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50节

李安之看了看范蠡,又看了看她身后的孩童,叹了口气道:“观察期的目的不在于你们是否能通过考核,而在于你们是否真的认真向学。”

“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天生聪慧,而有的人头脑一般,这都是天注定,但向学的心却不是天注定的。”

“只要你有向学的心,并肯努力去学的话,白露书院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想要学习的学子。”

这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如果你每年一次的大考没有合格的话,只要在三个月的观察期内勤奋努力,态度认真的话,在考察期结束后依旧可以留在白露书院学习。

而如果是考察期间学习态度吊儿郎当的话,只要你能通过考核,一样能在书院就读。

学习勤奋的人能留下来,不勤奋但是聪明的人,一样可以留下来。

这就是白露书院的规则,一方面的缺失,就必须有另一方面来补齐。

——

接下来两天里,李安之依旧是忙的团团转,除了忙着指导布置考场外,还将报名的学生依照年龄段分类,而后打乱排序,整理出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考生名单。

经过这些日子的宣传,报名白露书院的学生足足有三百多人,其中女学生有二十五人。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安之还是很满意的,毕竟白露书院是首次招收女学生的书院,能有二十五人报名,可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李安之之前都做好了找不到女学生的准备了。

贞观年间九月二十四日,夜。

李安之坐在书房中,捏了捏眉心,长舒了口气。

便在这时,房瑶漪端着木盘轻轻走进书房内,心疼的劝道:“夫君,亥时都快过去了。”

李安之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道:“嗯,原来已经这个点了啊。”

房瑶漪嗔怪地白了李安之一眼,将木盘中的粥端到李安之的面前,轻声道:“我叫下人煮了粥,夫君吃罢后便回厢房休息吧。”

李安之揉了揉眼,长出口气醒醒神道:“夏瑶这小丫头睡了吧?”

“早就睡下了。”提及女儿,房瑶漪的脸上不由得挂起一丝笑意,“这小丫头睡觉还不忘了攥着自己的金叶子睡。”

李安之点了点头,将粥碗挪到近前,吃了一口又看向房瑶漪道:“夫人先去休息吧,我吃完后就在书房睡就行。”

“免得再吵醒夏瑶。”

房瑶漪微微一怔,随即微微颔首道:“好,那我就先去休息了。”

说罢,她抬起脚步便往外走,行至门边时,却缓缓止步。

转过身问道:“夫君,明日白露书院那边会更忙吧?”

李安之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头也没抬道:“嗯,估计要忙上几天,估计也是要早出晚归的。”

话音落地,李安之又吃了几口粥,等了片刻后,就听到脚步声由远及近,房瑶漪又折身回到了身边。

“夫人不去休息吗?”李安之诧异地抬起头,看着折而复返的房瑶漪询问道。

昏黄的烛火映带房瑶漪净澈的眸中,微微漾着。

“不了,我再陪夫君一会儿。”

李安之注视着房瑶漪的双眼,心中微动,也是猜到了她的心思,白露书院这边忙完,估计自己也差不多要到朝廷兵器监那边去任职了,日后也是忙忙碌碌,两人相处的时间有限。

如此想着,李安之啪的一下合上卷宗,站起身抖了抖衣袖道:“夫人,我们回房休息吧。”

房瑶漪跟着缓缓起身,浅浅的笑道:“好。”

——

翌日,曦光微荡。

“咿呀,咿呀!”

奶声奶气的李夏瑶把小手盖在李安之的脸上,抓了抓。

李安之吃痛惊醒,转过头就看到李夏瑶等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正看着自己,肉嘟嘟的小脸可可爱爱。

瞬间叫李安之的起床气烟消云散,伸出手就把小夏瑶抱在怀里,想要蹭小夏瑶的脸颊。

结果小家伙一脸嫌弃地用小手推搡着李安之的脸,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一旁的娘亲。

房瑶漪却只是微笑着看着父女俩的亲昵,顿时惹得小夏瑶咿咿呀呀的不停抗议。

“咚咚咚……”

