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第82节

“哦?”吕布挑了挑眉,看向他道:“说来听听。”

“主公经此一战,这西凉名义上是朝廷的或者说太师的,但实际上,已经掌控在主公手中……”

“停!”吕布打断魏续的话,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这些言语,何人教你的?”

“无人教我。”魏续停止了胸膛,认真的看着吕布道:“自那日主公与我长谈之后,末将这些时日在陇关,没事便是看书,也懂了不少道理。”

“哦?”吕布有些狐疑的看着魏续,他现在有两个小舅子,一个魏续,一个王灵,但从感情上来说,自然是跟魏续更亲近一些,只是魏续一直不学无术,让吕布十分头疼,哪怕此刻,还是怀疑有人在背后教他。

当下吕布又问了几个兵书上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需要对兵书有一定了解并且有一定从军经验才行,而魏续的回答虽然不甚全面,但有自己的一些见解,看得出来,这小子真的开窍了,懂得发奋图强而不是像以前一般狐假虎威了。

“好!”考教过后,吕布忍不住抚掌赞道:“伯川,我一直希望你可以成为我左膀右臂,如今将这陇关交给你,我也能放些心了。”

这西凉是吕布的退路,而陇关时吕布退往陇西的门户,只要陇关还在,就算吕布争夺长安失败了,他也有退路,可以退回西凉,南可谋略川蜀,东可伺机重夺关中,只要此地在,吕布就立于不败之地。

唯一的问题是,吕布现在手中没有太适合的人,张辽需在武威帮他镇守河西四郡,高顺将要随他回长安,而陇关又至关重要,交给旁人吕布不是太放心,别说什么一视同仁,真正做事,还是亲疏有别的,若魏续还是跟以前一样不堪,吕布就只能将王灵留下把魏续带在身边了。

还好,这一次,魏续没有让吕布失望,够资格为他分担一些压力了。

“末将昔日不懂事,累的主公为末将操心,主公放心,自今日之后,魏续便是主公手中之盾!”魏续对着吕布一礼道。

“哈哈~好!”吕布看着魏续的模样,已经许久未曾这般开坏了。

“主公,有何好事?”马超自门外探头进来,看着吕布好奇道。

“我这妻弟终于开窍,肯学学问了,你说是否是好事?”吕布看着马超,发自内心的笑道,若是马超这块璞玉能够如魏续一般自己懂得学习了那该多好?

“这……自然是好事,无甚事的话……末将去找华雄将军讨论兵法~”马超干笑两声,看了看魏续,又看了看吕布,知趣的缩回头去,一溜烟跑了,作为一名护卫做到这个份儿上,换个人,就算脑袋能保住,这职位也早被人换了。

“主公,最近这些年轻人……唉~多少人想学都学不了?”魏续看着马超离开的方向,摇头晃脑的道。

吕布瞥了他一眼道:“读了几月的书,莫要太过自满。”

魏续有个很大的毛病,有点儿成绩便会飘,比如第一次跟着吕布打了胜仗,哪怕不是他打的,也会十分兴奋,好似自己主导打赢了仗一般,这个毛病要是能够改掉那就最好了。

当然,吕布会敲打,不会直接跟他说,人这种生物有个怪毛病,不吃两次亏是绝对听不进人言的,而且最排斥的就是旁人说教,所以吕布现在是尽量克制自己莫要给别人说教,有时候直接动手比说教更有用。

不过魏续这么大人了,动手多少有些不好,所以吕布也只是敲打他几句。

“主公放心,末将必定谦虚谨慎,不会犯错的。”魏续哈哈笑道。

“但愿。”吕布也只能信他了,陇关这地方,留一个人守住后路就行了,未必会用得上。

在陇关休息一日,次日一早,吕布便带着大军再度启程,这次却是直奔安定而去,一路上,长安的消息如同雪片般传来,去岁冬季的一场大雪,关中会冻死很多人这是吕布早有预料的,但他没料到的是会尸横遍野……

第九十八章 前兆

李傕和郭汜升官的奏书在朝议上被郑泰提起,而后王允选择了附和,再然后理所当然的被驳回了。

这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镇西将军还好,勉强够得上,但卫尉不说已经许给了吕布,单是李傕的功绩也差了很远,真给他了,以后怎么封?

