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102节

在济南惨案中,此案中中国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甚至就连蒋介石派去交涉的代表都被日军虐杀。

而在这一事件,自然是引起了中国人的广泛愤怒,但是蒋介石却以“小不忍则乱大谋”为由,下令不抵抗,要“以文明战胜野蛮”,不了解的人还以为蒋介石是和甘地一样的,相信“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呢。

蒋介石的这个表现按说应该会引起广泛的批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对蒋介石的批评声并不算高。因为大家的批评和指责都指向了日本,甚至在李谦和曾琦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这样的国家主义者都对蒋介石这时候的不抵抗表现出了一定的理解。

“中国如今毕竟还是太弱了,而张作霖又是日本扶植起来的。如果在这个时候,和日本人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战争,那就可能会失去来之不易的统一的机会。暂时退一步,利用国联和舆论,拖住日本人,先完成全国政令的统一,然后再积蓄力量,最后再和日本人算个总账。”

在知道李谦准备和梁漱溟一起准备搞乡村建设,曾琦也很感兴趣,便跑来找李谦了。然后两个人在闲谈中就提到了这个事情。

“不对,慕韩兄,你这说法不对。”李谦摇摇头道,“蒲松林有个故事,你听过吧?”

“什么故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头……’”李谦道。

“这个确是看过的。没想到涉川你也看《聊斋》这样的东西呀。”曾琦笑道。

“日本就像那里面的狼,狼是要吃人的,你让它们占的便宜越多,占便宜占得越容易,越没有代价,它们就越是觉得你好欺负,逼迫你,欺负你就会越急。这就是苏老泉说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现在日本人这样蛮横无理地欺负上来,我们毫无抵抗地就让他们把便宜占了,他们当中的那些发起挑衅的人都占了便宜,立了功。日后,那些想要立功,想要升官的,会不会依葫芦画瓢,也找机会来挑衅我们一下?而且挑衅的程度,对于我们的伤害肯定会更大,到时候,我们怎么办?继续退让吗?那就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了。但若是我们不退,到时候造成的冲突只怕会比这一次可能造成的冲突更大,那到时候,对我们的压力说不定更大。

比如说,慕韩兄你也知道,如今的南京政府这边虽然号称是一个完整的政府,但是内部并不是一个整体,说得更明白些,李宗仁他们一伙,阎锡山一伙,冯奉先一伙,哪一个是真的能听中央政令的?他们不都是军阀吗?墓韩兄你也知道,中华的习惯之一就是统一之后,一般来说就要削藩。放在如今,就是要削他们这些军阀。到时候国内正在这个关口上的时候,日本人又蹦出来,而且给我们玩个大的,怎么办?”

“还能玩个什么大的?”曾琦道。

“直接出兵,占了辽东半岛,甚至玩的更大点,把奉天占了。抵抗不?不抵抗就继续扩大,甚至扩大到一口气把整个东三省都吞下去;抵抗,那自然就削不了藩了。真要到了这一步,越发的骑虎难下,无论是战是和,损失都要比现在用兵抵抗更大。所以我觉得,还不如现在就和日本人狠狠地打上一仗。这场战争,我们固然没有准备好,但是日本就准备好了?我才不信呢。而且英国人美国人就看着日本把整个中国霸占了?真打大了,就日本现在的力量,还真的能吞了中国?只要战争持续,日本人从中就得不到好处。宁可我们多吃点亏,也不能让人家占到了便宜,有了收益。呵呵,自古以来,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日本人也一样。哪怕我们吃的亏大一点,只要他们也一样吃亏了,那他们就没有继续挑衅的动力了。这就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其实,慕韩兄你应该还记得,我在法国遇到的那个事情吧?当时对我来说情况真是万分危急,甚至于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害怕,那个时候,那前面真的就是地雷阵,是万丈深渊呀。我那个时候,只要稍微软弱一下,不要说现在的成绩,只怕在法国连书都没法继续读,只能灰溜溜的跑回来,甚至被丢进法国人的大牢里去了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宁可被人打得头破血流,也是绝对是一步都不能退的。”

曾琦望了望李谦,叹了口气,却转了个话题道:“涉川,你组织的那个调查,如今情况怎么样了?”

