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44节

李安之深呼吸了口气,点了点头道:“儿臣早已考虑清楚。”

“儿臣以为自古以来女子不比男子差,且不说过往,就说当今长安赫赫有名的女小将李薰儿巾帼不让须眉,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一切,大唐百姓都看在眼里。”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李薰儿这丫头的武艺和用兵谋略,他是认得,可以说同辈人中无人能出其左右。

当然除了自己的孩儿——李谌儿。

李安之见到李世民这副神态,也是继续说道:“再说才学,瑶漪先前便被称为长安城的第一才女,即便是在同辈人中,也是比绝大部分男子要高出许多。”

李世民闻言又是点了点头,情不自禁道:“可惜不如你啊。”

提及于此,李世民的眸中闪过一丝喜色,论才学,论武艺,谌儿都是远超他人,不愧是自己的孩儿啊。

李安之:“……”

这突如其来的彩虹屁,竟叫他一时间语塞,不知道该说何是好。

他原本都准备好了父皇若是坚决反对,自己该如何据理力争。

这……

不按套路出牌啊!

第441章 真正的全新开始

没有太过纠结,事实上李世民对于李安之也采取了极其宽松的态度,只要是李安之想要去做的,且不违背什么律法道德的事,那就由着他去好了。

李世民答应了李安之设立私塾的事情,但为了防止有什么意外,还是叮嘱了李安之不要太过张扬。

李安之也是应了下来。

但两人心里都清楚,如今在这个太子身份下,有什么事不会被放大呢?

李安之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事情做好,合乎规矩,合乎情理。

然而此刻,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杜如晦都不知道,李安之此举图谋甚远,甚至可以说是真正的打开了大唐未来的道路,在不久的将来,长安甚至大唐百姓都将知道天地多大,世界有多广。

坐在车厢内。

李安之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行色匆匆,忙忙碌碌。

放下车帘,李安之将整个身子靠在车厢上,沉默了许久后,缓缓开口道:“方小商,我曾经在一本杂记上看过这样的一段故事。”

“他将用树叶折叠的小船放进河水中,让小船顺着河流,他在想这艘小船会不会进入大海,但小船却在不远处却被水面的枯枝挡住了。”

“于是他下水想要将挡路的枯枝挪开,却失败了,他在水中扑腾了几下,回到了岸上。”

“但因为他扑腾的动静,让水面扬起了水波,凭借着小小的契机,小船再次行进起来。”

方小商伸出手抖了抖缰绳,脸上毫无波澜,淡然问道:“故事的结尾是什么呢?”

李安之深深吐了口气,轻笑道:“故事到了这里就戛然而止,没有人知道小船有没有到了大海。”

“也许凭借着这小小的契机,它最终能够抵达大海也说不定。”

听闻此言,方小商微微一怔,他虽然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会突然讲这样一段话,但他知道太子殿下绝对不是想简单的讲一段故事。

略作思索后,方小商突然展颜一笑,低着头微微摇了摇道:“或许它会被另一根枯枝或是杂物拦住也说不定。”

李安之后脑勺抵着车厢,嘴角勾起微笑道:“谁知道呢?”

“或许它会勇往直前,到达大海,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也说不定。”

——

回到谌王府后,李安之便叫方小商去寻找适合充当私塾的宅院,谌王府虽然仍有很多空荡荡的房间,但毕竟是自己的家,他还是有些不太想有太多人打扰。

更何况小夏瑶这丫头才几个月大,人若是多了的话,保不准会发生什么意外。

而趁着这个空档,李安之直接从系统商城中搜罗了一大堆关于羽绒服的制造工艺书籍,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大唐现在的实际情况,一一抄录下来,并加以改善。

当然,李安之并不是万能的,可以说抛开系统商城和现代人的身份,他只是一个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人。

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完美无瑕的,至于如何让这制造工艺日渐完善,就不是他考虑的事了。

