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46节

“太子殿下,我娃娃是个女娃,今年刚十三岁……”

不管这些百姓是真心,还是纯粹的凑热闹,对于李安之来说,对于白露书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这一忙碌便是到了晌午,李安之解释的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才偷得一会儿闲工夫,连忙撤回渡酒肆内。

上午的招生答疑就此结束。

苏小扇连忙给李安之端上早已冷好的凉茶。

李安之连着喝了好几杯后,才感觉整个人算是活了过来。

“太子殿下,没想到这白露书院的进展还算的上顺利,我原本以为……”

剩下的话,方小商并为直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今大唐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太子殿下率先打破常规,招女子入学隐约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思。

可谁知今日一看下来,倒是没有太多的反对。

李安之却是笑了笑,说道:“你所想的并无错,如今这老秀才只是拦住草船的第一根枯枝,日后若是行驶起来,不知道还有多少在前方阻拦。”

“只不过我们暂且还没遇到罢了。”

眼下白露书院只是刚刚开始,名气什么的还没有打出去,只是在少数百姓中有些反响而已。

以后真的成功办起来了,若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效那也就算了。

若是真的出了才子才女的话,怕是会有更多反对的声音出现,其中自然会有官僚世家的身影。

相对于老秀才这根短小的枯树枝而言,日后草船将面对的难题,才是最难解决的。

李安之展开花名册,用笔尖点了点,说道:“方管家且看,虽然今日上午有诸多百姓问询,但实际报名的不过只有三人,而且都是男童。”

“虽然也有女童的家庭询问,但大多也就是询问罢了。”

方小商看着花名册,微微蹙眉,陷入了片刻沉思。

太子殿下所说的话不无道理,虽然看起来三人已经很多了,但实际上经过选拔之后,能进入书院的就更少了。

毕竟白露书院的方针便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基准,选拔的难度自然是比较高的。

李安之捏了捏眉心,长叹了口气道:“不过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再过几日看看吧。”

第444章 一试便知

很快,三日的时间便过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白露书院招生的事都交给了方小商,而李安之倒也没闲着,他去了白露书院查看修缮情况。

顺便根据自己现代人的美感,提了一些小小的建议。

不得不说,有了银子就是好办事,白露书院的修缮工作很快就到了尾声。

这一日,夕阳西下,李安之坐在晃悠悠的马车缓归来。

方小商也是一脸愁容地回到谌王府,将今日的花名册呈给李安之看。

这些日子以来,白露书院的名声也是在长安城彻底打响,由太子殿下创建,前吏部尚书杜如晦担任院长,诸多以隐退的翰林院学士担任先生。

这师资可以说比之长安学府还要豪华许多,所以关注度自然也是一路飙升。

也就是在公布出白露书院的师资后,长安城的百姓才真正的意识到:太子殿下这次是来真的了。

因此,报名者也是蜂拥而至,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人为自家孩儿报名,但即便如此,仍没有一位女童报名。

李安之看着花名册,微微蹙了蹙眉,道:“我知道了。”

——

皇城,太极殿内。

一群文臣涨红了脸,慷慨激昂,据理力争。

无一不是在抨击白露书院的招生制度,居然要招女子入学,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

而这份喧闹中,却有几人一直安静的站着,不参与到此件事中。

正是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等人。

更让人好奇的是,就连魏征这个古板的老家伙,此刻都噤若寒蝉,一言不发。

“魏大夫,你倒是说话啊!平日里可不就属你最活跃,今个儿怎么又不说话了?”有官员好奇地看向魏征,疑惑问道。

魏征连忙偷偷地使眼色,暗示对方也别凑这个热闹。

魏征人是刚正不阿了些,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脑子,如今太子殿下刚刚从扬州城回来,又是「死而复生」,但陛下却迟迟没有召见太子当众封赏,这件事本就蹊跷。

若是说陛下没与太子殿下见面,这事打死他都不信。

而且要知道长安城最近官立学府是挂在哪个机构下面的?

