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09节

“扑通——”

一声沉重的声响传来。

站在最前沿的孩童双膝跪地,小小的脸上布满了泪水,他张了张口,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因着太过悲痛而失声。

扑通……

紧接着,被救出的孩童纷纷双膝跪地,他们红着眼,流着泪。

而后,用力将额头磕在地上。

“恭送先生。”

哽咽的话,被小小的孩童用尽全力吼了出来。

“恭送先生。”

紧接着,所有的孩童都跟着附和,他们直起身,拱手,再叩首。

恭送先生仙逝的声音,由整齐渐渐变得杂乱起来,渐渐地变成了一片呜咽声。

他们活下来了。

但先生却走了。

先生将粮食分给了他们,每日喝水充饥。

先生将骨瘦如柴的身子泡进水里,为前来救援的兵士指路。

先生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

李安之缓缓闭上眼,喉咙像是被一张大手攥紧,叫他说不出话来。

最终只化作一声呜咽。

“恭送先生。”

“先生千古。”

第395章 开渠

年过五十。

中年时回到扬州城,创办私塾,广收学生。

而学费却极为低廉,甚至有读书种子前来拜师,他不收分文。

所以老人一生清贫。

而在扬州城暴雨来临时,他还在教授学业,待回过神来,外面已是一片汪洋。

这些天,他带着学生躲在房屋顶上,日夜未眠,唯恐水位上涨。

私塾的储备粮食并不多,所以老人都是紧着学生先吃,而自己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便煮些雨水来喝。

李安之仔细地听过孩童的话,脸色沉重。

名为王和义的孩童抹着眼泪,哽咽着,“先生知我穷困,所以从不曾收我一文钱,过年时我娘特意叮嘱我,给先生送去了一块肉。”

“隔日先生就把肉挂在了我家门上。”

有孩童抽泣,话语中满是悲伤,“先生一生清贫,却从不对我们吝啬。”

便在这时,一声悲壮的呼声自远处传来。

一道瘦小的身影踉跄跑来,在老先生的身前止步,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有锋锐的碎石划破额头,鲜血瞬间蜿蜒而出。

这是一位年岁不大的女童,而今却跪在地上,满脸泪花,和着鲜血在女童的脸上堆叠。

其情之深,其声之悲,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李安之微微蹲下身,轻轻将女童扶起。

女童的视线一直落在老先生的尸体上,口中呢喃道。

“秋雨跪谢先生传授之恩。”

唐代虽然相较于其他朝代风气开放许多,但即便如此,女童也不会去学府读书,抛头露面有伤风化。

有钱人家比如说房瑶漪可以叫房玄龄教她读书,王幽怜则是能够进入氏族的私塾读书,但贫苦人家显然没钱去请先生。

老先生也是在偶然间发现李秋雨聪慧,对于读书很有天分,但只是碍于女童的身份,小女童的爹娘并不愿意让她去私塾与一堆男童在一起读书。

所以,每当老先生授业完后,便会从私塾前往她家中教她读书。

而且不收取一分钱。

也正因如此,女孩对老先生一直心怀感恩。

李安之在听过其中缘由后,脸上悲色更甚,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自责。

如果他的态度强硬一些,不顾老先生的反对就将他拖上船的话,也许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

然而人死不能复生,就算是拥有着系统的李安之,也没有办法叫老先生活过来。

……

时水生,这是老先生的名讳。

有年龄大的老人曾与老先生有过一段渊源,他听老先生说过老先生出生的村落临着水边,一家人全靠在水中打鱼为生,所以他的父母便给他其名为水生。

寓意着靠水而生。

谁没曾想,老先生最后也死在了水中。

因着扬州城水灾还未缓解,下葬一切从简,不过该有的礼节倒也都未曾落下。

老先生早年曾有过一个发妻,但后来因着难产而死,遂老先生膝下无子。

没有任何人组织,他所教授的学生皆是头戴白绫,自发来到灵前,跪守在老先生的简易棺材边上,为老先生守灵。

明明都是孩童,此刻脸上却都流露出坚定的神色,就算跪了许久,也不会喊痛而放弃。

李安之看着眼前的一切,沉默了。

何为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对于老先生的学问水平,李安之不得而知,但他现在唯一确定的是,老先生才是真正的先生。

老先生教给学生的,是全天下最宝贵的精神。

李安之缓缓鞠了一躬,而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眼下不知有多少百姓还被困在水灾中,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

而另一边。

淇县……

在半夜时分,一伙马贼自深山老林中而来,朝着淇县而去。

他们的脸上挂着得意的笑,似乎已经看到了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

然而不幸的是,范蠡早已带人埋伏于此。

一方是装备精良的正规唐朝兵士。

一方是落草为寇的马贼。

其战力根本不可相提并论,所以这场战斗很快便以碾压的态势结束。

而与马贼勾结的淇县县令也被供了出来。

原本已打开城门,等待着马贼到来的淇县县令左等右等,等到了带着兵马出现的范蠡。

顿时面如死灰,失去全部力气般,跪倒在地。

范蠡也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接手淇县政务,指挥官兵组织百姓进行撤离。

期间自然有顽固的百姓不肯撤离,但在见到明晃晃的武器后,也是怂了。

虽说有些磕磕绊绊,但好在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了。

很快,两天的时间便过去了。

狄仁杰和上官仪这两日也算是忙坏了,或许是被老先生的事迹所感动,或许是想尽自己绵薄之力做点什么。

他们二人也是在避难点开起了学堂,每日早晨,朗朗的读书声便在这避难点响起,倒也算是为这避难点增添了些活力。

而李安之则是随队乘舟搜救过多次,因着老先生的缘故,他对小巷子格外上心,把每个小巷都逛了一遍。

期间甚至差点出了意外,船体被沉在水下的屋檐撞破了一个漏洞,所幸有备用的工具能够修补,这才有惊无险地返回避难点。

最终确定所有幸存的百姓都转移到避灾点后,李安之才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沉重的心情。

挖渠泄洪,这才是本次救灾的重中之重。

而此时,扬州刺史柳百里已经确认好该从哪儿开渠,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地点。

首节 上一节 409/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