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344节

第四百三十五章 溃败

回到南京,李谦便准备带着卓别林他们再到八路军办事处去打个转。

然后再到北方战线上去看看,毕竟,很多“朋友”是要来考察一下轻武器的使用情况的。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们刚刚到达南京就得到了坏消息,国军在北方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机。

就在李谦他们目睹江阴炮台击退日本海军的试探性进攻的那一天,日军在山东方向上发起了全线进攻。

和原本的历史相比,因为在山西吃了更多的亏,而且被要求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使用化学弹,所以在武器和人员的准备上,相比原本的历史,日军在山东的准备更加充分,投入的军队更多,准备的武器弹药也更多。

然而等他们发起总攻击之后,他们却发现,自己似乎是有点准备得过头了,因为攻击一开始,对面的国军就开始“焦土抗战”,放火烧了自己把守的城市,然后就来了个敌前转进。

当然,因为急于转进,他们放火放得也不够专业,火点不够多,而且没等火真正烧大就转进了,结果他们一走,那些觉悟不够高的市民们就自己跑来把大部分的火头扑灭了。

结果就是在山东的大部分地区,虽然说是要“焦土抗战”,但是既没有“焦土”,也没有抗战。

然而撤退这事情吧,本来就不容易。

“焦土”什么的做法,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掩护军队撤退而采取的手段。

毕竟日本人占领了山东也是要以战养战的,所以如果城市都被烧了,让日本人拿什么去以战养战?所以依照预定的计划,城市中的大火一定会拖慢日军的速度,们肯定需要去救火呀,要不然他们还能抢到什么?然而那些老百姓,实在是太没有觉悟,太没有爱国心了。

居然自己就动手,把火扑灭了,你说……你说这帮子小老百姓,怎么都这么不明事理呢?总之,因为中国人民缺乏觉悟,导致日军追击的速度超出了韩复渠的预计,结果韩复渠的主力被日军追上,行进间就被击溃了。

说起来韩复渠的军队的撤退速度绝对不慢,但是日军毕竟有更多的汽车,更好的体能,再加上兵力充足,物资也相对充足,结果自然是追赶得更快,结果……在原本的历史上,韩复渠的主力基本上都跑出来了,后来韩复渠虽然被枪毙了,但是他麾下的军队在这之后的徐州会战中,还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的。

然而这一次,日军准备更充分,物资更充足,带来的结果自然是追击速度更快。

虽然在战争中,日本蝗军不止一次的嘲笑国军不战而逃的速度说:“国军一日千里,蝗军望尘莫及。”但是要论行军能力,日本蝗军哪怕是徒步行军,也是要比国军明显更快的。

结果就是当韩复渠他们跑到江苏的时候,他手下最嫡系的第二十师三个旅六个六团中,基本保持了建制,完整地跑出来的只有一个团。

其他的失去了建制的士兵杂七杂八地加起来,也算是有一个团。

第二十师直接就从一个师跑成了一个旅。

第29师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他的三个旅六个团在临沂一带被日军赶上,然后跑出来的人加起来也差不多是两个团。

第22师更惨,则抛出了一个师部和一部分士兵,加起来也就勉强有一个团。

其他部队也基本上损失惨重,有些军队甚至都不是因为被日军赶上了而损失掺重,而是因为在转进中跑得太快,自己把自己跑散了架。

最后当韩复渠的大军撤退到徐州一线的时候,他们兵力一直只剩下溃退前的四分之一了,韩复渠身边唯一还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建制的军队就只有吴化文的手枪旅了。

一直以来,日本蝗军在军事上都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过于重视夺取城市而轻视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他们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往往将占据某些地区,而不是消灭某些军事集团作为第一目标。

