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第399节

父子二人一路往青州方向而去,没了世家光环,二人衣物也逐渐破损,这般走街窜巷,一路上可谓是尝尽了人间冷漠。

袁耀毕竟年轻,虽说养尊处优,但该低头的时候也是能低头的,一路上,倒是逐渐有了几分成熟之色,袁术却是无法接受这种从一方霸主沦落到街头行乞,受人白眼的变化,一路上几次颐指气使,将本想善心发作,给他们些吃食的人给撵走了,到了琅琊一带时,奔波了一路的父子二人倒是并未给曹军追杀,但袁术却是病倒了。

袁耀无奈,一路背着袁术到了青州,想要见袁谭,但此刻他父子二人这般打扮,如何见得了,袁耀又背着父亲一路行乞到邺城,拦住了刚从大将军府出来的田丰。

也得亏田丰有心,察觉到异样后,这才让父子二人得到袁绍的接见。

“袁将军这一路奔波劳顿,染了风寒。”医匠收回号脉的手,看着袁绍摇头道:“而且拖的时日太长,更兼心中郁愤难平,这风寒能慢慢去,但心病却难除,恕老朽学浅,只能开些去风寒之药,但袁将军他……怕是命不久矣了。”

“再无他法?”袁绍皱眉道,虽然对这个兄弟很不爽,但看他落难至此,以前的恩恩怨怨也终是消散了不少,说到底还是一家人,入洛阳之前,二人关系其实还不错,如今见他这般模样,袁绍心中也不好受。

医匠摇头叹息一声道:“恕老朽无能!”

“您是这冀州名医,连您都无策?”一旁的袁耀连忙拉着医匠的手,带着哭腔道。

“公子恕罪……”医匠叹了口气,这种场面,他见过太多了,但终究是名门之家,还是说了一句道:“袁将军之病乃心病,非药石可医,若能除其心结,或可回天。”

说白了,袁术是自己把自己折腾成这模样的,想要恢复,说难也难,说简单却也简单,只要让他心气畅通了,那自然不药而愈。

但如何能让袁术心气畅通?

袁术的心结是什么?

这很复杂,如果现在能把曹操的人头送到袁术面前,可能会让袁术开心一点儿,如果能把孙权、吕布的人头也拿来,或许能再开心一些,但……可能吗?

袁耀很清楚,要想解开袁术的心结,靠外力是不可能了,只能靠袁术自己想通。

而袁术……显然没能想通,到了邺城的第三日,终究没能挺过去,撒手人寰,袁耀哭的很惨,袁绍在他身边安慰,将袁术风光大葬,然后又让袁耀入自己府中为官,虽然跟袁术纠缠不清的矛盾不少,但对这个侄儿,袁绍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袁耀这一路风餐露宿,一个人肩负父子二人的生计,看上去显然成熟了不少,对袁术的孝心也没得说,这样一个人,很难让人讨厌。

没多久,袁绍便让袁耀担任郡丞之位,掌管魏郡,可说是恩宠有加了。

同时,对于曹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成了中原霸主的事情,袁绍多少有些不满,尤其是袁术最后这副模样。

以往二袁之间有什么矛盾那都是袁家自己的事儿,但你曹操对我袁家人不该如此刻薄,欺负我这兄弟单纯,不但夺了人家的地盘儿,连命都没留下!

虽然袁术的命说到底是自己把自己气死的,但这笔账却是记到了曹操头上,袁绍有心征讨曹操,却被田丰等人拦住。

“主公,如今天下局势已然明朗,吕布虎踞关中,雄视中原,我军高居河北,曹操盘踞中原,鼎足而立,然吕布势大,前翻交战,关中军之精锐,主公想必还记得,若我军此时与曹操为难,不管谁胜谁负,吕布必然坐收渔利,在下以为,如今我军该做的是连曹抗吕而非与曹操相争,一旦陷入僵持,吕布必然入局,到那时,天下局势将难以预料!”田丰肃容道。

袁绍面色有些难看,前次与吕布交手,不说大败而归吧,总是没讨得便宜,更折了大将文丑,这种事,袁绍怎会忘记?需要你刻意提起?

