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359节

剩下的时间里,几个人便又在一起聊起了当前的局面,不过他们实际上对于当前的局面也没什么办法,谈来谈去剩下的也就只有抱怨了。陈布雷和张君励更多的时候也只是听听,陈布雷作为蒋介石的心腹,到这里也就是了解一下其他的派系的想法,以及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联系而已。至于张君励,张君励刚刚组建了自己的政党,想要在政治上有一定的作为,他也是通过这里和各个政治派别保持一定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赞同这些人的政治观念。

大家谈了一阵子,陈布雷便以还有工作要准备为由告辞离开了,张君励也便跟着陈布雷一起告辞出来了。两个人便在佛海家门口又聊了几句,便各自上了自己的车。

第二天中午,陈布雷便应约前往中央研究所。到了地方,黄婉贞迎了出来,将他请了进去,在小客厅里面坐下。

“陈先生,真不巧,昨天接到普林斯顿的丘奇教授和他的学生的一封关于可计算性与λ可定义性的信件。外子看了,触动了一些灵感,所以昨天晚上通宵都没睡,一直忙到刚才,现在他正在整理昨晚上的写的东西,再有几分钟应该就能结束了,所以只好烦劳陈先生您在这里稍微等一下了。真是不好意思……”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交谈

李谦也并没有让陈布雷等多久,大概十来分钟之后,他就进到会客室里面,对陈布雷抱拳道:“不好意思,因为我的一点事情,让陈部长(陈布雷当时还兼任了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久等了。”

陈布雷也赶紧站起身来拱手道:“是我来打扰了李校长的研究,应该感到惭愧的是我才是呀。”

两人重新落座,黄婉贞也陪在旁边。李谦便道:“如今陈部长兼任了很多的职务,每天怕是比我都忙,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不知陈部长光临,有何见教。”

陈布雷听了便道:“李校长,我是为了您的报纸的那些和中央口径不一样的文章来的。李校长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非常高的威望,如今李校长您在报纸上直接发表和政府不一样的观点,尤其是对南京保卫战的前景的一些观点,如今政府正要鼓励人心,李校长却作这样的表态,实在是……实在是让政府很为难。”

“那是。”李谦想,“我既不肯跟着你们说胡话,你们又不敢封了我的报纸,你们当然为难了。”

当然李谦肯定不会这样说出来,在这个时候还是要装装傻的。

“陈部长,难道政府真的打算死守南京?”李谦说,“要是这样的话,那我可真要去劝劝委员长,南京这地方是没法守的。如果南京能守住,那国防防线就也能守住,现在连国防防线都必须弃守了,那南京怎么可能守呢?”

“国防防线弃守是因为日军从侧后方向上威胁到我们的侧翼……”陈布雷说。

“那日军一样可以从侧后切断南京和我国其他地区的联系。”李谦说,“就目前的局面,我请教过一些在外国军事界的朋友,他们都一致认为,在如今的局面下,南京必须主动放弃,任何试图坚守南京的做法,都只会让国军以及中国付出更多的无意义的牺牲。孙子也说过,‘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这种无意义的坚守可不能做。”

“李校长,你可是一直坚持认为抗战必胜的。”陈布雷说,“如今怎么说这样丧气的话?”

“能面对现实的希望才是真正的希望。”李谦说,“我不是说丧气话,而是不希望政府靠这样的无法实现的承诺,或者干脆应该说是欺骗手段来维持民众的信心和所谓的秩序的话,那一旦承诺无法实现,对人民的信心以及政府的威望的打击反而会更大。倒不如先把情况说明白,让城里的百姓也赶紧转移,反倒显得政府坦荡和坚定。”

“李校长,委员长也有难处。”陈布雷说,“李校长也知道,中国说是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在实际上,我们国们家很多地方其实都是割据的。国民政府,或者说委员长,也就是个周天子罢了。如今这地方上到处都是听调不听宣的诸侯,就是中央,也有不少人对于抗日的前途是心存疑虑的。如果这个时候,政府露出一点软弱的意思,只怕这些家伙,就不知道要弄出什么声音出来了。”

