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74节

正如李世民所说,万一恰逢阴雨天,又被埋伏了,就算是有红衣大炮等火器,也注定会损失惨重。

但他们相信李安之,全因为突厥一战给他们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

所以不自觉间,他们也跟着李安之膨胀了起来。

不就是个吐蕃,用火器直接轰过去就是。

——

从太极殿出来,前往立政殿的路上。

李安之整个脑瓜子都是嗡嗡的,就这么就决定了?

这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直到到了立政殿,李安之才渐渐回过神来,暗暗下定决心改日一定要劝劝父皇,绝对不能按着自己说的计谋去攻打吐蕃。

第480章 谌儿,你回来了……

立政殿内。

这段时间,长孙皇后在调养中渐渐有所好转,记忆有所恢复,但仍不完全。

不过相较于之前已经好转许多,甚至记起了李安之回援长安的事。

“儿臣参见母后。”

李安之进殿后,恭敬行礼,一丝不苟。

对于长孙皇后,他自然是打心眼里尊重和敬爱的。

“谌儿,今日怎么有空来陪母后了?”

长孙皇后满脸笑意地望着李安之,慈祥的面容叫李安之的心也渐渐静了下来。

李安之走到长孙皇后对面坐下,不等宫女斟茶,便先一步接过,为长孙皇后斟了杯茶,笑道:“今日父皇突然召儿臣进宫,议事结束后,儿臣突觉好久未曾与母后谈心,便过来了。”

长孙皇后略带责备的看了李安之一眼,接过茶盏,笑道:“还算你这孩子有些孝心,知道好久没陪母后说话了?”

“前几日我去你府上寻你,结果也没见你这孩子的影儿。”

李安之赔笑道:“最近儿臣也是被事务缠身,也是有些日子没在谌王府呆着了。”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长叹了口气,流露出一丝心疼的神色,道:“母后最近也是听你父皇说了,你最近一直在做什么红衣大炮?”

“听说只一炮就能轰碎一座城门,可是真的?”

李安之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又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母后心里也有些猜测了,可是又要打仗了?”

看着长孙皇后略带焦急的表情,李安之一时哑然,竟不知说什么好。

而长孙皇后阖上双眸,又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微微摇了摇头道:“你们朝政上的那些事,我不懂,也不想去懂。”

“只是,母后有一事挂忧。”

如此说着,长孙皇后缓缓睁开眼,一字一顿道:“谌儿,这次征战,你可随军出征?!”

在后世的记载中,长孙皇后很少干预国家朝政,她虽然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给他出谋划策。

当李世民做了皇帝后,长孙皇后遇到政事后,便是不再有任何的议论。

有的时候,太宗还要拿一些赏罚的事情,来故意交给长孙皇后定夺。

但长孙皇后则说,自己只是个妇人,不应该干预政事。

所以对于出征这件事,她没有太多过问。

她此刻只是一个娘亲,在担忧自家的孩儿会不会步上沙场。

李安之听出长孙皇后话语中的担忧,心中微暖,轻轻摇头道:“母后不必担心,此次出征,儿臣并不随军。”

“而是在这长安城内,为他们制造红衣大炮,叫我大唐兵士攻无不克。”

得到李安之的答案后,长孙皇后这才松了口气,连连说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说着,长孙皇后伸出手轻轻帮李安之整理了下衣领,嘴角噙着宠溺的笑,“谌儿,莫要再离开娘的身边了。”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娘亲,在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将你遗失在战乱中。”

“若不是你有上苍保佑,怕是如今娘亲和你已是阴阳两隔。”

“在寻到你时,娘亲依旧没尽到做娘的职责,眼睁睁地看着你受苦受累,只为了那几两银子。”

“在你认祖归宗,回到娘的身边时,娘亲还是没有做到一个当娘该做的事,看着你随军出征,没有将你留下,害得你差点身死沙场。”

……

说着说着,长孙皇后的眼眶竟不由得红了起来,一行清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

她微微怔住,似是想起了什么,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李安之的脸,朱唇轻启,“谌儿,你回来了。”

李安之深呼吸了口气,尽力稳定自己的情绪。

他微微点了点头,尝试着说道:“娘,我回来了。”

“我从扬州城回来了。”

如今长孙皇后因情而动,记忆的枷锁出现了些许松动。

在长孙皇后心中,一直对李安之抱有愧疚。

这份藏匿在她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就像是被大堤拦截的河水,日积月累,看似平静,其实早已临近崩溃的边缘。

而李安之崩薨的消息就像是大堤的一道裂缝,叫长孙皇后心里的大堤彻底决堤,那藏匿的愧疚瞬间将她吞没。

让长孙皇后不由得自我屏蔽掉了一些记忆。

“扬州城……”

长孙皇后低声重复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从扬州城回来?”

她微微抬起头,柳眉蹙起,看着李安之陷入了沉思中。

“从扬州城回来……”

李安之尝试着继续引导,“母后,前些日子扬州城发了大水,儿臣作为太子,理应以身作则,亲赴扬州救灾。”

长孙皇后的眸中渐渐流露出一丝清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扬州水灾……”

李安之点了点头,突然间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慌忙摸向腰间,在触碰到一道护身符后,长长松了口气。

还好,当初母后在他出城时送的那个护身符还在。

他小心翼翼地将护身符递到长孙皇后的面前,轻声道:“母后,这是当初儿臣前往扬州时,您亲手做的护身符。”

长孙皇后缓缓伸出手,将护身符拿在手中,细细观摩着,眼中露出了一丝回忆之色。

紧接着,她缓缓抬起头,看着李安之的脸色中陷入了一丝迷惘,紧接着那一抹迷惘瞬间消散。

她颤抖着伸出手,试着摩挲李安之的脸颊,轻声呢喃道。

“谌儿,你回来了。”

“你从扬州城回来了啊!”

“谌儿,娘亲再也不要你离开娘的身边。”

第481章 五十万

“再也不要你离开娘的身边。”

短短的一句话,却就像是让阴霾许久的天空,露出了一丝光明。

李安之的瞳仁微微一怔,渐渐地流露出一丝清明之色。

母后的记忆恢复了,她在渐渐想起以前的事。

从李安之大婚、到李安之到出征突厥、再到李安之回援长安、李夏瑶的诞生、以及李安之前往扬州救灾,太子崩薨的消息传回长安……

这一桩桩一件件,皆在长孙皇后的记忆里浮现出来。

“母后,儿臣在。”

李安之长出了口气,心中一直悬着的巨石终于放了下来。

“母后,儿臣一直都在。”

长孙皇后眸中蕴着光,她看着李安之,看了许久,而后缓缓点头道:“在就好。”

说着,她伸出手,轻轻用手帕擦了擦泪水,“谌儿,你父皇是不是想要让你随军出征?”

长孙皇后被誉为一代贤后,所以在细细想起李安之之前的话,也是回过神来,记起了这件事。

李安之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道:“并非父皇所想,而是底下的大臣希望儿臣能随军出征。”

长孙皇后闻言,怔了怔,她垂着眼帘,佯作无事地问道:“谌儿,你心中是如何想的?”

如何想的?

说实话,如果李安之现在是了然一身,他此刻定然是想要随军出征。

首节 上一节 474/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