李谦听了便回答道:“梁先生那边有他和他的六七个学生参加,我这边也有十多人参加,加起来一个二十多人。如今基本上已经准备好了。大概两天后就准备出发了。”

“涉川,我们党也有两个青年想要跟着去看看,你看能安排进去不?”曾琦便问道。

“如今船票呀什么的都买好了,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同一条船的。”李谦道,“实际上,这件事情,如今是梁先生亲自带队,他比我更清楚。这事情你最好直接找梁先生,至于我,我觉得愿意参加这个调查的青年越多越好。要不是因为我的研究还有各种事情实在是忙,而且我这人,组织能力没个组织能力,又不懂医学,也帮不上什么忙,我自己都想要亲自带队去了。”

曾琦和李谦又说了两句,便告辞出来,去找梁漱溟。见到梁漱溟,他便又将这些话提了一遍,梁簌铭自然也不会反对,于是

李谦说自己很忙,倒也不全是托词。因为现在实验室设备也正在安装测试,虽然有包括李强在内的人帮忙,但是每天还是忙得要命。

这样一直忙到六月,上海大学理工学院的实验室总算是准备好了。靠着李谦这个金字招牌,再加上在亚洲都排得上号的实验室,李谦将侯德榜先生给请了过来,在化学院担任了院长。又跑到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来的南京大学),大挖墙角,不但把吴有训先生给挖了过来。甚至当第四中山大学的校长张乃燕先生知道李谦跑来挖墙脚,因而赶过来挽留的时候,李谦干脆直接对着张校长也挥起了小锄头。

“张校长,我们都是学理的人,我们都知道,咱们和文科的那些不一样。文科的研究,有文献就够了,咱么理学的,一身本事,都少不了要考实验室,你说是不是?”李谦道。

张乃燕先生自己也是化学方面的博士,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说:“李校长,我知道你那里实验室好。但是你这样挖我的墙脚,我们学校的学生怎么办?”

李谦听了,便道:“张校长,理学要出成果,要出好学生,没好的实验室怎么成呢?贵校虽然是政府很看重的学校,但是如今政府给的经费有限。实验室和我们的已经有明显差距了。而且,我如今还可以保证,我个人每年都要向实验室投资至少五万美元,甚至更多。而且我还能在欧美各国拉来不少的资助。我们的实验室会原来越好,将来甚至说不定能达到欧美国家的一流大学的水平。这样的实验室,那才能让吴先生的才华得以全面的发挥出来,如今你一定要把他留在你这里,这不是浪费吴先生的才华吗?

张校长,我们都知道,搞科学,要趁着年轻!一个人真正能出成果的年岁也就那么几年。老科学家,其实出不了什么成果了的。说起来其实不仅仅是吴先生,包括张校长,我觉得,您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要不干脆到上海大学来兼任一个教授吧!您想,您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在这里却做不了实验,就到上海大学来做,您的学生也是一样,跟着您也能用上最好的实验设备,更容易学得好,更容易出成果。

其实南京和上海也不远对不对?坐火车也就一天的车程。吴先生照样可以在你们这里继续兼任一个教授,时不时地回来讲讲课,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学生,也可以带到我们那边去用我们的实验室,反正毕业的时候,一就算你们的人,发你们的毕业证,你们也不会亏,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情,您说是不是?”

张乃燕想了想,他也知道,在这个对抗中,他的胜算很小。吴有训和他关系不错。但是吴有训和李谦的关系一样不错。李谦在拿到诺贝尔奖的时候,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就认识吴有训了的。而且,他也知道,交情这东西,在面对实验室和出成果的诱惑的时候,其实是很没有说服力的。甚至刚刚李谦提到说他也可以去上海大学兼任一个教授,利用上海大学的实验室资源的时候,张乃燕自己都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他如今其实也很清楚。李谦这一锄头挖过来,他挡不住的。只不过他还是想要尽一尽人事,顺便看能不能减少点损失。

“李校长,我听说您的联合数学研究所是上海六校联合的。”张乃燕说,“那上海大学的实验室,能不能也弄成联合的呢?”

“张校长呀,我倒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这事情不是那么好办呀。你知道这个实验室的经费,很大一部分都是校董罗斯福先生的投资捐助。如果突然变成联合的了,在产权上就很麻烦。对于继续获得投资也不利。不顾贵校的教授如果在我这里任职,那么每年给贵校一定的使用时间,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嗯,张校长,您要是亲自去我们这里当个教授,这个时间上,我们肯定不会让您吃亏的。您想,上海大学的化学院和理学院,都只是刚刚开始招生不是?这个时候,肯定填不满实验室。您如果在上海大学当化学教授,这空出来的实验时间和实验设备,放着也是放着,您的学生过来用用,还能有什么问题?”

