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85节

“先不用后撤。”论钦一眯起双眸看着远处的安西城。

他先前曾与程咬金的军队有过接触,当时大唐军队并没有威力这么大的武器。

如此想着,他抬起头看了看万里无云的晴空,略作思索,想必应该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虽不知大唐这古怪的武器到底是什么。

但看这样子的话,似乎在阴雨天并无法使用。

而且记得当时程咬金的军队在使用着这种武器时,根本就没有如此的放肆,反而处处都是小心翼翼的。

“桑吉,你可知道他们中原有一个著名的谋士,名为诸葛?”

被唤为桑吉的谋士闻言微微点头,道:“卧龙之名,如雷贯耳。”

论钦一微微颔首,眸中蕴着阴沉的光,道:“我记得卧龙曾有一计,名为空城。”

“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听到此言,桑吉副将似乎是想通了什么,眼前一亮道:“将军的意思是,如今这安西城的守将是在效仿空城计,故意虚张声势掩饰空虚,想要叫我等退兵?”

论钦一深吸了口气,道:“还不确定,我们先试探几番,再做决定。”

——

时间流逝的飞快,很快便到了深夜。

而在此期间,吐蕃军队始终驻扎在神火飞鸦的射程之外,按捺不动。

就在李安之准备自城楼上返回帅帐时,突然听到一声尖锐的哨声,远方的黑暗中,有零星的火光亮起。

是吐蕃的探子,而今在试探性的朝这边靠近。

“放箭。”

李安之很快便下达了命令。

接着又是几道火光划破黑夜,轰隆的炸响声宛若车辕滚过,叫城门附近的百姓也跟着心脏颤了颤。

吐蕃军队中,论钦一神色深沉,视线紧紧盯着那几道火光,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久之后,论钦一脸上没有丝毫变化,口中冷冷的再次下发命令。

“一个时辰后,再探,再试。”

而就在一个时辰之后,回应他的依旧是铺天盖地的火药,以及隆隆作响的爆炸声。

对此,论钦一并没有任何的感觉,“一个半时辰后,再探!”

吐蕃兵士不解。

很快,一个半时辰过去后,吐蕃人又派探子试探。

而回应它们的依旧是冲天而起的火光。

就连桑吉副将也有些迷惑,低声询问道:“将军,您这是何意?”

“这安西城的武器看起来还很充裕。”

仅仅只是几个探子罢了,何至于用这么铺天盖地的箭矢,简直就是浪费。

关键是还造不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论钦一瞥了桑吉一眼,而后看着前方冲天的火光,沉声道:“本将是在试探这大唐究竟有多少火药。”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你仔细看看这一次的火光是不是比第一次,第二次少了许多。”

桑吉副将闻言心中一惊,连忙仔细看去,不由得惊叹道:“果真如此。”

“难不成这安西城真的是在虚张声势?”

论钦一却仍是摇了摇头,道:“今夜就先到这里。”

“待到明日,派我吐蕃骑兵出去再探。”

虽然论钦一心中已有所猜测,但正所谓兵不厌诈,他还是觉得要更稳妥些才行。

打仗,可不仅仅打的是兵力,还有心计。

勾心斗角可不只是朝堂上的专属,就连打仗中,也是互相猜测和推演。

——

第493章 吐蕃攻城

没错……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正是郭嘉所给出的计谋。

如今吐蕃因着见识过神火飞鸦的威力,所以在距离较远的地方按兵不动。

而李安之自然不可能傻到开门去以少打多,但坐视不管,跟对方耗着,也绝不是李安之的性子。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引诱着吐蕃军队主动进攻,神火飞鸦才能派上用场。

在此基础上,也就有了郭嘉提出的一鼓作气的计谋,而目的自然是引诱吐蕃军队深入。

“太子殿下,对方的将领看起来似乎已经有上钩的迹象了。”

郭嘉笑眯眯地看着远处的吐蕃军队,他饮了口酒说道:“不然何至于如此三番两次地派人试探。”

“若是臣猜测无错的话,到明日恐怕吐蕃那边会派出骑兵部队,以此来试探安西城的底蕴。”

李安之微微挑了挑眉,笑问道:“那先生准备如何去做?”

郭嘉晃了晃酒葫芦,脸上满是自信的笑意,道:“简单至极,依旧以第二次的阵势招呼。”

“如此一来,那吐蕃将领必将会以为安西城是在虚张声势。”

“哦?”李安之有些不解,疑惑道:“若是要让对方迷惑,直接以第一次或是第三次的阵势招呼,不是更直接明了?”

“先生为何要用第二次那种中庸的阵势?”

郭嘉笑着摆了摆手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若是采用第一次的阵势,那么势必会让吐蕃军队以为我安西城仍有巨额数量的火药。”

“而第三次的话,如此零星的攻势,示弱意图更是明显,简直就像是在告诉对方,安西城的火药已经枯竭,快来攻打城门。”

“这样一来,若是对方将领疑心太重,必然不会选择攻城。”

李安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沉思了起来。

若是第二次的攻势,既没有第一次那么凶猛,又没有第三次那么示弱,给人一种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感觉。

面对吐蕃骑兵的试探,反而跟对待对方的探子一样的攻势,这就有些欲盖弥彰了。

这种情况就像是诸葛孔明的空城计,而郭嘉此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故意引诱对方以为安西城在上演空城计。

实则却是做好了关门打狗的准备。

这波啊……

这波叫做我预判了你的预判啊。

李安之想通了其中的门门道道,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不愧是被誉为鬼才的郭嘉先生。”

“这等攻心之计,真是叫在下眼界大开啊。”

郭嘉却并不倨傲,轻轻笑了笑,道:“太子殿下谬赞了。”

“不过今夜想必那吐蕃人应是会老实些,太子殿下大可安心的去睡一觉了。”

李安之也跟着笑了笑,他转过头看着周围兵士的脸庞,摇了摇头道:“安心睡觉倒是不太可能,我还是就在这城楼上,与大伙站在一起好了。”

此言一出,顿时叫郭嘉眉头微蹙,正色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说着,他缓缓向前走了一步,凑到李安之的耳边,以极低的声音劝道:“我知晓太子殿下想与底下兵士并肩作战,但您毕竟是太子,无论您如何想,但都应该以您的身份为重。”

“现在远不是您披挂上阵的时候,天子亲征之所以能鼓舞士气,并非是因为他一直在最前沿冲锋陷阵。”

“而是因为他能在重要的关头引领着兵士作战。”

“有句话叫物以稀为贵,这也是一样的道理,望殿下详知。”

这一席话,倒是叫李安之受益颇深,也是不再强求,微微点头后,便从城楼离开,回到帅帐中休憩。

——

不过李安之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毕竟如今吐蕃军队已是兵临城下,若他还睡得安稳,难免就有些没心没肺了。

次日天蒙蒙亮时,李安之便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的爆炸声。

听这动静,应该是郭嘉叫人再次放箭警示了。

稍稍洗漱过后,李安之立即赶往城门。

而这一路上,往日打开门做生意的店家皆是大门紧闭,似乎也感受到了战争的逼近,而今躲在家中瑟瑟发抖。

这一刻,李安之再次想起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论在什么时候,最底层的百姓,永远是灾难面前最直接的受害者。

幽幽叹了口气后,李安之只能暗暗在心中下定决心,终唐一朝,绝不叫外敌踏足大唐国境半步。

来至城门上。

首节 上一节 485/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