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42节

此言一出,别说杜如晦了,就连房玄龄都有些坐不住了。

好家伙,三个月将近五十两的收入。

要知道在当今大唐,别说是寻常官吏,就连一品官员的俸钱也达不到半年五十两的水准!

杜如晦不是不知道渡酒肆赚钱,但他远远没想到渡酒肆能这么赚钱,一个渡酒肆的掌柜的工钱就比一品官员还高出许多了。

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这么一想,杜如晦瞬间就觉得苏小扇这么高的工钱,自己也贡献了不少银子啊!

毕竟他可是渡酒肆的常客,光是缠梦酿就不知道买了多少坛在家里备着。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很快李安之就抛出了一个更让他们震惊的事。

“实不相瞒,我最近在筹备一个叫做竞卖会的买卖,竞卖会所聘任的姑娘,一个月的工钱也有三吊钱了。”

第438章 小心思

三吊钱……

可能这么说还不太清晰,那么稍稍具化一下,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仅需要五至十文钱左右。

一斗米十二点五斤,三吊钱换算成大米的话,按照最贵的十文钱来算,那就是三千七百五十斤大米。

一年的话,就是上万斤。

这说出去,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震撼的数字。

杜如晦和房玄龄看着李安之,脸上写满了一个字:震惊!

杜如晦上下打量了李安之一番,倒吸了口凉气道:“太子殿下,你是倒卖了多少硝石山给陛下?”

这话一说出来,也是叫李安之满头黑线,什么叫倒卖硝石山。

自己不就是出手大方了点,至于把他想的这么不堪吗,再说了就算是他想倒卖,父皇也得舍得花钱买啊!

李安之轻咳了一声,这话题明显有些跑题了,他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说道:“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要炫富什么的。”

杜如晦暗暗翻了个白眼,这都让你装完了,你又来一句不是要炫富。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你要给这些姑娘提供工钱了?”

李安之略作思索后,缓缓说道:“我确有这个意思,近些时日我准备在长安城多开几家引香阁的分店。”

“到时自然需要诸多人手。”

杜如晦沉吟了片刻,引香阁的名气他也是略有耳闻的,若是要扩大规模设立分店的话倒也不是不妥,况且引香阁以售卖香料为主,自然要招收女子。

但话虽如此,这成本问题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核算过。

杜如晦从官多年,见多识广,不是没见过客满为患的店铺,只是大多数也是盲目自信,疯狂地扩张设立分店,但后来因为口碑参差不齐,也是纷纷关门,一蹶不振。

出于好意,杜如晦还是低声提醒道:“太子殿下,我知道你此举是好意,但其中利弊你可思索清楚?”

利弊?

李安之自然是早就盘算好了,如今引香阁只有一家小店铺,根本承载不起现在的客流量,而且再加上王氏商会作为分销商,也帮助引香阁打响了名声。

再加上「香水恒久香,一瓶抵万花」的宣传口号,以及王幽怜等世家大族的女子皆涂抹引香阁的香水,所以也就使得引香阁的名声大噪。

别说是长安城了,就连千里之外的惊水县,都有着引香阁的香水售卖。

所以销路自然是不必担心的。

大不了就多批发给王氏一些,支撑起几个商铺周转还是可以的。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进价低,售价贵,暴利啊!

李安之轻笑了下,说道:“这点倒无须担心,既然我作出这样的决定,自然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所以我才想要跟大人商量私塾一事,以我的拙见来看,前期收罗的学生还是以男孩为主,女孩肯定是不多的。”

“但我想只要有几个典型的例子出来的话,也会带动其他人来入学的。”

这就像是一个赚钱的路子,当一个人赚到钱了,也就会吸引的其他人过来效仿。

至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安之心中早有人选,那便是扬州城的那个小姑娘。

如此算下来,大概不到一个月,范蠡就会带着小丫头回长安了吧,在这期间不知道私塾的事能不能真正的落实了。

杜如晦在听过李安之的话后,也是沉默了许久。

仔细地在心中权衡利弊。

而房玄龄则是抛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便是关于学费一事。

要办私塾,肯定是要花钱的,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读书永远都是一个吃钱的事。

更何况是举办私塾,即便李安之身为太子殿下,也不可能一直倒贴钱财去做这种事?

