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539节

他伸出手拿起茶盏,却又放下。

此刻这轻轻的一盏茶,却像是沉重的山岳一般,叫他难以端起,难以下咽。

李安之也不着急,他将身体靠在椅背上,食指极有规律地敲击着案牍,发出清脆的响声。

过了许久,在这嘈杂的寂静中。

松赞干布终于有了动作,他抬起手将茶盏递到嘴边,而后闭上眼一饮而尽。

李安之这才露出一丝满意的笑,他缓缓站起身说道:“好。”

“我要见唐太宗!”松赞干布脸色阴沉下来,他死死地盯着李安之说道:“你终究只是一个太子,此事你做不了主。”

李安之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道:“当然可以。”

“明日我会安排人来接你。”

说罢,他便起身离去,只留下一道背影。

松赞干布抬起手臂,独自斟了杯茶,却并未喝下去。

他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桌前,沉默了许久。

“哗啦——”

伴随着一阵清脆刺耳的碎裂声,松赞干布攥紧拳头,看着满地的碎片,胸脯起伏不定。

李安之走出门后,看向一旁的鸿胪寺主事道:“明日待松赞干布离开鸿胪寺后,想个借口把除了松赞干布之外的所有吐蕃使节团的人,全部押送到大牢。”

第553章 白叠子收成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李安之心狠手辣。

此次跟随松赞干布来到长安的使节团中,亦有不少吐蕃重臣。

李安之绝对做不出什么放虎归山的事,若不是因为松赞干布也是穿越者的话,他甚至会考虑将是松赞干布也斩去头颅。

从鸿胪寺出来后,李安之看着长安的天空。

今天依旧是个大晴天,没有任何云彩遮挡太阳落下的光。

李安之长吐了口气,幽幽叹道:“就是不知道这天还能晴多久了。”

而后便钻进了车厢中,缓缓离开了鸿胪寺。

——

回到谌王府时,杜如晦已经等待多时。

李安之有些错愕,赶忙迎着杜如晦进府后,询问道:“杜大人今日怎么突然来了?”

杜如晦闻言大笑,打趣道:“怎么,太子殿下莫不是不欢迎老夫?”

李安之笑着摇头道:“杜大人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只是有些诧异杜大人竟会抛下白露书院的莘莘学子。”

听闻此言,杜如晦的脸上闪过一丝凝重,沉声道:“老夫此次前来见太子殿下,的确是有极为重要的事要与太子殿下商议。”

李安之看到杜如晦的脸色,也是闪过一丝凝重,收起笑意道:“愿闻其详。”

杜如晦抖了抖衣衫,说道:“太子殿下打趣老夫是抛下莘莘学子,但却不知此次老夫是为了不抛下大唐的百姓。”

如此说这,杜如晦便从广袖中摸出个用布包裹着的物件,递到了李安之的面前,道:“太子殿下请看此时何物。”

李安之满头雾水,在接过此物时,触及这熟悉的触感,顿时心中有些了然。

当即打开布条,就见到洁白的棉絮。

“这白叠子已经到了收成的时候?”

李安之有些诧异,连忙询问道:“不知今岁的收成如何?”

杜如晦长吐了口气后,微微摇头道:“今岁的收成不容乐观,而且只有十来亩的白叠子能够收成。”

“其他的大多不知怎地就死了。”

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种地是个体力活,但其实种地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事情。

土质、气候、浇水,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作物的收成问题。

所以,只是知道如何去种植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因地适宜的去开展才能最大化的保证收成。

很显然李安之只是将种植棉花的技术教了下去,但并没有考虑到长安城周边的土质和气候,所以导致今岁收成并不好。

听到杜如晦的话后,李安之也是深呼吸了口气,突然记起前些日子房瑶漪对自己说的话。

只是提出来,而不去落实监督的话,岂不是成了好大喜功之辈?

李安之微微蹙起眉头,手指轻轻揉捻着手中的棉絮,询问道:“杜大人,这种植白叠子的地,还有多少没收成?”

杜如晦略作思索后,当即回答道:“大约还剩下十五亩左右,其他的要么都收成了,要么就都死掉了。”

“长势如何?”李安之连忙问道。

杜如晦如实回答道:“都不容乐观。”

“这些地相对都比较贫瘠,白叠子的生长要远远慢于其他的地方。”

李安之闻言微微点了点头,他沉思片刻后,说道:“今日天色不早了,若是现在出城怕是也看不出什么。”

“明日一早,还劳烦杜大人来谌王府,我们一同去实地看看。”

杜如晦闻言点了点头道:“那便听太子殿下的。”

说过此事之后,杜如晦又继续说道:“太子殿下,这已经收成的白叠子,该怎么去做成棉衣?”

“我昨日特意叫人缝制了一件棉衣,但与太子殿下先前给到我的棉衣对比之后,却发现无论是保暖还是舒适,都远远不及。”

李安之抓了一把棉絮在手中感受着,只觉得太过紧实,而且还有些许刺手。

沉思片刻后,李安之若有所思道:“这白叠子收成之后,还需要诸多道手序,并非是直接便能当做内里去填充的。”

说着,他将棉絮放回案牍,沉声道:“明日我会将如何制作的流程写出来。”

“若要叫这白叠子舒适松软,还需要用到专门的轧棉机,这些我都会在明日安排出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有着系统的存在,李安之只需要从系统商城里购置张设计图纸,就能完成。

杜如晦听闻此言,也是面露笑意,悄然松了口气。

对于李安之的话,他自然是相信的。

太子殿下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所以只要是李安之说出来的话,他杜如晦就能放一万个心在肚子里。

待两人交谈过后,已是到了晚饭时分。

李安之要留杜如晦吃饭,但却被再三推辞了。

——

时值深夜。

谌王府的厢房内。

李安之也是将杜如晦的事与房瑶漪讲了出来,只是在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些许愧色。

显然也是知道自己横竖是犯了错误。

房瑶漪却是微微笑着,并不在意。

她缓缓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夫君如今只是试着去种植,并未大面积的推广,在这期间发现了错误,皆是对夫君的好。”

房瑶漪倒了杯茶,端到李安之的面前,伸出手轻轻握住李安之的手,柔声道。

“人无完人,便是夫君也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若是在这还未酿成大错前,便改正的话。”

“怎不能说是一件幸事?”

房瑶漪这番话简直可以说是对李安之是又敲又打,既隐约提醒了李安之的过失,也宽慰了李安之的愧疚。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房瑶漪流露出一丝疑惑之色,轻声问道:“夫君说的这白叠子需要什么轧棉机的话,这明日一天的时间就能赶制出来不成?”

“毕竟便是造件也需要时间。”

李安之微微摇头道:“自然是出不来的,不过我会叫人尽快去赶制,争取在三日之内就能将这轧棉机造出来。”

房瑶漪微微一笑,轻声道:“夫君还真是神人,有时候我就在想,夫君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怎么能弄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李安之讪讪笑了笑,连忙岔开话题道:“时候不早了,夫人我们还是赶紧休憩。”

次日一早,杜如晦便来到了谌王府外等着。

可以说是他昨天晚上一夜都没睡好,就惦记着田里的那点白叠子。

毕竟他是真正感受过棉衣的暖和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若是那些个收成的地儿,白叠子的产量都也叫人着实大吃一惊。

李安之简单的洗漱过后,草草扒拉了两口粥,便跟着杜如晦出门去了。

昨夜里他亦是翻来覆去的想了许久,终究是没想到什么好法子。

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系统商城的肥料。

首节 上一节 539/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