这就导致在原本的历史上,国军在和日军的作战中,不断吃败仗,不断失去土地,但是大规模的被日军围歼的情况倒是非常少。

这或许也和日本蝗军的这个指导思想上的问题有关。

事实上韩复渠的军队并没有真的被日军消灭这么多,他们大多数都不过是被打散了,跑散了而已。

只是军阀的军队可不像人民党的军队,他们是做不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

他们一旦跑散了,失去了建制了就不再是军队了,而是成为了所谓的“游兵散勇”,因为他们手上有枪,他们基本上自动的就转职成了山大王。

后来随着日本占据山东,他们中的一部分继续从事山贼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另一部分则变成了伪军的主要来源,剩下一小部分则加入了进入山东的八路军。

最后的这一部分就不用说了,考虑到前面的这两个部分,也给八路军充当了重要的经验包和装备包,所以总的来说,韩复渠的这些溃兵,还是为抗战做出了贡献的。

这个溃败来的太不是时候,就连蒋介石也觉得猝不及防。

蒋介石也知道韩复渠打不过日本人,守不住山东。

蒋介石觉得,韩复渠手下的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应该是比不过阎老西的晋军的。

如今日军的总兵力甚至比他们进攻山西的时候还要多,韩复渠怎么可能挡得住呢?但是蒋介石却没想到韩复渠就敢这样不战而逃,更没想到他就连逃跑都没跑好,把军队跑丢了这么多。

蒋介石原以为,山东那边再怎么着也能打上大半个月,而且打完了山东之后,日军也会有不小的消耗,也要进行修整,补充兵员和武器弹药等各种物资,才能发起下一阶段的进攻,所以在徐州方向上他还有准备的时间。

没想到韩复渠给他来了这么一手,大片的土地说没有就没有了,十多万的军队,说损失,一眨眼就损失掉了。

而且日军还没多大损失,就是人员跑得累了一点,武器弹药的消耗相当少,几乎不用修整就能发起新的一轮进攻。

(当然重新侦察,制定新的计划也需要时间,但是日军新一轮进攻肯定会大大的提前,国军在徐州地区的准备时间会被大大地压缩却是毫无疑问的)而一旦徐州这边出了问题,日军就可以从徐州南下,侧击国防防线,然后国防防线多半就撑不住了,接着南京的安全也就成了问题。

日本人在山东的速胜,也大大的出乎了日本人的预料。

在经过了山西和上海的作战之后,日军已经有点怀疑自己此前对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的判断出了问题,后续的作战会很困难,需要尽快让国家进入到动员状态了。

然而这样做,显然会让陆军在国内受到更多的指责的,政府早就在哭穷了,而海军自然也在指责陆军作战不力,浪费钱财。

如今陆军在山东的“辉煌胜利”一下子就让陆军觉得,这个世界又开始变得正常了。

另一方面,八路军这边也已经开始向山东运动了。

抵达山东之后不久,115师师长林彪便感叹山东真的是个好地方,特别容易弄到枪。

只是李谦的朋友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前往北方战场观摩的计划就难以执行了。

于是在李谦的建议下,他们便决定前往陕西,去看看延安的情况。

第四百三十六章 访问

延安在原本的历史上,卓别林这些人如果要去延安,那可真的不容易,因为整个抗战期间,一直在蓄精养锐保卫延安的胡团座,带着他的几十万大军把陕甘宁边区保卫(包围)得像铁桶一样,以至于从国统区去延安,有时候甚至比从延安去日占区的山东都困难。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局面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驻守在在陕甘宁边区南边的西安的还是东北军的张学良和西北军的杨虎城。

虽然他们的军队,尤其是张学良的东北军,也被调了不少出去抗日了,但是这个战区的司令官是阎老西,相比中央军,阎老西还是更信任东北军一些,(虽然东北军的作战能力明显不如中央军,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们才更让人放心嘛。

而且其他军阀可能和蒋介石勾结,一起搞他的鬼,但是东北军肯定不会。

)所以东北军也一直没有被大规模调出二战区。

为了把这些力量留在二战区,而不是被调往其他地方,阎老西还制定了一个反攻太原的作战计划,东北军的主力,还有杨虎城的西北军的一部,以及所有的晋绥军,都在正计划中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这个计划何时实施,嗯,只要中央问,那就是“即将实施”。

