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253节

“九哥,有件事我还想拜托你去做一下。”李谦有开口道。

“什么事情?”

“去给荣家的人打一个招呼,告诉他们今后白银要上涨,让他们多少也有点防备。”李谦说,“他们好歹还是搞了点中国人自己的工业的。另外,也告诉范旭东先生……算了,范先生这里,我自己去说。”

范旭东先生和荣家兄弟都是搞实业的,但是荣家主要搞的是棉纱和面粉这样的轻工业,而范旭东先生则是搞化工的。相比荣家,范先生的企业,对于将来的抗战,意义恐怕更为重要。所以后来,李德胜同志将他称作中国人民不应该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当然,重要是一回事,能不能派上用场就又是一回事。要知道,国民党可是能在战争中让钢铁企业停产倒闭的。

第三百一十章 行动(1)

遇上要赚钱的事情,宋家的一些人的行动力总是非常高的。所以在第五次反围剿前线的红军战士们立刻就发现对面的变化了。

首先是对面的国民党军队的攻势放缓了。以前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时候,总是炮弹砰砰砰地先砸过来,把红军好不容易修起来的碉堡。炸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国民党军队才开始正式的进攻。一旦进攻不利,就又是炮弹砸过来。

但是最近,国民党军队砸过来的炮弹明显减少了。按战士们数出来的结果,国民党军队发射的炮弹数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以上,而且他们的进攻次数也明显下降了。因为缺乏足够的火力支援,国民党军队的损失也明显上升了。

不管怎么说,国民党进攻的暂缓,至少是让红军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不过考虑到此前,红军刚刚丢掉了至关重要的广昌,而且在广昌的战役中红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为双方以阵地战的方式作战,使得红军的优势完全没能表现出来,相反,倒是红军的劣势全勤都暴露无遗。所以在广昌战役中,红军损失了五千多人,而国民党军队的损失才两千出头。

更重要的是,红军损失的那五千多人,基本上都是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部分。这样的损失,不是靠扩大动员能解决的。而且,苏区在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之后,人力物力都已经枯竭,根本就没有扩大动员的空间了。可以说,广昌之战之后,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大局已定了,保住中央苏区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即使是顽固如博古,现在也不得不考虑放弃苏区,全体突围的事情了。考虑到当初红四军团从鄂豫皖转移到川陕,还又开创出一派新的局面,所以现在,博古也觉得,放弃中央苏区,突围出去,好像也不是右倾逃跑主义了。

但这个时候国民党那边突然出现的变化,却让博古他们的心思又活动起来了。

“李德同志,你说国民党那边突然出现这个变化,是不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也消耗到了极限了,他们也打不动了?”博古向李德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说是问道于盲了。能回答这种问题的人,必须是对国民党的经济情况非常熟悉的人。而李德呢?李德并不是学经济出身的,而且到中国后不久就离开了国民党统治区去了苏区,所以他对于国民党这边的经济财政什么的,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所以他自然不可能给出什么靠谱的答案。

“我觉得有这种可能吧。”李德用不确定的口气说,“毕竟他们的消耗也是很大的……”

如果这话让李德胜同志,或者是李谦听到了,他们估计不知道会说出什么话来。李德胜喜欢说怪话,在党内都是出了名的;至于李谦,他喜欢说怪话,那是全世界都出名的。

不过后来这事情还是被李谦知道,但是李谦却出奇地没有说怪话,而是感叹说:“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人到了处境艰难的时候,还要保持客观看待世界心态,而不是抓住哪怕是一根稻草,就当做救命的绳子,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所以这也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因为此前一系列的失败,无论是博古,还是李德的威望都大幅度的下降了。甚至就连国际派的内部,也开始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了。至于红军的那些将领,他们对于博古和李德的不满则更是明显。虽然因为纪律,他们还没有站出来质疑博古,但是对于李德,他们可就一点都不客气了。比如说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彭德怀,就指着李德的鼻子大骂他瞎指挥,崽卖爷田,应该为当前的军事困局负责。

原本李德胜同志都已经靠边了,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在红军,还是在党内,都有更多的人想起了他。红军中已经隐隐有了“要是带领我们的人还是李德胜,那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的声音。虽然说这些话的人,当初说不定也曾经觉得李德胜的主张有问题。

这些都给博古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如今哪怕只是国民党军队的这一点变化,也让他又产生出了新的,但也是虚妄的信心。

于是在党代会上,博古便再次提出,要树立信心,坚持下去。他认为种种迹象都表明,国民党反动政府也已经到了极限了,支持不下去了。所以只要坚定信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就一定有赢得胜利的时候。

博古的这番话,立刻就遭到了反对。比如说红军的几位将军就表示反对,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到现在,他们的判断什么时候正确过?

