书,也不识字,但她听出来了,太子殿下这是在为自己声张正义。

这是在为自己撑腰呢。

大唐太子,简直是在云巅的存在,而今却在为自己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草民说话。

这叫桂林嫂的泪水瞬间落了下来,她将手中的碗放在地上,作势便要跪下磕头。

李安之赶忙搀住了,说道:“快回去吧,娃娃年龄小,经不住饿的。”

桂林嫂来不及擦泪,连连点头,口中不住地道谢。

待桂林嫂离去后,三混子佯装无事地端着碗凑上前来,满脸谄媚地对施粥士兵说道:“大哥,你看我这……”

“不用看了。”不待三混子把话说完,李安之便打断道:“你说你正值壮年,那想来饿一顿也没啥关系。”

“不过既然我立下规矩按人头来分粥,规矩是不能坏的。”

说罢,李安之便扬了扬下巴。

施粥士兵心领神会,拿着瓢盛了满当当的一勺。

三混子在看到后,眼睛都直了,舔了舔嘴唇,笑道:“太子殿下公正无私,当真是大义啊!”

然而,施粥士兵的手在抬起时,突然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又抖了抖。

短短的一瞬间,便是抖了三抖。

尤其是在伸向三混子的碗时,猛地一颤,瞬间大半瓢粥撒了下去,再次回到了锅中。

而倒进三混子的碗里的粥,却只有薄薄的一层。

“壮年了,能撑得住。”李安之冷哼一声,丢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

第393章 有人

经过这么一通闹剧后,前来领粥的百姓安分许多。

害群之马有,但绝不会占据马群的大多数。

人亦是如此,更何况有杀鸡儆猴的前例,谁若是闹腾,那就是少了许多粥。

现在这档口时候,一口粥能救一个人,也能饿死一个人。

所以为了自己的口粮,只能安安分分地排队领粥。

其实若是换作李安之不来的时候,兵力羸弱,早已积怨已久的百姓极有可能因着这小小的起哄而揭竿而起,根本无法维持秩序。

这也是李世民之所以叫他带三千精兵前来救灾的另一个原因。

灾年里,人能易子而食,又怎会不敢暴乱?

很快,第一轮施粥便结束了,但这番下来,也是叫带来的赈灾粮消耗了不少。

毕竟扬州城的百姓数量众多,而三千精兵所带来的粮食有限。

不过好在李安之只是第一轮的先锋兵,从周边地区调运过来的赈灾粮正在路上,再加上临近扬州城时,李安之已派成玄英带些许兵士前往各州购置粮食,所以对此并不是很担心。

稳定了民心后,李安之自然也不能久待在帐营内。

“柳大人,现在可还有小舟闲置?”李安之大步走进帐营中,询问道。

彼时,正在帐营中商量对策的柳百里闻言微怔,随即反应过来答道:“先前已分批派出不少船只,但想来现在还有些许闲置。”

李安之听过此话点了点头,当即迈步便要往外走去。

柳百里慌忙走上前,拦在李安之的面前,询问道:太子殿下,您这是要去何处?”

李安之微微蹙眉,疑惑道:“柳刺史问的这是什么话,我自然是要去参与救援,不然还能去哪里?”

而正是这话,叫柳百里连连摇头,拒绝道:“太子殿下,万万不可,您乃是当朝太子,如今这扬州城不知有多少房屋沉在水里,船极容易搁浅,万一您出了什么事,卑职又该如何跟皇上交代?”

柳百里这话倒是没有危言耸听,如今扬州城被洪水淹了,看起来水位能够行舟不假,但其实底下情况极为复杂,万一被沉在水里的房屋碰撞了船底,到那时可真是叫天天不灵了。

李安之自然也是知道柳百里的担心不无道理,当即宽慰道:“柳大人放心就是,我虽是太子,但好歹也是领兵打过仗的,不说别的就我这体力,整个大唐都找不出几个比我强的。”

此话倒是算不上夸张,毕竟是从系统花钱升级的赵云之力,在付费内容这一块儿,系统还是整的明明白白的。

但话虽如此,柳百里可没这个胆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太子殿下要是出了什么事,别说自己的脑袋,怕是诛九族都不够。

更何况是眼前这位失而复得的嫡长子,柳百里可没这个胆冒险。

见到横竖说不动,李安之也是有了些怒意,厉声呵斥道:“柳百里,我乃是奉父皇旨意前来救灾,你若是再这般阻拦,小心我回去后在父皇面前奏你一本!”

柳百里则是梗着脖子,张开双臂把着营帐大门,说道:“今天就算是太子殿下砍了我,我也不能让太子殿下出去!”

一个人的命和一家人的命,孰轻孰重他柳百里还是掂量的清的。

更何况太子殿下又不会真的砍了自己。

眼看着这柳百里态度坚决,李安之也是有些无奈,当即对范蠡等人使了使眼色。

范蠡心领神会,虽然他亦是担心李安之的安危,但他更清楚太子殿下的性子,若是太子殿下决定的事,那就绝不会轻易动摇。

首节 上一节 407/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