是长安书局,而长安书局又是谁创办的?

就是太子殿下啊!这太子殿下创办白露书院,明显就是跟长安书局对着干,如果说行为里面没陛下的意思,那可真就是他魏征白活了这么些年。

如此一来,也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太子殿下早已和陛下达成什么条件,所以才会如此大张旗鼓行动起来。

魏征不傻,若是掺和到这件事里,只怕他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果不其然。

在诸位官员七嘴八舌的列举白露书院之不妥时,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语气严肃道。

“既然你们都说白露书院不妥,那我倒要问问你们,有教无类这四个大字是如何写的?”

李世民也不整些花里胡哨的,有教无类这四个大字能堵上绝大多数人的嘴,他也懒得说其他的。

这话一出,叫抗议的大臣也是面面相觑,最后只能嘴硬道:“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入学堂的规矩!”

李世民冷笑连连道:“自古以来,还从没有活字印刷术、神火飞鸦、黑火药这种东西,现在不也是有了?”

“我大唐难得有人敢打破常规,你们倒好不是左一句不合规矩,就是右一句不合情理,规矩和情理都是人定的,难道就不能修改不成?”

“还是说难不成你们认为女子读书后,会比你们这些个大臣更出众,从而威胁到你们的地位?”

“怎么可能!”有官员当即否决道:“就算是让那些女子读书,也无法参加科举,我等自然不担心。”

这话一说出来,顿时叫李世民脸色更冷了些,无法参加科举就无法进朝为官,更无法威胁到官员的地位。

他们都知道这些事,可如今还是如此大力反对……

房玄龄看了看李世民阴沉的脸色,心思流转,迈出一步出列道:“启禀陛下,臣觉得此事并无任何不妥。”

“读书识字乃是开人心智之举,如今朝廷设立长安学府,但学府如今不过初启阶段,所能容纳的学生较少。”

“若是多了白露书院,也能泽惠百姓,抛开性别不论,能给大唐百姓传授知识,臣觉得便是好事。”

“各位又何须纠结于男女之分,难不成这些女子读书了之后,就不是我大唐的百姓了?”

这一番话给足了李世民台阶,李世民也是一拍桌子,起身喝道:“房大人所说不无道理,凡能开民智之举,朝廷都应该有所支持……”

“若是有哪位大人觉得不妥,那便自己请缨去长安学府任职,让朕也看看你们的决心。”

此言一出,顿时叫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长安学府就是个教书的地儿,里面的先生要权没权的,这些个官老爷哪受得了。

至此,关于白露书院的争论暂且告一段落,虽然仍有人满腹牢骚,但最起码在表面上是无人敢提及此事了。

……

“太子殿下,这情况下去,怕是到了考核那天,也鲜有女学生啊。”

方小商幽幽叹了口气,提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每日前来询问的人不少,但真正报名的却没有一个,这其中的顾忌他不是不知道。

无非就是担心女儿在书院里跟男学生住在一起,怕玷污了名声。

李安之咂了咂舌,看着花名册沉思了许久。

现在的局面,显然就差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有一个人率先打破了规矩,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但偏偏这第一个就是最关键,也是最难得的一个。

突然间,李安之像是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将花名册收起来,笑道。

“我知道了,明日我亲自去渡酒肆一趟。”

方小商一脸疑惑道:“太子殿下可是有什么法子了?”

李安之神神秘秘的点了点头道:“我有一个办法,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明日一试便知。”

第445章 有何不敢

次日一早。

李安之早早就去了渡酒肆,支开摊子,就往那儿一坐,斜靠在藤椅上,好不自在。

初秋的天气是最适宜的,尤其是在这九月末。

有凉风拂面,远方炊烟,一张桌子,一张藤椅,一盏凉茶,一缕晨光。

慵懒躺在藤椅上,半眯起眼,听清风,抿一口凉茶,便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美哉,快哉。

首节 上一节 446/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