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第418节

总之这几年都是蓄力阶段,这天下,吕布要一战而下,不动则以,动则天下定!

铁轨是什么,没人告诉马超,但不难理解,毕竟关中是有木轨的。

“这车……”马超看着吕布询问道:“岳父,此车可以一直运行?”

如果这阴阳炉车可以一直运行的话,那载运货物可比马车或是人背简单多了。

“有煤,有水便可。”吕布点点头道,当最后一代阴阳炉车出来的时候,煤的消耗量会控制到极少。

马超想了想那阴阳炉车的运行速度,若能一直走的话,从这里到洛阳可能一天就到了,去南也用不了一天,如果能往并州、蜀地也开一条就更好了,至少在境内运送物资的成本会大大降低。

不说武器上的优势,单是这阴阳炉车,便能让双方的后勤拉开,光是打消耗战都能将如今那所谓的四大诸侯给耗死。

更别说火神砲、雷神弩、震天雷这些新武器,在马超看来,等关中决定统一天下的时候,阻碍吕布扫平天下的,可能就是中原没有铁轨,运送速度会慢上许多了,除此之外,想不出其他阻碍。

“此处是我等机密,阴阳炉经过几次修改,如今便是将图纸给了关东诸侯,他们都未必能造出,阴阳炉车接下来会渐渐投入使用,铺设铁轨,带你来此,阴阳炉车在其次,是让你好生熟悉这火神砲等新兵器的使用之法,免得出兵之时,空有利器却不知如何用!”吕布一边走一边说道。

“超定不负重托!”马超肃容道。

接下来的几日,马超整日待在火砲这边,调来一支人马尝试用这种武器来进行大战,其实就是各种进攻的配合,光有火神砲显然不够,但若配上雷神弩和震天雷,野战之上,马超估计敌军基本没有什么希望。

当然,这两样保存不易,尤其是震天雷,是剧烈震动下能直接炸开的,能杀敌,同样容易伤到自己,如果在自家这边炸开,可能一个人炸了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炸,那样一来自己就能灭掉自己一支军队。

马超的意思,是军中专门设一支火器营,专门拿这震天雷和雷神弩,作战时只是一轮轰炸,估计敌军士气已经被炸的差不多了,如果这边出现自己炸自己的问题,也只是这一营受损。

火器营威力大,但培养起来却不难,毕竟这些东西最多也就配合一下协同作战,能听懂指挥就行,损失后能迅速重新组建。

多兵种配合协同作战本就是将领们作战指挥的常用思路,这种想法也正常,吕布也是很赞城的。

如此,马超在北工城待了半个月,到吕布准备回长安时,竟是有些恋恋不舍,一直到回到长安,马超都在念叨着如何能够李永火神砲的掩护,然后拿火药炸开城门作战。

接下来,马超陪着吕玲绮养胎,静等孩儿降临,吕布则是将徐荣招来北工城熟悉这些新武器的用法。

“主公,这些火器威力巨大,我军未来的伤亡可能不是在攻城时,而是在破城之后的巷战。”徐荣对于火器使用有自己的看法。

吕布点点头:“入城后自然不能用火器,这也是我提前将你等招来的缘故,打仗死人很正常,但破城之后,要将伤亡降低,屠城之举绝不容许,军中将士,要保证不伤百姓。”

如今对吕布来说,平天下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将平天下中,伤亡降到最低,让中原经历战火之后,还能有人来重建,这个问题反而比平天下更重要。

徐荣苦笑道:“要做这点颇难。”

打仗,尤其是破城之后,士卒们抢砸几乎都是常态,很难约束,或者说有时候将领们也不愿意约束,想要改这个毛病,可能要在军制上动手了。

“难也要改,常态不代表是对的,接下来几年,军中以军纪为主,以德教为主,我要一支仁义之师,而非血腥残暴之师,那样就算能打下天下,但也能毁了天下!”吕布沉声道。

“末将明白!”徐荣连忙一礼道。

他明白接下来是要为出兵做准备了,以关中军如今的实力,确实有资格建立一支仁义之师。

又过了几日,张辽和高顺也被调回,自有魏延、徐晃等人负责蜀中和南阳的兵力。

两人本来以为吕布是担心他们在各自地盘拥兵自重,虽然理解,但也多少有些不舒服,但当看到北工城的新兵器时,这份不舒服自然也就消散了。

见识过阴阳炉车后,张辽一脸憋屈的看着吕布道:“主公,这洛阳、长安建铁轨容易,我蜀中可很难建这个!”