李谦听了却摇摇头道:“地方上,乃至政府当中之所以有疑虑,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因为中央政府本身就不够坚定。如果中央政府本身足够的坚定,就不会这样的计较一时的成败。如今中央政府把宣传的调门定的这样高,反而让那些人看破了虚实。而且,陈部长,有的时候,民间的报纸本来就不需要和政府完全保持一致。很多时候,政府不方便发的消息,我们来发;政府不方便说的话,我们来说。这就叫团结一致,新闻自由嘛。就比如说这一次,如果政府一直唱高调,说要死守南京,然后大家一起唱这个高调,到时候就真的架在高台上不好下来了。守吧?军事上白白吃亏。不守,那些对政府不满的人不就要趁机兴风作浪了吗?所以说,陈部长,这个事情,归根到底,是你们政府那边处理得不好,问题不在我这里,主要在你们那边。”

“李校长说的也有一些道理,不过这些事情,干系重大。李校长以后要发表什么和政府的观点完全不同的观点的时候,最好先和我们勾通一下——我这不是说要干预李校长这边的言论自由,只是如今也是非常时期,全国上下必须团结一致。我们也希望政府和学界以及其他各界都能形成合力。”陈布雷说。

说这话的时候,陈布雷其实还是有一点不太高兴的。毕竟他代表政府过来,结果李谦却把责任全推到了政府这边。而且说道理,他还真没说过李谦。陈布雷并不觉得自己说不过李谦,他觉得自己之所以在言辞上都被李谦压制住了,弄得好像是他主动上门来接受李谦的教育一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两个人的地位差别。

按道理来说,代表政府而来的陈布雷,对上谁都应该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是麻烦的是,他代表的那个政府,在面对李谦的时候,却不见得有什么优势。因为考虑到李谦背后的那些力量,国民党政府在面对李谦的时候,缩手缩脚的,以至于代表政府来的陈布雷,很多话还都不能乱说。而李谦呢,反倒是毫无顾忌,所以,这样的对抗,陈布雷怎么可能不处在下风?

不过好在蒋介石也没指望陈布雷能完全说服李谦老老实实的不惹事——李谦可是当着他的面,把张学良丢下了飞机;当着他的面,说“你不是唯一的选择”的家伙。靠派一个文人就能摆平李谦怎么可能呢?所以蒋介石对陈布雷的要求也就是,希望能说服李谦今后在和政府唱对台戏的时候,能够注意一下,给政府留个面子。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在打政府的脸的时候,不要打的这样公开,这样响亮而已。

而另一方面,李谦这个人还是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所以他对陈布雷最后的这个要求倒是表示了一定的认可。

“这样吧,如果今后再有这样的事情,我会和政府先联系一下的。不过陈部长,该说的话,我还是要说的。”李谦最后这样说。

第四百六十三章 离开

陈布雷在李谦这里待了接近半个小时,考虑到其中还包括等李谦的时间,实际上和李谦交谈的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至于取得的成果,当然也很有限。李谦并没有承诺今后不再打政府的脸了,他只是承诺,在打之前,先告知一下政府,然后视政府的反应,再决定打不打,如何打。

不过陈布雷也已经不可能在李谦这里获得更大的善意了。因为归根到底,国家是暴力机器,任何政府的权威,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的。而国民政府偏偏没有对李谦使用暴力手段的底气,自然也就没有约束力了。

陈布雷回去将这个结果报告给了蒋介石,蒋介石虽然有点生气,但是也没什么多的办法。而且如今日军的兵锋距离南京越来越近,政府整体转进的相关事情也越来越多了,他也没心思来和李谦纠缠了,所以最后,他也只是在日记本里记了一句:“李涉川挟洋自重,无视政府权威,实在可恨。”

蒋介石的嫡系中,汤恩伯系统损失不小,不过因为军事主官跑得快,所以师级别以上官员损失不大。再加上跑散了的部队也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一些,再加上抓点壮丁补充一下,所以,人数上的损失,倒也不是不可弥补。

而另一边张治中系统的那些军队,从上海撤下来的时候损失惨重,但是在国防防线的这段战斗中,倒是又回了血。这一方面是国民政府给他补充了不少的兵员,另一方面还因为不少的杂牌军和新附中央军被打残了,取消了编制,然后将剩下的士兵补充到了张治中的队伍当中,所以如今张治中的那些部队,反倒是回了不少的血。后来撤退的时候,又因为长江航运办公室安排得力,撤退组织得不错,损失也有限。