张乃燕想了想,觉得的确是这个道理,这所实验室虽然是上海大学的,但是上海大学现在才刚开始招收一年级的学生,这个空缺,估计一大堆的学校都在盯着呢。自己反正阻止不了李谦挖人,那还不如干脆提前过去,把位置卡住,多弄点实验室使用时间出来。

至于李谦的想法:“等你们用惯了我的实验室,你们还能跑回去,那才怪了。自然都是我的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招生广告

五月六日,前往江西的考察团由梁漱溟先生带队出发。李谦到码头上去给他们送行,并且发表了名为《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的演讲。

“中国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读了古人写的怎么治水的书,把自己关在书屋里面,足不出户地认真的研读了好几年,就觉得自己已经是治水的专家了,然后就去指导大家搞水利工程。然而,他看的是北方干旱地区如何引水灌溉的书,他却是在南方多雨的地区搬照人家的方法,结果呢,自然就是遇到暴雨,洪水便顺着他挖出来的那些沟渠,直接冲过来,把田地村庄都冲掉了。后来这人便又把自己关进书屋里面,足不出户地去研究兵书,这一研究又是好几年,然后他就觉得自己是孙吴再世了。然后他就组织乡勇去打土匪了,然后他就被土匪打得屁滚尿流了。

各位同学,这个人为什么如此认真,却干什么都不成呢?因为他的理论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完全脱节的。他用在干旱地区治水的法子在洪涝盛行的地区治水,用车战时代的大平原上会战的战术用在山地对抗土匪,那就像是拿治咳嗽的药去治脚气,不失败,那才是没有天理了呢!然而更可笑的是,有些人干了这样的事,不说自己错了,还要反过来,怪你生错了病,怪你为啥不得咳嗽,偏偏要得脚气呢!

其实在现在,中国也一样有好多这样的笨蛋。这些笨蛋读书倒是读得不错的,说不定还是到外国留了洋,带着镀了金的博士帽子回来的呢。他们读了些外国的书,就自以为掌握了宇宙的真理,一回到中国,眼睛还没来得及往下面瞟一眼,就开始言必称希腊的说了起来,这里应该这样做,那里应该那样做。要是做的不对了,那一定是因为中国的毛病错了,中国的现实不对,他们虽然是中国人,但是他们的脑袋,他们的眼睛里面已经没有中国,只有希腊了。他们晚上做梦,说不定都是用英语做的梦呢!你们看,他们和那个古人,是不是一个模子里面倒出来?

世界上有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我想当然是有的,我们学科学的人,一辈子的研究不就是为了靠近这个真理吗?但如果你要问世界上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有效的方法?那我觉得,应该是没有的。这就好像,虽然数学的公理系统大家用的都是一样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就有那么一种可以解出任何数学题的方法——真要有这样的方法,还要我们这些数学家干什么?

我们学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甚至都只能算是绝对真理的投影而已。从它到解决问题,中间还有一大堆的过程呢。而这个过程的第一要点,在解数学题的时候,就是先要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就是要调查研究,先弄清楚现实有哪些条件有哪些限制。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知道,在考试的时候,如果不看题目就直接答题,那是有多么可笑。而如何振兴中华,则是一道更大的,也更复杂的题目,如果我们连题目的条件都不看,就直接去做,那会有什么结果呢?平时考试,你这样做,损害的只是你一个人;但是在解如何振兴中华这道题的时候,如果你这样做,受你连累而蒙受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你一个人了,而是整个的国家,是四万万人!

所以,各位同学,你们今天的行动,是有着伟大意义的行动。你们这次行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中国的医学的发展提供帮助,更在于为中国的学界,做出一个正确的榜样——一个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的榜样!数千年来,那种读书人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看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干了的错误传统,必须被清扫一空,新的规则必须被建立起来,那就是——没有调查研究,就不要指手画脚的瞎指挥……”

李校长的这次演讲在申报上刊登出来之后,据说有很多学者看了,心里都颇有点不太舒服。不过不舒服归不舒服,考虑到李大校长过往的战绩,大家都很识相的没有开口反驳。

据说一个多月后,李德胜同志在战斗中缴获了一份旧报纸,并且在上面看到了李谦的这篇演讲。李德胜同志看了之后非常高兴,并且表示:“李谦能成为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不是偶然的,他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全根据地的干部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而在后来,李德胜同志还在他的雄文《反对本本主义》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李谦的这篇演讲,以及在这篇演讲中体现出来的“真正的科学精神”。

三个月之后,梁簌铭带着考察队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上海,当李谦再次见到他,问起所见所闻的时候,他感慨万千地道:“我一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对于农村还是有了解的,但是我也没想到,有些地方的疫情能这样的严重,有些村子甚至都快因为疫病死绝了呀!李校长,我觉得,上海大学医学院的动作要加快,要尽快的培养出一批能治疗血吸虫病的医生,每迟一天,说不定就要多死不少人呀!”

李谦却道:“梁先生,不要急,不要急,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考察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到更准确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更好的判断。今天大家都累了,大家先休息一天,相关的数据先交给我,我和我的学生们先整理一下,然后我们再一起讨论下一步的问题。当然,梁先生您还要再辛苦一下,就这次考察,写一份报告文学。不知道行不行。”

“这本来就是我分内的事情。李校长只管放心就是了。”梁簌铭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02/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