蜀道难行啊,如今那条栈道还没建完呢,至于想要铺设铁轨,那栈道肯定支撑不住,往蜀中通铁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此事我已想过,待新的阴阳炉出来之后,我会带着马钧和阴阳炉去蜀中,蜀中大军到时候以船只南下为主。”吕布笑道。

蜀中往外打,还是以步军为主,其实以水军顺江而下更好,但要在蜀中建立水师很难,刘表和江东都不会容许吕布在长江上游造船的,一发现便会来攻,造些小船搞运输可以,但想要大规模造大船不行。

要遭装备阴阳炉的船更没有条件,如果幽州在手的话,吕布会在那里造船,而后直接自东海驶入长江,到时候水上就直接是吕布的天下了。

可惜如今幽州不在手中,蜀地在吕布的规划中,是以伐荆州为主,所以吕布准备带一台阴阳炉,让人在蜀中直接建个场地,专门给张辽配备火神砲、雷神弩、震天雷这些东西。

蜀地虽然险要,难出,但有了这些东西想要攻进去不容易,但想要打出去可就容易多了。

“多谢主公!”张辽闻言大喜,从关中往蜀地运这些东西确实不容易,但从蜀中造出来通过长江往荆州运就容易多了。

“继续吧。”

“喏!”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儒离世

吕布的十年计划已经过去一半,第二次科举也开始进入准备阶段,这一次,汇聚关中的考生更多,相比于上一次而言,这一次科考的范围更大,而且朝廷这边针对可能的舞弊行为也进行了一定补充。

此外除了长安书院之外,成都书院、洛阳书院、南阳书院等各家书院也都开始有学子尝试参加科考。

除了长安书院之外,其他三大书院相对还是有些单薄,不过没关系,下一届,应该可以出一些好苗子了。

相比于上一次科考而言,这一次科考要求更严格,上一次,能得个一分就可以入仕了,但这一次,初试至少需有五分以上,也就是说至少有一样能力拔尖儿或者是通宵好几个方向,这样才能达到要求。

一个是因为人多了,随着关中人口的增多还有日渐繁华,对官员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第二次科举即将到来,不过吕布的心情不大好,蔡邕病倒了。

生老病死本是常事,但看着现实中的友人开始离世,吕布心中终究还是生出一股难言的感觉。

“老夫大限已至,奉先莫要如此。”蔡邕拍了拍吕布的手,他看的倒是颇为通透,人吗,难免有一死,他已年过古稀,到了这个岁数,也算活够了。

“若能早些年学医,或可为你延寿几岁。”吕布叹息一声道。

“怪才!”蔡邕闻言有些无语的看了他一眼,若是旁人说此言,他多是嗤之以鼻,但吕布说这话,他信,这真的是一个不论学什么都能一学就懂,一懂就透的人,学问如此,医术亦如是,真不知道有什么是他学不会的。

“人总有一死,老夫这一生也算略有薄名,但若说真的让老夫觉的不枉此生的,却只有两件事,一件是能著完汉书,另一件便是做了这长安书院院主,看着一个个弟子成才,也让老夫觉的此生终究是为后人留下些许东西。”蔡邕有些怅然道。

他这一生,若论名望,那可不比四世三公差,也曾入仕辅佐天子,经历过宦海浮沉,但回顾一生,真正让他骄傲的事情,可能还就是应吕布之邀入主长安书院之后了。

虽然名声未必多好,毕竟在很多人心中吕布是十恶不赦的,但却是真正做了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今汉书已成,女儿也有了个不错的归宿,加上书院也已经步入正轨,他这一辈子算是无憾了,可惜……可能看不到第二次科举的盛况了。

只要这第二次科举成功,那科举的格调就基本定下来了。

“史书之中,必有伯喈公一席之地!”吕布笑道,蔡邕若是做官未必能有多大成就,但教育却绝对是当世之罪,吕布没见过郑玄,也不知道此人本事如何,但蔡邕在教育做学方面的成就,无愧其名声。

“昭姬!”蔡邕摇了摇头,对着蔡琰唤道。

“孩儿在。”蔡琰来到两人身边,对着吕布和父亲躬身一礼。

蔡邕抓着吕布的手道:“所谓举贤不避亲,昭姬的学问奉先是知道的,我走后,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书院,是否有人能操持好,奉先,你素懂识人,昭姬虽为女子,但若论学问,可担得起书院院主之责?”