具体什么时候,那还要看具体情况。

这样一来,陕甘宁边区的局面就要比原本的历史上好很多。

蒋介石不可能连着阎老西一起封锁,而不封锁他的地盘们也就没法封锁西安,不封锁西安,就没法封锁陕甘宁,这样一来,大家要去陕甘宁,倒是要容易多了。

于是卓别林他们就向国民政府提出,他们希望去二战区看看。

当然他们也给出了另一个方向,如果不能去二战区的话,他们希望能去五战区看看。

据说当这些“友邦人士”提出希望去二战区看看的时候,国民政府是不太情愿的,因为国民政府当中不少人都担心,这些“友邦人士”要是去了二战区,说不定一转身,就跑到人民党那里去了。

然后……国民政府自己也清楚,论清廉以及行政系统的效率,国民政府是真的比不上人民党的。

而人民党在这些方面占优势,那就必然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投资人民党,回报率肯定更高。

虽然人民党是搞共产主义的,但是,美国人和苏联做买卖的时候,也一样毫无顾忌。

毕竟,赚钱嘛。

所以,国民政府中的不少人是想要找个理由,不让这些人过去的。

然而,他们紧接着又提出要到五战区去看看。

老天,五战区是什么情况?真要让这些友邦人士跑到五战区,看到韩复渠不战而逃莫名其妙地就丢了一个省的土地,十多万的军队,那可就真的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了。

而要是连五战区也限制着不准人家去,那友邦人士恐怕会不太高兴的,而友邦人士不高兴,这也是个麻烦事情。

况且,蒋介石也知道,美国友人肯定会多头下注的。

关于这一点,作为美国第二驻华大使的李谦甚至是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和他明说过的。

如今这个“文艺界代表团”中的这些人在美国也很有影响,如果他们不高兴……所以在权衡了一番之后,最后国民政府还是给他们签发了去二战区的通行证,不过也没忘了提醒一下在二战区的中央军以及其他机构的人员乃员至于阎老西的人,注意要接待好友邦人士,不要让他们轻易就被人民党的人蛊惑了。

蒋介石知道阎老西对自己,对中央的戒心都很大,但是他也知道,阎老西对人民党的戒心更大。

阎老西对人民党的理论也有所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了人民党才是真正要断了他的根本的大敌的结论。

阎老西在很多事情上都和蒋介石有分歧,但是在反对人民党这件事情上,他们一直都相当的一致。

甚至于他们都觉得,他们和日本人之间其实并不是完全没得谈,他们之间只是谁吃得多,谁吃的少的问题;但是他们和人民党却是绝没有共存的空间的,是完全的你死我活的关系。

所以蒋介石相信,在这件事情上,阎老西应该还是会识大体的。

但是其实阎老西能干的事情却也很有限。

因为李谦带着那帮子友邦人士都直接先去了西安。

西安的那两位虽然名义上是阎老西管的,但是在事实上就是另一码事了。

这没一大帮子人去了西安,肯定是先住在上海大学分校里面,最近大批本校的学生搬迁到了西安分校,尤其是电影社的那帮子人马,几乎全都搬过来了,这些人正好可以和卓别林他们好好学习一下。

对于和上海大学电影社的同学们交流,卓别林也是很乐意的,上海大学电影社在这几年里拍出了好几部电影,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部都在艺术或者是技术上有所创造。

虽然因为某些原因,在中国境内只能在租界中放映,但是在东南亚的那些美英法的殖民地,这些电影倒是放得很好,甚至于就是在美国,这些电影,至少是在电影圈里面也有不错的评价。

当然,他们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去延安,看一看中国的另一支力量是如何运作的。

关于这些国际友人的到来,延安这边是早有准备的。

一方面在这件事情还没开始的时候,李谦就已经将这个构想告知人民党中央了。

首节 上一节 344/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