再者说,李安之不止是倒贴钱去教人读书识字,还要包揽下女学生的就业工钱问题,这么一算下来,支出可就大了去了。

李安之倒也不急,他轻笑了下说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关于学费的问题。”

“我计划的是,男学生的学费是每人每年三两钱,当然吃住自理,若是全包给私塾的话,那就是每人每月二十文钱,吃住全包。”

“若是肯勤工俭学的话,那我便给他们寻一些抄录的做活,也可以抵下这些费用。”

“而女学生的话,自然是学费全免,吃住全包,但相对而言,日后进入引香阁或是竞卖会的话,其中学杂费都从工钱中扣除,直到补足为止。”

其实套路很简单,也就是效仿了现代的一些保就业的学校的做法,只不过李安之更加绝的是一律全免。

等于说是我培养了你,然后你在有了工钱后,就要还钱了。

当然相对于工钱来说,这几百文的工钱,也就不值一提了,一年学杂费等才不过三四两,一两个月的工钱就抵消了。

杜如晦在听过之后,突然笑了起来,他微微摇头,看向李安之道:“太子殿下倒是打了一手好算盘啊。”

“先前那些竞卖会的姑娘们,都是太子殿下掏钱找人教授的吧?”

李安之尴尬地摸了摸鼻尖,轻咳了一声道:“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再怎么说我这边的职位总有盈满的时候,也不能说是单独我的产业输送人才。”

杜如晦不置否认,认真地看着李安之说道:“既然太子殿下决定了,我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只是若是要我现在就给答复,怕是不实际,还请太子殿下容我考虑一下。”

李安之点了点头,也不强求,转而看向房玄龄说道:“还劳请岳丈帮我留意一下,若是有好的人选,我愿重金聘请他来讲课。”

一听这话,房玄龄也是轻笑道:“太子殿下,这是看不起老夫?”

第439章 上官仪要被逐出师门?

“太子殿下,这是看不起老夫?”

房玄龄这话倒是叫李安之有些听不懂了。

这是何出此言啊?

房玄龄看着李安之一脸懵的表情,轻笑道:“太子殿下打算以多少工钱聘请先生?”

李安之想了想,缓缓说道:“自然是视才学定薪,若是才高八斗,那便是每月六两银子,若是学疏才浅但尚能用,便少一些每月三两银子。”

在长安来说,这工钱也算是很高了。

房玄龄笑眯眯说道:“若是老夫前来任教,太子殿下要给老夫开多少?”

李安之无奈一笑,说道:“岳丈说笑了。”

“您如今身居高位,朝廷的事尚且忙不完,我又怎敢劳您去操劳私塾一事。”

此话说的也是,如今朝廷因为整治贪官污吏导致大批官员落马,一时间也是显得有些青黄不接,所以如今房玄龄身上的担子也是极重。

哪有功夫去操劳李安之这档子事。

房玄龄闻言大笑,边笑便摇头道:“太子殿下所言倒是,如今杜大人退居,这政务可是全压在老夫身上,老夫也是分身乏术了。”

杜如晦听到这话也是笑着打趣道:“房大人能者多劳,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两人互相打趣了会儿,房玄龄便把视线投向李安之,说道:“此事我自然会记在心上,若有合适人选,定会先向太子殿下举荐。”

李安之微微颔首,看向杜如晦也是提了一嘴。

谁知杜如晦脸上却闪过了一丝黯然,苦笑着摇头道:“我门下不幸,曾出过那种沽名钓誉的学生,就不敢说向太子殿下举荐了。”

显然,杜如晦仍在为当初上元诗会的事耿耿于怀,自己的学生竟为了名誉而卖诗给侯羽兰,这等事最为读书人不齿。

后来杜如晦将此事告知李安之,李安之虽并不在意,但杜如晦心中却过不去这个坎。

李安之眸光微动,也是没再多说些什么。

——

待送走两位大人后,李安之回到正厅。

房瑶漪此时已叫人把熟睡的李夏瑶抱回了厢房,此刻正端坐在案牍边,等候着李安之。

在见到李安之回到正厅后,她缓缓开口道:“夫君,私塾一事,你可打算跟父皇商议一下?”

李安之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这等小事若是还要去劳父皇费心,岂不是显得他有些无能了。

房瑶漪在听了李安之的想法后,也是轻笑着摇了摇头道:“夫君此事倒是没有深想了。”

“哦?”李安之挑了挑眉,疑惑道:“夫人有何高见?”

首节 上一节 442/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