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112节

“啊,那我就更明白了,你把他们都架空了!”德布罗意笑道,“嘿,你干得不错。不过他们肯定恨死你了。也是在国际上,大家都知道‘联合数学研究所’,谁知道什么‘中央研究所’?嗯,他找你干什么?”

“他们邀请我担任你所说的那种吉祥物。”李谦回答道。

“你答应了?”

“还没有。这笔交易只是单方面对他们有利。我给他们当招牌,能够提高他们的声望,但是对我来说,难道我还差这么个头衔吗?所以这明显是一个单方面对他们有利的交易,虽然对我不见得有什么损害,但是我为什么要助人为乐?所以,我们还在讨价还价。”李谦道。

“你提了什么反建议?嗯,你先不要说,我来猜一下。”德布罗意道,“我想一想……嗯,应该不外乎要人或者要钱。考虑到你刚才说你和你的研究所几乎就等于中国的科学界,所以应该不是要人,那么多半是要钱对吧?你的研究所很有野心,而这些东西都需要钱。能够从政府那里要到钱的话,那也算是公平交易。嗯,李,你们的政府给科学院每年多少钱的预算?”

一提到这个话题,李谦就摇起了头:“别说了,说起来都丢人。我以前就知道蒋介石小气,但是却没想到他能小气成那个样子。他给的钱,连维持机构的运行都不太够,还要靠蔡孑民自己去找一部分,才能按时发得了工资。不过拖欠工资也是他们的一贯传统了。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的研究费用虽然多半比不过上海大学实验室,但是也没想到,他们现在科研经费,甚至不是多和少的问题,而是有和没有的问题了。所以,我向他提出,我个人每向上海大学和联合数学研究所投入一块钱的研究费用,政府就需要给‘中央研究院’拨出一块钱的科研费。你看这要求很合理是不是?但是他们居然还要商量商量,所以暂时还是没什么结果。”

第一百三十三章 虎皮

“李涉川先生并没有拒绝我们的建议。”蔡孑民对蒋介石道,“他愿意担任中央研究所的所长,但是他提出了一些要求。”

“李涉川他提出什么要求了?”蒋介石问道。

“李涉川还能提什么?”蔡孑民也笑了,“当然是伸手要钱了。总司令大概不知道这几年,李涉川在外国到处讲学什么的,都是明码实价的要钱的。他的那个上海大学实验室,那就是个无底洞,不知道花了他多少钱。所以李涉川虽然很能赚钱,但是他更能花钱。嗯,总司令,李涉川提出,如果政府能保证中央研究院每年的科研经费和上海大学实验室一样多,那他就愿意来担任中央研究所的所长。他说,国民政府怎么着也是个大国政府,而且最近又收回了关税权,总司令您的手里应该有不少的钱的,总不能一个大国政府,比他还穷吧?”

蒋介石背着手在屋子里面踱了几步,然后问道:“李涉川每年要在上海大学实验室上面花多少钱?”

“总司令,就我所知,李涉川每年在上海大学和联合数学研究所上的资金大概有差不多二十万美元,至于其中有多少用在了上海大学实验室上面,按照李涉川的说法,大概是十万美元。我和几个朋友大致的估算一下。联合数学研究所研究的是数学,数学需要的实验设备少,用不了多少钱;上海大学最近飞速扩大,新建了不少校区,肯定也花了不少钱,不过这些钱大多都是上海滩的社会名流们出的,这样算算,李涉川说的应该不假。”

“李涉川这么有钱?”蒋介石吃了一惊。

二十万美元,换成大洋的话,大概是五十万大洋的样子,这么一大笔钱,每年砸进去,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嘛,有这么多钱,拿出来都够让石友三去背刺冯奉先了。即使只是十万美元,那也是二十多万大洋,一年要拿出这么多钱来搞面子工程,蒋介石还真的有些心疼。

“李涉川说了,科学技术研究虽然很花钱,但是一旦有了成果,同样很赚钱,比如他之所以拿得出手这么多钱,那是因为他手上有不少的科技专利,靠着出售这些专利,他每年都能有二十万美元左右的入账。这钱实际上是他的研究所自己挣回来的。”蔡孑民又补充道,“而且那些拿了李谦的专利的外国人估计赚得更多。比如磺胺的专利,据说就是李涉川的实验室卖给了罗斯福家族的,他们拿到那个专利之后,赚到的钱更是李涉川的多少倍。要不然罗斯福州长又怎么会给上海大学当校董?”