当初就应该秘密叫人把田丰给砍了,这刚放出来没多久,又给自己找不痛快!

虽是如此想,但袁绍心中也清楚,田丰说的没错,最终没有发作。

许攸叹息一声道:“主公,在下也认为此刻非与曹操争胜之时,这关中实行科举,据我所知,冀州亦有不少人暗中去了关中,若长此以往,那关中就如同昔日秦国,假以时日,必成天下大患,我等当早作打算,联合曹操共讨吕布,而非自相残杀。”

郭图、逢纪等人也赞成暂息干戈,跟曹操结成同盟,准备积蓄实力,对付吕布。

袁绍麾下一众谋士还是第一次这般意见统一。

“科举之事,诸位有何看法?”袁绍见众人意见一致,也没有固执己见,要打曹操,多少都有几分气话在里面,不过提到关中,对于关中科举,袁绍还是有些担心,这玩意儿似乎是针对世家来的。

田丰闻言没了话说,科举之法他之前已经跟袁绍分析过,这东西看似大患,但也利于集权,只是在中原不合时宜,日后若能得天下,可逐步推行科举,将天下权利集中起来。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破坏科举其实也不难,就看这次长安科举,究竟有多少世家之人,但凡有一个,就可以谣言说此人乃世家之人如何如何,吕布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也是暗中联合世家云云。

这谣言对于百姓其实没有太大的杀伤力,对寻常百姓来说,只要不祸害,谁来做官都没关系。

这谣言主要针对的,是吕布麾下那些西凉将领,这些最早追随吕布的人,可以视作吕布麾下的新兴世家。

科举最先威胁到的,其实就是这些人,他们身居高位,这个吕布只要脑子没坏不会轻易动他们,但按照关中的律法,他们的家人可没这个待遇,想要入仕,还是得通过科举才行,考上还好,没考上会不会找吕布走走门路?

如果通了,那被唯才是举吸引来的人自然不爽,如果不通,那就轮到这些将领来闹事了,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田丰已经在着手,该说的都说了,此刻再说也没有意义,倒是可以听听旁人有什么主意。

然而让田丰失望的是,许攸、郭图、逢纪、审配这些人只是说此乃违逆祖训,大逆不道,却没有指出核心问题,他们会看不懂科举的好处?为何没人指出来?显然是藏了私心。

袁绍本想跟众人要些与田丰不一样的计策,然而却无一人能说到田丰这般深刻,心中多少有些不满,却也不便表现出来,与众人说了说接下来如何应对新的局势,曹操既然不打就只能拉拢了,最终也没个准确的方向便草草收场,天下经过这一番波折后,重归平淡……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

中原乱战吕布这边自然是知道的,不过现在吕布并不关心这个,如今长安城中,想要通过科举入仕之人已经齐聚长安,科举之日也将如期而至,整个朝廷如今都在为这件事而忙碌,其他事情,哪怕关东大战,于吕布而言也要靠后站,他现在对关东并不感兴趣,倒是这次牵扯了几乎所有诸侯,吕布对他们的战法更感兴趣。

“主公,这是自中原送回来的各方情报。”李儒皱眉将中原送回来的情报交给吕布道:“无论是暗探所得,还是此番卷入战事的曹、孙、刘、袁四家,都未曾有过使用火药的迹象。”

吕布经历过隋魏的模拟世界之后,就已经在暗中派人去往关东诸侯各地暗中探查,对于此番中原的角逐,他虽然没有插手,但对于各方诸侯如何打却是很关注。

然而并未找到能够威胁到关中的东西,袁术和刘备直接被打灭了,却并未出现吕布想看到的东西。

要么这些东西就是掌握在胜方手中,胜方还没出全力,要么就是根本没有。

不过无论是哪样,吕布也想开了,反正自己现在没准备平定天下,等自己准备平定天下的那天,诸侯手中就算有火器,恐怕也只是最早那一版的,自己到时候拿出来的跟他们拿的可不一样。

念及此,吕布也就不太关心诸侯如何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步步夯实根基,然后再蓄力扫平天下,这就足够了。