如今长江航运办公室也忙得一塌糊涂,不过国军的士兵们是不能指望他们手中的轮船的。这些船都被用来转移各种不便运输的大家伙。各种工厂的机器设备以及国民党高官们的各种值钱的东西。

本来呢,华克之还担心这些事情不好办,结果却发现,国军非常的自觉,国军的将领们一致表示,国军可以自己靠两条腿走路,反正国军也基本上都是轻步兵。当然,国军将领们都有些私人物品,需要通过长江航运办公室控制下的船只运输一下。至于这些私人物品是什么,好家伙,从棉布、粮食一直到医疗物品以及特殊医疗物品兼特殊一般等价物都有。

既然不用运士兵,事情也就好办多了。船给谁不给谁,那当然看谁排面大了。李谦他们的最优先,然后就是宋子文和宋美龄他们的们,再然后就是孔祥熙他们的,再然后就是国军的各级军官了。当然,他们的各种物资可以运,但是特殊医疗物品兼特殊一般等价物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想别的办法。李谦也好,华克之也好,是不能沾手这样的玩意儿的。

如今趁着日军还没追上来,军队也在加紧后撤。至于南京的市民,政府在说不要惊慌,但是李谦的报纸却在劝大家尽可能地离开南京避难,于是南京的市民的反应基本上就是这么两样:

大多数的有钱的南京市民,都认为李谦说的话比政府可信,事实上,这些人普遍觉得觉得,国民党政府根本没有任何信誉可言,甚至很多时候,对政府的消息,反着理解就正确了。所以这些人基本上都赶紧跑路了。有门路能跑的远的,就像胡适之那样,直接跑到武汉去了;没什么门路,钱也不是那么多的,就像李谦建议的那样跑到了乡下。

至于更多的没钱的人,他们对政府说的话,同样基本不信。但是他们却并没有离开南京,因为他们是穷人,离开了南京,他们既没有谋生的手段,也没有暂时支持他们生活一段时间的积蓄。所以即使他们对于南京可能陷落的前景也非常恐惧,但是他们却并没有逃离南京的能力。所以他们也只能继续留在南京了。

总的来说,李谦的宣传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也只是一定的作用。在历史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哪怕他是所谓的先知也是如此。

到了五月三日,李谦再次接到了宋子文打来的电话。宋子文在电话中告诉李谦,他中午就要动身离开南京了。蒋介石也会在这天离开南京,他估计几天之后,南京就会陷落,所以他建议李谦夫妇尽快离开南京。

“明天苏联志愿航空队也要转移到武汉去了,他们一旦离开,南京的天空就完全失去了任何保护,机场的安全也就没法保证了。要离开南京就只能选择陆路或者水路了。所以要坐飞机离开的话,还是要尽快呀。”最后宋子文还这样提醒道。

宋子文提到的这个消息,李谦其实已经知道了,因为就在刚才,苏联志愿航空队那边也和李谦进行了联系,问李谦需不需要搭个便飞机。不过李谦也婉言谢绝了,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到了美国大使的类似的电话,并且已经接受了美国大使馆的好意了。

所以李谦便向宋子文表示,他已经安排好了,会和美国大使馆的人员一起前往武汉,多谢宋子文的关心。而宋子文那边显然也很忙,所以宋子文也没多说什么,向李谦说了句“武汉见”便挂了电话。

李谦这边呢,放下电话,耳边就传来了黄婉贞的声音:“涉川,大使馆的车已经到了,我们该走了。”

李谦点点头,便走到了院子里。几辆挂着星条旗的汽车已经停在那里了。纳尔逊·詹森大使和他的妻子也已经从车上下来,站在院子里和黄婉贞聊天。见到李谦出来了,便向李谦招招手打了个招呼。

纳尔逊·詹森大使和李谦上了一辆车,他的夫人则和黄婉贞一起上了另一辆车,然后车队就在一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保护下,穿过纷乱的街道,向着机场方向去了。

一路上,李谦都沉默不语,纳尔逊·詹森知道,李谦虽然出于理性,早就认定了南京必然陷落。但是理性归理性,感情却是另一码事,看着自己的国家的首都陷落,总归是难受的。

首节 上一节 359/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