但升官请求被驳回这种事,哪怕不是自己提的,心理上也不会太痛快。

“将军恕罪,此事时我等思虑不周,应该再等等的。”郑泰一脸歉意的道。

李傕摇了摇头:“与尚书无关,是我等太过心急了。”

这些时日几乎住在了百鸟楼,享受着这人间仙境一般的日子,郑泰、士孙瑞乃至王允对他们都礼遇有加,不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单是这实实在在拿在手中的好处,李傕和郭汜也没理由向郑泰他们发火。

但这火气和怨气还是有的,不能往朋友身上发泄,那就只能落在其他人头上了,虽然没人提过董卓一次,但作为拒绝这次升迁的罪魁祸首,这怨气不敢说但肯定会有大半是落在他头上的。

只是作为长安城的主宰,董卓自然不会在意两人的这点儿怨气,毕竟在董卓看来,郑泰等人的提议实数有些好笑,尤其是卫尉的这个,李傕无论功绩还是在朝廷的人望,哪一点够得上?就算董卓现在手中缺人,但安排朝廷官员那也是很慎重的,尤其是九卿这类。

吕布南征北战,不管是虎牢关还是在西凉立下的功劳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安排他做卫尉把他拴在长安,朝臣也不会有什么不满,但李傕能力虽然不错,但放在卫尉上就有些过了。

虽说董卓现在已经不在意那些士人的看法了,但有些规矩还是得守,否则封了李傕做卫尉,那牛辅、董越、段煨怎么封?

其实这种事情想一想也知道不可能,但李傕这段时间被人捧的太高,加上他也确实有能力,所以不知不觉中,李傕对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这种偏差也正是怨气的根本。

人不会因为自己达不到的高度而生气,就像一个士兵不会因为自己没被封为将军而心怀怨恨,但他会因为战后没被封为伍长、什长而怨恨,但觉得自己能达到却没有达到的,就是怨气的根源。

从这点上看,误人的不是酒色,而是别人的吹捧,当身边不断有人捧你捧到你自己都信的时候,那往往代表你已经被人控制了。

至于郭汜……这百鸟楼已经足够控制他了,而李傕好利,却没能得利反而让他对董卓生出了怨气。

郑泰和士孙瑞对视一眼,显然,他们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现在只需再加一把火了。

“原本我等也是以为太过心急了。”士孙瑞叹了口气,接过一觞酒痛饮一口,哈出一口酒气,方才冷笑道:“谁知这卫尉之职,太师早就心有所属!”

“哦?”李傕坐起来,皱眉看向他:“士孙仆射如何知道?”

“下官也是回来后听人说起,远来太师早已将这卫尉之职封给了那吕布,唉~”士孙瑞说完,还叹了口气。

董卓封吕布为卫尉之事还没传开,毕竟这并不是在朝堂上议定的事情,而是直接让天子下的诏书,李傕等人自然不知吕布早已被定为卫尉的消息。

“吕布!?”郭汜坐起来,一把推开佳人怒道:“一介背主之徒,他有何德担任九卿之位!?”

吕布的能力、功绩其实坐卫尉也说得过去,至少比李傕更合适,这方面没什么好打击的,但三公九卿这种位置不是有能力就够的,还得德行够才行。

当然,若按这个来说,别说吕布,董卓这个太师也不该坐,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吕布并非西凉系出身,虽然董卓此举是在削弱吕布的实际力量,但他们不知道啊,本来吕布一路高升,压过他们这些西凉老将便已经很让人不满了,如今若封了卫尉,那不是连牛辅、董越、段煨这些人都被盖过去了?

一想到以后见了吕布就自动矮了一截,李傕和郭汜就有些接受不了。

凭什么一个降将的地位还在他们之上?

“唉,太师近来越见暴虐,行事也越发独断。”郑泰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傕和郭汜没有说话,但对这话显然是认可的。

计划基本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差不多该走第二步了!

郑泰和士孙瑞没有再扇风加火,凡事得有个度,两人心里有这个想法,剩下的慢慢发酵就行了。

另一边,士人突然为李傕和郭汜求官的事情,自然引起了李儒的警觉,士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帮两人,所以这两人何时跟士人走到一块儿的?

“岳父,李傕、郭汜二将入长安已有多时,该让他们回去镇守才对,这般一直盘桓在长安也不是事情。”李傕看着董卓道。

“他们在身边正好,如今这关中暴民四起,长安这边人手不足,再说虽然卫尉、镇西将军不能给他二人,不过他二人随老夫多年,此番回长安想要搏个前程也是应该,如今他二人担任拱卫长安大将,也不错。”董卓显然有着自己的看法。

“但他们二人此番与士人走的有些近了,我担心二人会否……”李儒皱眉道。

“会怎样?他二人会来杀我不成?”董卓冷笑道。

李儒闻言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担心的确实是这个,但那两人跟随董卓多年,显然董卓并不认为两人会背叛,而李儒也没有证据,此时与董卓说这些,未免有挑拨之嫌。

最近董卓脾气越发暴躁,动辄动手伤人,而且对李儒的话也不再像往常那般重视,甚至有时候会直接开口喝骂,这让李儒失望同时,也有些惶惑,如今的董卓再不是往日那个刚猛果决的西凉霸主,暴躁的外在下掩藏不住的是内心的惶惑和疲惫。

董卓已经老了!