“罢了,这些事不要管了,六部之事准备的如何了?”吕布摇了摇头,看着李儒问道。

“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此番科举选才结束之后,与群臣朝议了。”李儒点点头,六部之事,他们已经商议了很多次,吕布提出的是个框架,细节方面是他和贾诩、荀攸、李儒、郭嘉、法衍、法正等人一次次校对完善出来的。

是否真的完美这没人能说准,但却是根据眼下朝局而定的,科举选才之后,立刻推出六部,科举之才,除了派往各地出任县令之外,也会有一部分良才直接进入六部,吕布的嫡系势力也会往六部填充,六部完善之日,三公九卿虽然会保留,但权力却是基本被架空了。

吕布再度与李儒核对一番之后,方才带着相关卷宗去见刘协,六部推广,刘协也是很关键一环,因为六部一旦推广,三公之权就消散了,吕布到时候要重启丞相,统领六部,刘协这一关还是要过的。

“太尉自行定夺便是,朕之言,还用么?”看着吕布送来的卷宗,刘协有些无奈道。

虽然当初已经答应了吕布建立六部,但这两年,吕布一边筹谋揽权,另一边却做出对自己一副尊敬的样子,开始觉的还好,但到后来,刘协感受到的就只剩下虚伪了。

明明你都可以直接夺权了,为何还要做出一副你狠尊敬我的样子?要么就把权还我,要么就像个奸臣一样别给我留念想!

人心会变,虽然刘协与吕布有过约定,但吕布毕恭毕敬的样子总能给他一种错觉,吕布不过是个臣子而已,他是听我的的,但当每当他被这种错觉左右,想要向权利伸手时,最终的结果却如同一盆凉水泼在他的头上,次数多了,刘协现在甚至讨厌看到吕布这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陛下才是天下之主,这等大事,自然需要陛下定夺。”吕布依旧语气平静。

刘协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勇气再跟吕布硬顶下去,语气略微降低道:“朕若是不同意,有用么?”

“有用,但六部之事两年前便已开始着手准备,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陛下若要拒绝,总需给臣一个理由,还有此番科举取士之才,有的是书院十年苦读,有的是不远千里而来的寒门庶子,陛下既然不愿,也该告诉臣,这些该如何处置?两年来耗费的人力物力就此作罢,又如何跟这些人交代?”吕布看向刘协:“陛下,国事关乎社稷民生,这天下虽然乃汉室天下,但臣子百姓是否就要为陛下一时负气之言将数年苦工丢弃?”

刘协闻言,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只是想要反抗一下吕布的权威,但反抗之后该如何做,他还没想,也没人给他出主意,满朝文武现在想想一个能够为自己献策之人都没有,刘协能看出这六部是吕布要掌控朝权,但若要抗衡,旁人只是鼓励他与吕布抗衡,却无人告诉他怎么抗?

“陛下乃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关系社稷民生,臣无意责怪陛下。”吕布退了一步,对刘协躬身道。

“太尉所言甚是,朕知道了,这件事便按太尉所说的办便是。”刘协叹了口气,吕布的话让他无法反驳,原本他以为自己是刘询,如今看来,说不定自己是刘贺。

说完,刘协拿起传国玉玺,在几张诏书上盖上印章,而后对着吕布道:“科举还有几日开始?”

“三日后便是开考之日,不过此番科举与前次大考不同,光是考核可能便需要半月,而后批复卷宗至少需一月。”

“为何要一月之久?”刘协疑惑道。

“此番科举,重在公允,所以考卷需糊名,而且考生考过之后,做好标记,然后由专人将内容誊抄,以免有人靠字迹徇私,待批复之后,再根据标记将卷宗取出,当即张榜,杜绝有舞弊时间,这其中过程相对繁琐,是以需要时间更久些。”吕布大概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了防止有人舞弊而做出的准备。

“此外,为了以示公正,上榜士子的文章、上榜理由都会当着众士子之面宣读,若有不服者,可当场申辩!”

这些只是大概规矩,吕布对此番科举十分重视,许多细则不到现场根本难以感受到这其中的严苛,总之吕布为了树立这第一届科考的威严和天下人的信心,将能想到的舞弊渠道都想过了,这场科举,只选才,不选门第,哪怕是吕布麾下的人也不准!