就在李安之逗李夏瑶玩的时候,厢房门被轻轻敲响。

“太子殿下,杜大人在府外求见。”

李安之微微一怔,而后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殿下,刚过卯时过半了。”门外下人如实答道。

“卯时啊。”李安之挠了挠头,算起来似乎差不多是这个时间点了。

今日就是白露书院第一次大试的日子了。

第450章 假如……

测试计划是在辰时刚过开始,待李安之洗漱过后,和杜如晦一齐赶到白露书院时,才刚过卯时,还有一个时辰的准备时间。

但饶是如此,白露书院前面都已经围满了人,因着不是正式的开院,所以今日倒也没官员过来道贺。

来的都是些家长学生。

李安之将名单放在案牍上,看着下方十几位脸色郑重的先生。

这些人大多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请来的,大多是从翰林院下来的,或是平日和二位大人交好的学士。

而今被李安之请到了白露书院任职。

“废话我也不多说了。”

李安之环视了一圈,朗声说道:“这次测试,一定要公正公平,一旦发现有舞弊的行为,绝不姑息。”

“各位先生也都是长安城赫赫有名的傲骨,都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我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有一句话,既然大家选择来白露书院授业,那我们就一定要桃李满天下。”

话音落定。

众先生皆是齐齐点头,脸色渐渐变得激动起来,显然对李安之的话很是赞同,最起码表面如此。

当然他们心中自然也是赞同的,毕竟谁让太子殿下……给的太多了啊!

晨钟三声。

白露书院缓缓拉开大门,李安之缓缓走出白露书院,身后跟着十几位曾经在朝廷叱咤风云的大佬。

“快看,站在太子殿下身边的那位,就是前吏部尚书杜大人。”

“那位大人我也见过,好像是前刑部侍郎李大人。”

“还有那位……”

这群前大佬一出场,顿时引得底下百姓议论纷纷,毕竟眼前这些个先生,以前可都是实打实的位高权重。

尤其是吏部尚书杜如晦,这可是高在云端的大人啊。

虽然太子殿下也是身份尊贵无比的,但在跟这些个随李世民打江山的老臣相比,还是缺了些不太好说明的意味。

可以说是气势,也可以说是威名。

李安之轻轻咳嗽两声,抬起手在空中压了压,人群也因着太子殿下动作而渐渐安静下来。

“诸位,今日是白露书院大试的日子,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关于白露书院之前的招生中也把情况说的很清楚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上午的测试,被叫到名字的学生依次进书院,接受检查,而后入座等待考试。”

“张小兴……”

随着李安之的话,一道矮小的身着粗布麻衣的孩童跑到前面,恭敬地行礼,虽不标准,但一板一眼毫不马虎。

“张小兴,拜见太子殿下。”

李安之笑着点了点头,目光柔和看着张小兴道:“嗯,快去准备吧。”

张小兴乖巧地点了点头,刚走一步,突然止住脚步,转过身。

见到张小兴的动作,李安之有些疑惑,刚要开口询问,就看到张小兴又深深行了一礼。

“太子殿下,我爹爹半年前跟着军队出征了,但是却一直没有回来。”

此言一出,顿时叫李安之心脏跳动漏了半个节拍,眼前浮现出了在边疆战场的一幕幕,最终定格在长安城门前的惨烈战场。

张小兴一字一顿地说道:“太子殿下,迎接军队回城的那天,我也去了。”

“我看到了好多人躺在车上,被草席盖着,我问我娘那些人是谁,我娘说那些人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是我们的英雄。”

“殿下,我爹爹他也出征了,但是我没有在马车上见到他,我爹爹他……”

“是长安城的英雄吗?”

张小兴的表情很认真,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安之的脸。

在年近六岁的张小兴眼中,那些躺在马车上的叔叔哥哥们是英雄,但自己的爹爹却没有躺在上面,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的爹爹是不是英雄。

爹爹死了,但是却不在马车上,那他还是英雄吗?

天真的话语,让周围人都安静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450/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