就连一向更喜欢私下里和人沟通的伍豪,对于博古的判断也表示了怀疑。他指出,造成国民党攻击力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到底是哪一种,是不能靠主观臆断的断,是要有情报支持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现在我们的被动,和情报系统的损失同样关系密切。”伍豪说,“这一年多来,白区的工作损失很大,因为中央转移得太过匆忙,很多在关键的位置的同志都和我们失去了联系。这段时间里,我们已经努力地恢复了一些工作,比如从前我们安排了一些同志,通过学校,已经进入到国民党的财政部了。虽然他们大多还只是底层的办事人员,但是从他们那里应该已经可以得到一些可靠的情报了。另外,虽然和李校长的直接联系还没有恢复,但是通过无线电的联系依旧是畅通的。通过他,我们也有机会了解到一些更内幕的消息。所以我们并不是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情报,因此我建议,我们应该在得到了更多的消息之后,再做决定。”

几乎同时,国民党军队的前线总指挥陈诚(是的,蒋介石发过牢骚,认为陈诚的临场指挥能力太差,不能担任前线指挥的位置。但是考虑一下资历,考虑一下可靠,还真没有比陈诚更合适的人了,而且蒋介石的德国顾问也表示,这一战对指挥官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他能忍住,老老实实打呆仗就够了。陈诚没有别的,但是够听话这一条还是让蒋介石很放心的)正在和薛岳等人讨论军情。

薛岳、汤恩伯等人都是来抱怨的,第一是抱怨炮弹少了。按薛岳的说法,他手里的炮弹已经只够用两三天了,而且还是省着用的情况下,如果还没有炮弹补给,他就不得不停止进攻了。

汤恩伯则表示,自己这里连用于明天的进攻的炮弹都没有了。

接着薛岳又提出说最近送来的军粮大有问题。

“先不说那些大米都已经变成黄米了,陈旧霉变,而且分量也不对劲。”薛岳说,“里面还掺了大把的沙子。每个米袋子,上面还好,下面呢,差不多都有小半袋子是沙子——你说这是给人吃的东西吗?修辞兄,这不行,再这样下去,将士们心里有气,这仗还怎么打呀!修辞兄,您当着这个司令,这事要管起来,不能任由后方的那些黑心商人坑我们呀。”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陈诚赶紧向汤恩伯问道,“克勤兄,你那边的军粮也出问题了吗?”

汤恩伯却比薛岳要滑头一点,既然薛岳已经说了,他自然不用说什么多的了,他便说:“相比以前,军粮的分量确实有所下降。”

“炮弹的事情,主要是外国人那边的轮船耽误了,这事情急不来。不过我已经上报委员长了,委员长已经同意我们减缓进攻速度。总之,进攻可以不着急,但是绝不能给乱党可乘之机。”

汤恩伯和薛岳便立刻表示自己决不会给乱党可乘之机。

“至于军粮,我会上报委员长,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得到解决的。”陈诚最后这样说。

陈诚的确将军粮质量下降的事情上报给蒋介石了,不过蒋介石对此倒不是特别在意,卖给军队的粮食质量不好,那也是常态了,他便将这件事情随意的交给戴笠去处理了。

但是,蒋介石没想到的是,这次军粮的问题,要比以前的惯例要严重得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如此。所以还没等戴笠那里查出个结果来,在前线居然就先发生了士兵因为军粮质量太差而哗变的消息。

一些士兵因为吃不饱饭,而怀疑他们的团长是不是克扣得大厉害了。而他们的团长却采用了激化矛盾的做法,准备将这些士兵当做乱党分子来杀一儆百,结果呢,却不想激起了兵变,一些士兵开枪打死了团长,然后跑到乱党那边去了。

虽然跑过去的士兵并不多,也就百来人而已,但是这个事情却闹大了,于是就连戴笠也不得不认真地查一查了……然后,戴笠就决定不要查了,并且顺便把几个证人当做“黑心奸商”给枪毙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行动(2)

然而,戴笠枪毙了几个“黑心商人”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下一批送过来的军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甚至进一步的下降了。以前还是放黄了,生了霉的碎米——这好歹还是粮食不是?以前他们往粮食里面加沙子什么的,那还是往粮食里面掺沙子,如今他们干脆就是王沙子里面掺粮食。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天知道会不会发展到往沙子里面掺沙子。

如今的军粮,按重量来算,最主要的成分是沙子,其次是米糠,然后是木头屑,然后才是碎米。不过考虑到米糠这东西,虽然一般是用来喂猪的,但是它富含各种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纤维素,实在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的绿色食品,这充分体现了国民党对广大官兵的殷殷关爱。

遗憾的是,因为下层的军官普遍口才不好,缺乏相关的知识,不能将中央的好意有效地传递给底层的士兵,导致底层士兵们不能理解中央的美意,甚至还有些不明真相的士兵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乱党分子的蛊惑下,做出了袭击自己的长官这样的以下犯上的,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可怕的犯罪行为。好在军队和特务处迅速地做出了行动,逮捕并且枪毙了数以千计的乱党分子,才总算保护好了军队内部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局面。

蒋介石对于这样的事情当然是很不满的,他把戴笠叫过来骂了好几顿。而戴笠呢,也只会向蒋介石道歉“学生无能”,然后回去枪毙几个“奸商”,却始终解决不了问题。

直到有一天,孔祥熙跑到南昌来找过了蒋介石,才算是真相大白。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我们还是亲戚呢,他们发财,居然不带着我,而且用的还是我的钱!”送走了孔祥熙,蒋介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望着地图,恶狠狠地说道。

在略作思考之后,蒋介石做出了决定,他要立刻返回南京,去找宋美龄和宋子文。

首节 上一节 253/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