磺胺的技术是从李谦这里出来的并不是秘密,所以一开始发现“匪区”有磺胺,甚至可能有磺胺工厂之后,也有人立刻就想到了李谦。不过中统的徐恩曾主任却笑道:“这还真不一定是李谦给的,他也不用给,这东西在好几个国家申请了专利,专利都是公开的,只要把专利文件拿过来看看,然后有个化工厂,做出这东西来还真不算难。只不过有专利法管着,别人不好照着做。但是乱党,还有苏联都是不用管专利不专利的家伙,自然是拿过专利文件来,看一看就会做了。所以乱党的技术,多半是从苏联来的。”

“总司令,如今关税已经能够自主了,我们投资科研,有了什么像磺胺这样的能赚钱的东西,甚至不需要像磺胺这样的,差一点的都行。我们把关税稍微提一提,然后自己建一个工厂,将工业发展起来,这样就良性循环了……”蔡孑民便将昨天晚上,李谦和他讲的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

蒋介石却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个路线看起来很美,但是真的执行起来,且不说欧美日这些列强会有什么反应,单就蒋介石自己的利益都是要受损的。

当时中国的交通非常依赖于水路。虽然已经有了些铁路,但是铁路的运力和水路相比,还是要差不少的。中国能够保证由海到陆的水路运输的河流主要的只有两条,一条是长江,一条是珠江。而这两条水路中,长江显然更为重要,它的有效的通航里程长,承载力大,大支流多,利用它。能够将长江口的港口和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区联系起来。所以中国的对外贸易绝大部分,都是利用长江口一带的港口来进行的。

蒋介石只要控制了这个地区,那么全国的关税基本就到了自己手里。这等于是将其他的军阀所在的地区的关税也给收了。这就使得蒋介石相比其他军阀,在经济上天然的就有了巨大的优势。而如果提高关税,保护国内的工业,蒋介石控制区的工业固然要更发达,发展也更容易。但是其他军阀那边也就有了发展自己的工业的可能。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凭空增加了变数。况且,论及建设工业,蒋介石还真的不太擅长。相反,只要保持低关税,就可以扩大外国商品的市场,冲击国内的所有产业,一方面增加蒋介石政府的收入,一方面也能冲击自己的对手的经济,从而让他们没钱可花。所以,这个关税那里是那么好提高的?

不过这个事情,蒋介石的心里有数就行了,却是不能说给蔡孑民这种文人听的。所以他摇摇头道:“蔡公,你和李涉川一样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关税那里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美英日哪一个会让你随便提高?若是我们提高关税,只怕他们立刻就要翻脸,国内的那些不服从中央的军阀,便要趁机作乱……唉,世上的事情,哪里有这么容易的?”

“总司令说的,我也知道。不过最近李、白之流已经被打垮了,冯奉先也已经通电下野了。如今国家也多少能拿出点钱来了,我觉得国家还是多少可以给中央研究院多拨一点钱的。而且我觉得李谦那边也不是不能再谈谈,他要的其实也就是个态度而已,我再去谈谈,只要有了态度,我再说说今年和旱灾的事情,说不定,他这个要价就能再降低一点。”蔡孑民又说道。

蒋介石想了想,觉得如果能把李谦拉过来,还是值得花一点钱的,便说:“蔡公,今年中原旱灾,赤地千里,政府实在是缺钱,处处捉襟见肘,这你也知道的。(旱灾的区域主要在西北军的地盘,蒋介石才不会管呢)政府能拿出来的钱有限,如李涉川提议的那样,其实也不过分,只是政府一时间真还拿不出这么多来,所以有些款项,目前只能拨出一半,其他的留待以后,国家财政宽裕了,一定补上。希望李涉川先生能多多体谅。”

于是蔡孑民便又跑了一趟上海,再次找到李谦,将蒋介石的意思转达给李谦,然后道:“涉川贤弟,今年国家财政实在是有困难,当然,钱还是要拨钱的,不过占时不可能全部到位,多半还要拖着点。希望涉川老弟能够理解。”

“理解,理解!”李谦笑道,“不就是拖欠费用吗?这也算是你们国民党的传统了。当年你们清党之前,我听你们的代理宣传部长李德胜说,你们拖欠了他大半年的工资。人家这会儿造反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不给工资的缘故。”

“李校长说笑了。虽然研究费一时没法足额的拨下来,但是李院长你的工资肯定是不会拖欠的。”蔡孑民也笑道。在他看来,李谦直接表示自己和人民党的一些人有交情,这反而是比较坦荡的表现。说起来不要说李谦这样的党外人士,就是国民党内部,和人民党关系密切的大人物也不是没有,比如说当年人民党的党纲,还是戴季陶帮着制定的呢,他和人民党的很多人都曾经是朋友,但是如今反人民党最坚决的,大概就要算他一个了。所以李谦和人民党的人认识,那又算得什么呢?