刘协听着这些,便觉这科考严苛,突然有些好奇道:“太尉,不知此番科考朕是否可以参与?”

“陛下?”吕布愕然的看着刘协,你参与算什么?

不过也明白过来,刘协是要亲自去体会一下科考的氛围吧。

虽然不合规矩,但吕布还是为他破了例,点头道:“如今学子记号尚未完成,臣给陛下寻一个,不过陛下,只要进了考场,除非陛下当场亮明身份,否则一应待遇皆会与其余学子一样,陛下可愿?”

“好!”刘协连忙点点头,终日待在宫中,除了和后宫嫔妃聊天谈心生孩子,最多的就是听一些大臣整日说些有的没的,既然无法阻止,刘协也想看看进入这科举之事,是否真的能为国选出良才。

这事儿对吕布来说自然不难,当下把杨礼招来:“此番你便作为陛下伴读陪陛下去科考,记住,除非陛下有令,否则不得透露陛下身份。”

“太尉放心,奴婢明白。”杨礼如今也是宫中老人了,位列中常侍,算是最高等级的宦官,但面对吕布,却不敢有丝毫不敬,哪怕吕布态度还是如同以往一般和善。

吕布没再多说什么,派人去贾诩那里拿了一枚考牌,上面有95的字样,这种数字是关中专用的,简单方便,适合用来整理卷宗什么的,也是吕布开创。

看着考牌,吕布便知道贾诩猜中了什么,暗笑一声老狐狸,倒也没有在意,只是将考牌递给刘协道:“因为要在考场中待半月,所以衣食住都在考场之中,陛下多带些替换的衣物还有喜欢的食物,考场中也有为参考士子提供的饭食,不过怕陛下吃不惯。”

刘协兴致勃勃的翻看着那枚号牌,然后看向吕布道:“太尉,你说朕该唤何名?总不能用朕本名去考吧?”

“陛下高兴便好,不必告知臣。”吕布摇了摇头,这事儿他就不参与了,刘协高兴就好。

刘协点点头,仔细思索着这些,吕布见没了其他事,对着刘协道:“如此,臣便先行告退。”

“太尉慢走。”刘协点点头,将吕布送出了殿门。

离开了皇宫,吕布眉头渐渐皱起来,天子心性不定,常常想改制定好的政令,这固然是有人在他耳边吹邪风的关系,但同样也证明了刘协能力的不足,但凡有些见识,就不该在此时提拒绝六部的事情。

至于幕后之人是谁再挑拨,吕布甚至都不想去查,完全没有一点章法,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没有全盘谋划,没有后续部署,为的只是恶心一下自己,这样的人,连做对手的资格都没有,但终归是有些不像话了,也是时候该治一治了。

出了宫门,带着典韦回到府中,吕布便下了几条命令,这命令看着有些莫名其妙,但只有参与过这件事的人知道究竟是为何,几人丢官的事情在如今到处都在讨论科举的长安城里,并未掀起什么浪花,但对于藏于暗中的有心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同

“那位就是当朝太尉吕布?”坊市中,一名身形挺拔的士子意外的看着远处穿着一身便服吃着一碗面的魁梧男子,他是进长安参加科考的士子,也想过见到吕布该如何说话,但却没想到第一次见吕布是在坊市间,意外之余,也不知道是否该去打招呼,更多的是愕然看着告诉他这事儿的人。

“外来的士子就是这般大惊小怪,太尉经常来坊间的,有时候会做些小玩意儿来卖,那东西真没的说,还便宜,我家里就有几个。”说话的小贩得意道。

吕布经常带着典韦和贾诩出来闲逛,时间久了,大家也渐渐知道了吕布的身份,都已经习惯了。

在长安,你要找哪个官员可能不太容易,但想要见吕布的话,真不难,在坊市蹲个几天,肯定能碰上吕布,毕竟长安城就这么大。

“你干什么去?”士子起身,想要去跟吕布见礼,不管怎样,此番科考若是考中,那以后就是在吕布手下办事了,不能失了礼数,但却被一旁的小贩拉住。

“既然见了,自然要去拜会。”士子皱眉道。

首节 上一节 399/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梦幻大唐/大唐:从养萝莉妹子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