吕布沉吟片刻后道:“第三次科举,会在洛阳举行,洛阳书院已建成多时,然洛阳书院历任院主借能力平平,若是昭姬愿意,可去洛阳书院作为院主。”

蔡邕所说也没错,蔡琰在育人方面的能力也确实不下蔡邕,这书院教书的话,自然不像当官或是从军那般严苛,况且蔡琰本身也是博士,才名在外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长安书院这些年,管理能力也是有的,让她做一院之主,自是足够。

不过长安书院不行,不能让人认为这长安书院是家族式的,家族式书院可以有,但不能是现在,如今整个京兆地区随着经济的繁荣,已经有大量的家族愿意将孩子送来,至少眼下,长安书院的影响力极大,不能让人生出这是私人书院的错觉。

“这便好。”听到吕布答应,蔡邕笑道,在哪儿当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希望自己女儿一身才华就此因为嫁人而埋没。

“谢太尉。”蔡琰也对着吕布盈盈一礼。

“还有一事……”蔡邕看向蔡琰,蔡琰会意,躬身告退。

“说吧。”吕布大概知道是什么事了,默默地坐在蔡邕身旁。

“老夫这辈子都是汉臣,多谢奉先没让老夫做出……悖逆之事。”蔡邕苦笑道。

“我也是汉臣。”吕布叹了口气道。

蔡邕摇了摇头:“不一样的,这世间万物,自有天数,昔日尧舜不也是如此,这王权更替,其实也无需那般暴虐。”

吕布点点头,心下多少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替真的没有暴力吗?那个时代距今太远,已不可考,但以吕布对人性的了解来说,几乎不可能,除非如同现在这般,前者没有任何翻盘的能力,被迫自愿。

“放心,我不会害陛下。”吕布看着蔡邕笑道。

“如此,老夫便可安心离开了。”蔡邕笑道。

吕布正想宽慰两句,忽然心有所觉,回头看时,蔡邕已经闭上了眼睛,抓着吕布的手也无力垂落。

微微一怔,随即叹了口气,将蔡邕的手放好,起身走出房门,看着等在门外的郭嘉和蔡琰,默默地摇了摇头。

或许刘协才是蔡邕心底深处最深的挂念吧。

房间里传来蔡琰的啜泣声,郭嘉跟在吕布身边,苦笑道:“老师看似洒脱,其实这些年,心中终究是横着一根刺,如今人走了,这根刺自然也没了。”

吕布回头,看了郭嘉一眼:“奉孝在说什么?”

郭嘉认真的看向吕布道:“主公,有些事情,该走的时候便走,顺势而为而已,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若顺势而行,平定天下足以稳固主公地位!”

“然天尚未予我。”吕布笑着摇头道。

“或许吧。”郭嘉也笑了,并未在多言,双方都明白对方在说什么,有些话,点到即止便可,不过蔡邕刚去,郭嘉作为弟子兼女婿,直接这般笑可不好,很快收束了表情,渐渐酝酿出悲伤的情绪,将吕布送到门口时,双目已是通红,蔡邕无子,这身后之事自然该是他这女婿来操办。

蔡邕死是大事,作为当代仅存的大儒,蔡邕的死可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刘协亲自下诏,令天下诸侯缟素,为蔡邕送终,听不听是一回事,但这个诏书得下。

关中境内,各州郡刺史、太守也纷纷身着缟素,为蔡邕送行。

至于蔡邕配不配这个规格,这没人说得准,不过曹操和袁绍是接受了朝廷的诏书,在闻讯后自发身披缟素向西拜别蔡邕。

曹操曾经在蔡邕门下求过一段时间学,对于蔡邕也是颇为敬佩的,更是一直以弟子自居,如今蔡邕驾鹤西去,就算没有朝廷的诏书,曹操也会为蔡邕送行。

至于袁绍,早些年逼死郑玄,虽说不是有意的,但这一点也一直是袁绍被人诟病的,如今蔡邕一死,袁绍也希望通过这一点来抹除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大诸侯加上朝廷都如此做了,孙权和刘表跟蔡邕虽然没什么交集,但也自发的各自身披缟素,为蔡邕树立了灵位。

“嘭嘭嘭~”

鄄城,曹府,三枚利箭破空而出,六十步外箭靶先后被命中。

曹操看着手中的连弩,满意的点头道:“不错。”

“主公,这连弩乃是根据关中军留下来的零星弩机复制而成,这其中机关颇为精巧,要想大量装配很难,而且此物的箭矢也需特制,在下试过,若换成寻常箭矢,弩身需得改造,改造之后,便很难达到这个射程。”一名工匠给曹操讲解着连弩的优劣还有关中连弩的原理。

距离给蔡邕戴孝已经过去半月了,曹操如今更关心吕布是否会趁此机会登基,毕竟蔡邕算是关中对吕布唯一有影响力的汉臣,如今蔡邕一死,对于吕布来说,是最佳篡位时机。

首节 上一节 418/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梦幻大唐/大唐:从养萝莉妹子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