看着不知何时华发已经完全成了白发的董卓,李儒突然意识到此时的董卓更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心中带着无尽的惶惑与不安,却再无半点魄力,长安这一年来的精力彻底将董卓心中的抱负和锐气磨平了,现在的董卓只想苟安渡过余生,再无丝毫进取之心了。

董卓建起来的郿邬,更像是给自己建立的坟墓,这可不是李儒心中在咒董卓,身处董卓现在的位置,是没有退路可言的,路只有两条,或是平定天下,权倾四海,另一条……就是万劫不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的。

但现在董卓停下来,就等于是自己选了第二条路。

看着董卓重新躺下的身影,李儒捏紧了拳头,心中也开始出现惶恐的情绪,董卓一旦倒下,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他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岳父,儒先去处理些政务。”压下心中的惶惑,李儒对着董卓一礼道。

“去吧。”董卓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肥胖的身躯躺在榻上好似一座小山,随着呼吸上下鼓动,他真的已经老了,这肥胖的身躯不知何时已经成了负累,只是动一动就感觉有些疲惫了。

李儒对着董卓一礼,转身离开房间,李傕和郭汜的事情让他心中很是不安。

另一边,司徒府中。

“确定可行?”王允有些不放心,因为吕布的关系,他对李傕和郭汜的拉拢这件事上分外小心,在确定两人对董卓心生怨气并且跟他们足够亲善之前,王允都不愿意暴露真实目的。

“司徒公,莫要因那吕布之事乱了方寸,此时二人对董卓心生怨气是事实,而且谋刺董卓之事,也非落在二人手中,我等只要确保在我等动手时,二人能保持中立即可!”郑泰笑道:“这件事,由我来劝说,到时候我等动手之时,他们只需不动,这禁军我等已经掌握六成,他二人如今掌握戍卫军,只要这两部人马在手,董卓一死长安也不会乱。”

士孙瑞点头道:“不错,我等死士早已备好,司徒公,这世上的事可没有十全之事,此时若不动手,待那郿邬建成之日,我等谋诛董卓之事会更难。”

王允沉思片刻后断然道:“就依两位所言,明日一早,我便邀董贼入朝,我将死士安排于此,君荣持陛下诏书,只待董卓一死,便去掌控虎贲、羽林二军,此二军将领已被我暗中说服,你以此二军为主,迅速拿下禁军军权,我等手中必须有军权方可与李郭制衡,李傕和郭汜那边便需公业出手,此二人虽亦为贼,然此等时候,需他二人为长安依凭,其他的,待朝局稳定之后再说。”

郑泰和士孙瑞点头答应一声,与王允商议了一些细节,而后各自离去,为明日之事准备,王允则趁夜去往皇宫,虽然天子身边有董卓眼线,但皇宫的禁军已经被王允策反了,这些眼线王允自然了如指掌,明日便要动手,也不怕暴露,入宫后便命人将这些董卓眼线一一击杀。

至此,万事俱备,只待董卓入宫!

第九十九章 长安乱

董卓现在对上朝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从过去一年执政经验来看,这朝堂上除了跟那些士大夫扯皮,基本也没什么结果,董卓这边的大多数决定都是董卓跟李儒、王允等少数人决断的。

不过天子相招有要事相商,董卓也不好拒绝。

绵绵细雨不断垂落,董卓坐在车轿之中看着窗外雨幕中长安的街景,空荡荡的道路上,也看不到几个行人,按说不该是如此才对,阴沉沉的天气也让他的心情有些低沉。

自开春……不,从去岁冬季开始,长安便是大雪不断,开春以后更是阴雨连绵,这实在不像是个好兆头,今日既然要参加朝会,要那些公卿出钱量赈济灾民估计是难了,跟天子商议一下祭天的事情吧,虽说春雨很珍贵,但要雨水成灾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么一直下下去,董卓担心今年会比去年更麻烦!

虽说现在有些破罐子破摔,但心中也会牵挂这局势,终究是无法完全放下,在舍与得之间左右摇摆,这才是最痛苦的。

“太师,到了。”马车停下,随行的护卫在车外恭声道。

“嗯。”董卓起身,肥胖的身躯费力的从车里出来,两旁侍卫连忙上前,一人在地上摆上胡床,另一人架着董卓的胳膊将他从马车上扶下来。

巍峨的宫墙在雨幕中显得有几分阴森,董卓带着两名护卫入宫,自然没人会不开眼的来拦他,只是当董卓入宫后,敞开的宫门缓缓关上,犹如巨兽合拢的血盆大口,沉闷的关门声在雨幕中并未传出太远。

董卓在护卫的陪同下来到宣室殿时,却并未看到满朝文武等待,只有宣室殿外的玉阶之上,有一人负手而立,居高临下,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董卓,细雨打湿了衣衫,但他却如同雕像般站在那里。

“子师,其他臣公何在?”董卓看着立于玉阶上的王允,心中有些不悦,这样的目光跟平日里的王允迥异。

首节 上一节 82/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梦幻大唐/大唐:从养萝莉妹子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