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梦幻大唐/大唐:从养萝莉妹子开始

梦幻大唐/大唐:从养萝莉妹子开始 第310节

“送给你了,就当朕的赏赐吧……”

赏赐?赏赐个鬼呀,这些东西都是本公子缴获的好不好,这是拿别人的东西赏赐别人,太他么的会玩了。

沈沐宸是挺喜欢收藏古董的,尤其是那些书籍确实有一些是古籍,可是那些瓷器全都是made in大唐呀!

沈沐宸苦着脸想着要不把那些瓷器都卖了,哎,不好处理。

“你小子什么意思,朕赏赐你东西,你还一脸的不开心……”

“开心,实在是太开心了!”

第422章 计划开始

贞观四年,这一年对大唐来说,可谓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自从东突厥被灭以后,大唐边患可谓是大大减轻,大唐周边各个国家也不敢轻易对大唐边境有所侵犯。

即使是有世仇的高句丽也消停了很多。

外部没有边患,内部也没有什么动乱,大唐正式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

百姓也过上了太平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大部分地区的百姓已经能吃上饭了,因饥荒饿死的人大大减少。

这一年大唐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是大唐建立以来最快的一年。

没办法,主要是解决了吃的问题后,百姓的目光就转到了其他地方。

大唐百姓很注重人丁兴旺这个问题,除非养不起,否则都是尽可能多的生娃。

还有就是大唐百姓夜里没什么活动,天黑了还要实行宵禁,大家都没事干只能使劲造娃了。

沈沐宸也曾给李二陛下建议过,解除宵禁这个禁令。

起初李二陛下不太明白原因,沈沐宸费了好大劲解释,最主要是百姓们白天忙着耕作,晚上没事干。

如果没有宵禁,不仅不会扰乱秩序,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百姓幸福感和对大唐的认同度。

李二陛下是被沈沐宸说动了,然并卵,那些大臣不太明白,各种阻挠,最后只能搁置。

后来沈沐宸就没怎么提建议了,提了大家一时也接受不了。

不过,这一年大唐朝廷也发生了很多改变。

大唐朝中制度基本上是沿用隋朝的,贞观四年大唐律法、制度等都做了各方面的完善。

在律法上废除了一些比较苛刻的、残酷的刑罚。

有关官属制定官吏的服色,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品服青,妇人服饰随其夫色。

……

沈沐宸对这些并不上心,他又过上了咸鱼般的幸福生活。

沈沐宸很少上早朝,因为他实在不想看那群老头子在朝堂上唧唧咋咋的。

有时沈沐宸觉得大唐的朝堂就像菜市场一样,这估计也是贞观年间的一大特色了。

李二陛下想做明君,还装逼的说不因言而获罪,这就给了那些文官们胆子。

不过有时也会出现很热血的一幕,武将言语上争不过文官,直接动手揍他们。

不过,沈沐宸看似吊儿郎当,其实他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沈沐宸就经常去工部,沈沐宸觉得自己的很多计划都能提上日程了,而且这也是个好时机。

大唐内不稳定,吏治还算清明,尤其是李二陛下的威严已经达到了高峰,沈沐宸在大唐已经站稳脚跟,也有了发言权,是时候做一些刺激的事情了。

沈沐宸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关于文化方面的,从知识教育层面打开局面。

在大唐,世家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能够左右朝堂局势,甚至是推动王朝的更迭?

主要还是他们掌握着资源,据说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世家掌握着书籍和教育资源,这样他们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学习的,即使是有书籍,没人教也是白搭。

即使是有了科举制度这种看似公平的机制,其实对穷人也没多大用,真正在科举中高中的还是世家的人或者是世家推荐的人。

沈沐宸想要动摇世家的根本,只能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发展,等到世家发现的时候也就晚了。

第一步肯定是要有足够多的书籍,不过想到现在大部分书籍还是用竹简记载,沈沐宸不得不先把纸造出来。

沈沐宸一走进工部,就看到工部尚书段纶站在大门口。

“老段,你站这干嘛呢?”

“干嘛?你说干嘛呢,这不是等你吗?”

“你还亲自迎接我,怪不好意思的!”

“你之前说的那个事情怎么样,能做出来吗?”

“老段把那个吗字去掉,你怎么对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亏得我这么上心。”

“不是,我这不是有点惊讶吗,这么多年了都没人研究出来质量上乘的白纸,你要是能搞出来,那可真是青史留名了,老夫也跟着你沾点光。”

“我办事你就放心吧,我这几天一直在研究总结,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快捷、廉价的造纸术,不过还需要工匠们实验摸索。”

“没问题,只要是有思路剩下的都不是事……”

“走,我们去试试看,对了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放心吧,这件事我已经禀明陛下,陛下亲自调派御林军看守,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那就好!”

两个人来到工部作坊,这里已经有一些有经验的工匠在等待吩咐了。

“对了老段,我让你准备的材料准备好了吗?”

“放心吧,不就是竹子吗,多得是,都在池塘泡了一百多天了。”

“那就好,给你,这是改进造纸术的详细流程……”

沈沐宸给段纶的是我国古书《天工开物》上面记载的造纸术,以大唐目前的技术,这种方法最合适。

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斩竹漂塘,斩竹嫩竹,放入池塘,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

沈沐宸来到几个大水池旁看了看里面的竹子,感觉差不多了。

“老段,可以了,接着下一步吧……”

“好!大家帮忙把竹子捞出来,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

“是!”

不过这个蒸煮可是很浪费时间的,这要蒸煮个八天八夜,沈沐宸就没心思再待下去了。

“老段,有你在这看着,就没我什么事了,我先回去了……”

“别呀,你这走了要是有什么问题,我找谁解决?”

“放心吧,这能出什么问题,再说了有问题你让人去通知我,保证随叫随到。”

“回吧,方正你在这也只能干看着……”

其实沈沐宸也不知道造出来的纸张质量怎么样,心里没谱。

毕竟,沈沐宸也没亲手试验过,只是从偶尔看到这个造纸流程,记住了个大概。

《天工开物》可是明代的奇书,明代时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了顶峰,应该没问题吧。

第423章 白纸问世

沈沐宸有时挺靠谱的,可是有时候又有点小坑人。

在段纶面前他可是信誓旦旦的说这个造纸术一定能够成功,而且生产出来的白纸质量上乘,绝对比大唐已有的纸张质量上好很多。

段纶还真就信了,主要是沈沐宸想要做的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段纶十分相信沈沐宸的能力。

可是接下来,段纶可是备受打击。

竹子混合石灰一起蒸煮了八天八夜后,段纶自信满满的开始了接下来的流程,可是第一批生产出来的纸张实在是太差了。

那还是纸张吗?说好的白纸呢?

这灰不溜秋的是什么鬼,关键是没法书写呀,长得丑也就算了,可是墨迹写上去还有阴影,这还没有大唐现有纸张的质量好呀。

段纶顿时有点泄气!

难道是那小子骗老夫呢?还是自己的操作有误?

段纶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造纸术已经出来很久了,大唐也有人想要改进造纸术,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造纸术的进步一直都比较小。

这也就导致了纸张的使用并不广泛。

难道还要把那个小子找回来?没办法了只能找回来沈沐宸看看原因了。

段纶让人去请沈沐宸了,没多长时间,沈沐宸就过来了。

“老段,听说你把白纸生产出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10/4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