既然李谦如此通情达理,蔡孑民自然也非常高兴,边准备回去回复蒋介石。

“不过有几件事情,咱们可要说清楚。”李谦却又开口道,“蔡先生你也看到了,我这里不是一帮的忙,中央研究院我只能挂个名,大多数时候,我不会去南京的。研究院里面您们可以连办公桌和椅子都不给我准备。工资什么的,也可以不发,毕竟我基本不做事的。一般的事也不要找我,反正你们的实验经费要是到位不足,那你们那边的研究多半也很难有起色。

不过你们那边多少也是个官僚机构,我这里的学生,经常要进行一些实地考察什么的,学医的,学地质的,学工科的,都少不了这些事情,到时候也要借你们的官面上的虎皮用用。费用呢,当然是我们自己出,但是那张老虎皮,你们不能不让我们用。”

蔡孑民听了,哈哈大笑道:“李院长的学生,那自然也是我们中央研究院的人,这虎皮本来就是他们的,哪里还有能不能用的话?”

第一百三十四章 筛选

李谦接着在上海大学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德布罗意的到来。德布罗意在上海大学发表了演讲,由李谦在旁边担任翻译。德布罗意的演讲也没什么新意,无非就是先感谢他的朋友, 李谦先生的邀请,然后就是给学生们打打鸡血,鼓励他们勇攀科学的高峰什么的。到了最后,德布罗意突然改用中文说:“中国的食物很好,完全可以和法国媲美。我希望中国的科学也可以,我爱中国。”

这话当然是跟着李谦临时学的,虽然德布罗意的发音很不标准,但是大致上大家还是能听明白的。不得不说,自从1840年之后,中国人因为头上碰的一串钉子,在面对西方国家的时候,总是给人觉得有点缺乏自信。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只要有一个白人,说中国两句好话,大家立刻就喜不自胜,把人家当成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相反,人家骂中国两句,不是诚惶诚恐地开始自我反省,就是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这种情况,甚至到李谦穿越前都还如此,比如说,很多人就是不肯相信,杨振宁在科学史上的地位远高于霍金。

德布罗意最后的几句汉语发言,顿时就成了上海各家报纸的头条。不过德布罗意对此毫不在意,反正他也看不懂。而且,他还要忙着和李谦的几个学生讨论数学问题呢。

至于李谦,现在正忙着安排生物化学试验室的任务呢。

“侯先生,各位先生,这次我回来晚了很多,让大家辛苦了。”李谦首先说,“不过我这一回来,并不能让大家的肩膀上的担子变轻,相反,我还要给大家压更多的担子。嗯,我这里有一些文件,你们先看看。”

一群人都接过文件传看了起来。李谦便在一边等着。

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家算是将所有的文件看完了。于是大家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望向李谦。

“大家看完了吧?”李谦道,“你们队弗莱明先生的结论有什么看法?”

“生产成本的确太高了,能消费得起的人很少。单价虽然高,但是整个市场会很有限的。”侯德榜先生首先开口道。

“童村同学,你有什么想法吗?”李谦又问道。

童村是今年刚刚从燕京大学毕业的,原本他打算进协和医学院的,但是在上海大学医学院刊出招生的简章之后,满腔热血的童村被这篇招生简章打动了,便跑到上海大学医学院来报名了。然后他才发现,上海大学医科院还没有研究生院。不过李谦在知道整事情之后,便亲自去圣约翰大学找卜舫济校长商量,以定向委培的方式让童村同学到圣约翰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让他在上海大学生化实验室兼任了一个研究员的职务。

这倒不是因为李谦记得这位童村同学在新中国的时候,主持了我国自制青霉素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话剧《陈毅市长》中的那位在书房里挂着“闲谈不得超过三分种”的齐仰之先生的原型,李谦对于非本学科之外的前辈,除了那些名满天下的之外,其他的其实是所知不多的。当时他这么做更多的一来是为童村先生的爱国之情感动,二来,也是想要有个千金市马骨的效果。

李谦这会儿点名童村,是因为刚才他看到在侯德榜先生发言的时候,童村眼光闪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想要说话,便直接点了他的名字。

“啊……”李谦突然点名,让童村吓了一跳,一紧张,他差点把刚才想到的东西给吓忘掉了。

首节 上一节 112/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