抄录加上修改,足足耗费了李安之三四天的时间。

而在这期间,方小商也寻到了适合私塾的地点,是城郊的一处宅院,坐落在山脚下,有小溪水绕而过,有竹林葱郁。

四五间的大宅子,而且周围没有其他的宅院,也就是说若是日后招生的规模大了,还可以再扩建。

李安之将抄录好的书籍递给了下人,叫人送往杜府。

“太子殿下,私塾已经置办完毕,您是否亲自去看一看?”方小商走进书房,轻声询问道。

李安之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我相信你的能力。”

说着,他便拿起桌上的卷轴往外走去,边走边说道:“你且随我出去一趟。”

方小商有些不解,抬头问道:“太子殿下是要去哪儿?”

李安之轻轻扬了扬手中的卷轴,微笑道:“渡酒肆。”

——

这一日,渡酒肆又一次停业了。

但与往常关门不同的是,这一次停业却吸引来了更多的人,围在渡酒肆的大门前,议论纷纷。

方小商将卷轴铺展开来,挂在了渡酒肆一旁的墙上,并搬了张桌子,摊开写着「白露书院招生办」的纸张。

而李安之此时却不在此地,而是坐在渡酒肆二楼靠窗的位置,看着下方的人群。

“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看着告示上写的,似乎是招学生。”

“太子殿下要找学生?”

一听这话,众人纷纷摇头,皆是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

太子殿下学问高,武艺高,千好万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在读书人口中那是口口相传。

那就是误人子弟。

不说其他的,就单单说那上官仪和狄仁杰都拜在太子殿下的门下,按说起来应该是飞黄腾达,榜上有名的。

但现在呢?

都窝在引香阁做买卖呢!

这说明太子殿下他就不会教人读书。

所以对于李安之大张旗鼓贴出的告示,众人也是不看好的。

“拜入白露书院,免学费和杂费,并提供住宿伙食?”

有识字的老秀才凑上前来,睁大浑浊的双眼,惊讶出声。

“这位大人,告示上写的可是真的?”

方小商点了点头道:“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而且盖有太子殿下的方印,做不得假。”

老秀才一听这话,顿时激动地浑身颤抖起来。

自古以来读书就是一件耗财的事,尤其是屡试不中的这些读书人,在听到这种消息后,哪还绷得住。

就算是太子殿下误人子弟,大不了不听他讲课,自个儿去学不就行了,反正平日里也是自己在读书,而在书院还包吃包住,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老秀才凑到桌前,满脸激动道:“我……我……学生白占才,有意拜入白露书院。”

谁知这话刚一说出来,方小商却是摇了摇头,道:“你不行。”

说着,他指了指告示上的最后几字说道:“这里写的很清楚,白露书院的招生条件。”

第442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只有十三周岁以下的孩童,经过考核后,才能进入白露书院读书。”方小商解释道。

老秀才瞪大眼睛,看了半天,视线突然落在倒数第三行,涨红了脸,梗着脖子嚷嚷道:“大人,凭什么女子读的,我就读不得?”

“我读书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说有招女子的学堂!”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白露书院的招生条件,未满十三岁的男童,以及未满十四岁的女童,通过考核后皆可进入书院学习。

并且女童在学有所得后,经过考核便能进入引香阁、渡酒肆或竞卖会做活。

这种待遇,别说是长安的私塾了,就算是长安学府都没有如此优渥的待遇。

老秀才哆嗦着嘴唇,气急败坏道:“学府,那是读圣贤书的地方,那些个女子又懂得什么?”

“若是叫女子进学堂,岂不是侮辱了圣贤!”

饶是也有些重男轻女的方小商,在听到这话后也是不由得蹙了蹙眉。

太难听了。

他瞪了瞪眼,厉声喝道:“糊涂,你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

“侮辱圣贤书?我看你说出这般不知羞耻的话,才是侮辱了圣贤书!”

首节 上一节 444/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